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根部病害分析,炭疽、根腐、黄萎、枯萎,你还不了解吗?

 龙_之吟 2019-10-14
近期有很多种植新手咨询小编,炭疽病和根腐病用什么药能治好?常年种草莓的都知道,种草莓不容易,不好管理,尤其是草莓炭疽病和根腐病是比较难防治的,一旦发生,死苗很严重,减产也很严重,今天我们再来了解一下草莓上常见的这几种根部病害,一是学习后加强管理,二是得病后尽量把损失降低。

草莓炭疽病和根腐病
炭疽病和根腐病,把这两种病害放在一起说也是因为它们有不少共同之处,它们危害草莓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苗子本身带病菌这就需要在选苗的时候加强注意,不要让病苗进棚,另一个原因是土壤里面带病菌,栽种过程中,很容易给草莓造成伤口,病菌随着伤口侵染,一段时间后病害发生。

那它们都有什么表现呢?下面来通过图片,更好地理解以下这两种病害。
炭疽病:炭疽病是高温高湿病害,八九月份时发生比较严重,随着气温降低病害发生减少,主要的危害部位有匍匐茎、叶柄、叶片、托叶,出现黑色纺锤型斑点,根系染病由外向内变成褐色,染病后的明显特征是草莓株叶受害可造成局部病斑和全株萎蔫枯死。
这是炭疽病从根部伤口入侵

炭疽病根部

小编判断炭疽病的时候就经常在匍匐茎处入手,炭疽病一般茎会发红,上面有黑色斑点,叶片上也会有表现,出现黑色纺锤型斑点。
根腐病:根腐病是低温高湿病害,定植后至初冬均可发生,呈矮化萎缩状,下部老叶叶缘变紫红色或紫褐色,逐渐向上扩展,全株萎蔫或枯死。根系比健康植株根系短小,颜色灰暗,地下部不定根大量死亡,新生根受到病原菌的侵害,生长稀疏。

这就是典型性的根腐病根部表现,根部发红,从中间开始向外蔓延。
炭疽病根腐病区别
这两者又有什么区别呢?
相同之处:炭疽病与红中柱根腐病都是久雨初晴后叶尖突然凋萎,不久呈青枯状,引起全株迅速枯死。
不同之处: 慢性根腐病下部老叶叶缘变紫红色或紫褐色,而炭疽病匍匐茎、叶柄、叶片染病,初始产生直径3-7毫米的黑色纺锤形或椭圆形溃疡状病斑
根腐病的根部是从内向外腐烂,根部溃烂,发黑,易拔起。
炭疽病从外向内侵染,根系是正常,难拔起。
防治方法
田间技术措施:
1、实行轮作倒茬,一定要选无病地育苗,草莓田要实行4年以上的轮作
2.  定植时一定要选用不带病的苗子,而且尽量避免产生伤口。
3、采用高畦或起垄栽培,尽可能覆盖地膜。
4、加强管理,雨后及时排水,严禁大水漫灌
5、清洁田园,发现病株及时清除,带出田外销毁
6、进行土壤消毒,在草莓采收后,将地里的草莓植株全部挖除干净后施入大量有机肥,深翻土壤灌足水后,在炎热高温季节,地面用透明塑料薄膜覆盖20-30天,利用太阳能使地湿升到50℃左右,杀灭病菌。

化学防治手段:
根腐病:
移栽前蘸根:用噁霉灵+多菌灵+咯菌氰+生根剂蘸根。
移栽后灌根:用安润(生物菌肥)1.5kg+噁霉灵灌根。
在发现初期,在清除病株的基础上,周围健株浇灌药水进行保护,每隔7天左右,连续防治2-3次。可以直接用京博好草莓根腐病方案,一套一桶水。
药剂可选: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或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等。

炭疽病:
预防类——代森锰锌等硫代氨基甲酸酯类,百菌清,甲托,铜制剂;
治疗类——苯醚甲环唑等三唑类,咪鲜胺及其锰盐,多抗霉素等抗生素;
预防兼治疗——吡唑醚菌酯等甲氧基丙烯酸酯类,二氰蒽醌;
7月初~9月初,一星期打一次药,用苯醚甲环唑、拿敌稳等三唑类的药剂,7月份雨热充足,及时用75~150ppm的多效唑进行控苗,防旺长,使苗子矮壮增强抗病性。另外7-9月份炭疽病是最重要的,以上这些药剂都以保护性为主,可以再加上咪鲜胺,溴菌清等治疗性药剂。
雨前不要松土,根系受伤容易受病菌侵染,雨季最好不要进行使苗子产生伤口的农事操作;雨后及时排水、喷药,可以加一些有机硅助剂。


