分享

系列讲座 | 阎文军教授:围术期血流动力学优化

 西安国康马YH 2019-10-14

No.5

第五讲

阎文军教授:围术期血流动力学优化

建议在Wi-Fi网络环境下观看!

讲者简介

阎文军  教授


博士,主任医师,硕导,甘肃省人民医院麻醉手术科主任。现任甘肃省麻醉质控中心主任,全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麻醉专业委员会常委、全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麻醉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PACU 与日间手术组成员、甘肃省麻醉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甘肃省疼痛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甘肃省中西医结合麻醉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甘肃省医师协会麻醉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甘肃省医师协会睡眠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麻醉学杂志》、《临床麻醉学杂志》、《国际麻醉与复苏杂志》、《麻醉安全与质控杂志》编委等职。研究方向为围术期器官保护与疼痛治疗,发表SCI论文14篇,参与编译《米勒麻醉学》(中文第7版、第8版),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甘肃省卫生行业科研计划项目1项,兰州市科研项目1项。获甘肃省医学进步奖,甘肃省科技进步奖,兰州市科技进步奖等。

课程摘要

如何做好血流动力学管理、做好液体治疗,直接与病人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有关。围术期液体治疗策略:限制性补液策略——以“应激反应”为理论基础;开放性补液策略——以“第三间隙”学说为理论基础。有研究表明,静脉补液会增加心脏前负荷,但不一定增加心排出量,过多的补液及过度的限制补液都会对病人的围术期转归不利,需要优化血流动力学管理,选择一个最佳容量治疗。

血流动力学监测指标为容量反应性指标,分为三类:一、容量负荷试验,包括液体冲击疗法及被动抬腿试验;二、静态参数;三、动态参数,受机械通气因素、肺功能因素及影响心脏及血管功能因素影响。血流动力学监测指标的目的是在监测情况下做到个体化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

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管理是临床麻醉的一项核心技术,是手术快速康复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最终目的是保证机体氧供和氧需的平衡,重点关注两大指标:氧债及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

ERAS理念下液体管理及治疗:术前两小时饮轻量的液体,有肠道准备的患者静脉补充一定的液体;术中监测依据病人的手术风险程度,低风险患者用基本的生命体征监测,如动脉、心率、血氧饱和浓度、呼末二氧化碳浓度等就可满足需求,再依据患者情况选用SVV监测;中、高风险患者使用SVV监测,再依据病人情况用到心排量、心搏量等监测。单纯血压监测不能充分反映患者的组织氧供情况,但患者平均动脉压低于60-64mmHg时,会增加病人的肾脏损害及心肌损害;尿量监测不再作为液体管理及治疗的指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