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涛,原名庭钧,字晓封,号迟园。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生于河北成安县,1982年逝于北京,终年80岁。1922年考入北京美术学校(后改称国立北平艺专),拜师齐白石、王云(梦白)等。先后任教于国立京师大学校、国立北平大学、京华美专、北华美专和国立北平艺专等,1949年参与组织“新国画研究会”(后更名“北京中国画研究会”),1954年参与筹建北京中国画院,先后任院务委员、院长。一生从事小写意花鸟画创作、研究与教学,长于描绘花鸟世界的活泼生气,更是国内最早一批接受新式美术教育的国画家之一,在传统画法与现代画法的结合方面独树一帜,在中国近现代小写意花鸟画史上具有开拓意义。 作画中的王雪涛
《百卉图》,34cm × 2783cm,纸本,水墨设色,1948-1951年作于北平(北京)。画末左上题:“辛卯谷雨写此卷。立秋日始成。花卉约百种。长约十丈。生平以此卷为最矣。雪涛时居燕市之西城。”钤白文方印“王雪涛印”、朱文方印“立寒庐”。 百 卉 图 按住下列图片左右滑动浏览全图 ▼ 全卷以灵动率意的笔法,刻画了包括牡丹、白玉兰、紫薇花、月季花、兰花、芍药、紫藤、梨花、凌霄花、十样锦、夹竹桃、杜鹃花、迎春花、桃花、紫玉兰、丁香花、鸢尾花、金丝桃花、不死花、蒲公英、萱草、油菜花、蜀葵花、虞美人、荷花、菖蒲、红蓼、淡竹叶花、凤仙花、石榴花、鸡冠花、夜来香、灵芝、雁来红、牵牛花、桑葚花、桔梗花、玉簪花、桂花、矢车菊、向日葵、木槿花、山丹丹花、茉莉花、菊花、美人蕉、慈姑花、南天竺花、山茶花、水仙花、仙人掌花、梅花等在内的70余种花卉,所写花卉总量近百。如此多样的题材样式并置于同一作品中,其体量和丰富性,无论是王氏个人还是整个花鸟画史上,均属难得。而王雪涛盛年时期绘画功力的成熟,及其写生所涉猎的品类之丰裕,亦可从这件作品得到最好的诠释和明证。 王雪涛 百卉图(局部) 题 跋 按住图片左右滑动浏览全图 ▼ 《百卉图》不论用笔、用色,还是章法布白均周全精致,画面笔意灵动纯熟,色彩浓淡相宜,成就了全卷古雅舒宁的格调。倾注了作者内心的闲静,寓意高远洁净。看来,王雪涛自诩生平以该作为最,绝非虚言了。在王雪涛的艺术创作生涯中,无论是从着意于取法传统的钻研和相对单纯的艺术创作背景及诉求,还是仅仅从作品体量上看,再没有哪一幅作品超过《百卉图》,实为“王雪涛第一之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