草莓黄萎病

初侵染外围叶片、叶柄产生黑褐色长条形病斑,叶片失去生气和光泽,从叶缘和叶脉间变成黄褐色萎蔫,干燥时枯死。新嫩叶片感病表现无生气,变灰绿或淡褐色下垂,继而从下部叶片开始变成黄枯状萎蔫直至整株枯死。被害株叶柄、果梗和根茎横切面可见维管束的部分或全部变褐,根在发病初期无异常。
有时植株的一侧发病,而另一侧健康,呈现所谓“半身凋萎”症状。病株基本不结果或果实不膨大。夏季高温季节不发病。心叶不畸形黄化,中心柱维管束不变红褐色。


发病规律:
病菌喜温暖潮湿环境,发病最适宜气候条件为25℃~28℃,相对湿度60%~85%。草莓黄萎病的发病盛期在育苗中后期、假植期和定植初期。此病危害性大,是顽固性土传病害。土壤通透性差,过干过湿、多年连作、氮肥过多或有线虫为害的地块易导致黄萎病的严重发生。

防治方法:
最好的防治方法就是防患于未然,在苗床上及时进行打药预防,移栽进棚之前一定要做好土壤消毒,从根本上杜绝病害的发生,这样不只是黄萎病,其他病害也都会减轻。

化学防治:
移植前清除重病株,并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0%苯来特1000~2000倍液浸苗15~20分钟,待药液干后移栽。或用药液灌根消毒。
土壤消毒:
重茬田于定植前每100平方米用氯化苦3升打眼董蒸消毒,施药后以塑料薄膜覆盖,7天后种植。
喷施可选择用药: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
70%代森锰锌500倍液
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喷淋或浇灌基茎部,隔15天左右一次,共防5~6次。
40%多菌灵.五氯硝基苯复配制剂800倍液+80%乙酸素2000倍灌根 加上壳聚糖类的效果会更好!会减轻枯萎病的发生。

草莓枯萎病

初期仅心叶变黄绿或黄色,有的卷缩或呈波状产生畸形叶,致病株叶片失去光泽,植株生长衰弱,在3片小叶中往往有1~2片畸形或变狭小硬化,且多发生在一侧。老叶呈紫红色萎蔫,后叶片枯黄,最后全株枯死。受害轻的病株症状有时会消失,而被害株的根冠部、叶柄、果梗维管束都变成褐色至黑褐色。根部变褐后纵剖镜检可见长的菌丝。轻病株结果减少,果实不能正常膨大,品质变劣和减产,匍匐茎明显减少。枯萎与黄萎近似,但枯萎心叶黄化,卷缩或畸形,且主要发生在高温期。

防治措施:
1、秧苗要进行检疫,建立无病苗圃减少病菌源,实行轮作。
2、选用抗病品种,从无病田分苗,种植无病苗。发现病株及时拔除集中烧毁,病穴用生石灰消毒。
3、加强管理,施腐熟有机肥,配方施肥,雨后及时排水。
4、药剂防治:6月中旬开始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加新高脂膜8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500倍液加新高脂膜800倍液,隔15天左右1次,共防5~6次。用20%甲基托布津300~500倍液加新高脂膜500倍液浸苗5分钟后再定植。


草莓青枯病

症状主要发生在定植初期。最初发病时下位叶1—2片凋萎,叶柄下垂如烫伤状,烈日下更为严重。夜间可恢复,发病数天后整株枯死。根系外表无明显症状,但将根冠纵切,可见根冠中央有明显褐化现象。生育期间发病甚少,一直到草莓采收末期,青枯现象才再度出现。

防治方法:
(1)严禁用病田做育苗圃;栽植健康苗,连续种植2年,病菌感染率下降。
(2)加强栽培管理。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或草木灰,调节土壤pH值。
(3)用生石灰进行土壤消毒。
(4)药剂防治。定植时用青枯病拮抗菌MA—7,NOE—104浸根;或于发病初期开始喷洒或灌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350倍液、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液,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好了,以上就是小编总结的引起死苗的几大元凶,文字有点多,但希望大家能够耐心的看一下,不管是什么病害,一定是以预防为主,发病后一定要及时把病株挖掉,清理出去,然后打药,以免传染,还是那句老话,及时打药,及时打药,不用等发病严重了再治疗。最后祝大家今年有个好收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