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完《旧唐书.姚崇传》,我终于找到了“安史之乱”的源头

 光辉rlbr1vjwmb 2019-10-14

前两天看到一句对唐朝贤臣名相的概括:“唐称贤相,前有房杜,后有姚宋”。房玄龄和杜如晦自然再熟悉不过,唐玄宗的能臣姚崇以往倒没有如何注意他的功绩,于是我翻开了姚崇的列传,这一看,竟然被我发现唐在姚崇的治国之策里藏着玄宗后期“安史之乱”的真正起因...

读完《旧唐书.姚崇传》,我终于找到了“安史之乱”的源头

唐朝名相姚崇

一.姚崇的传奇经历:三任宰相出将入相

1.20岁前做游侠,20岁后当宰相

印象的宰相,一般都是年纪偏大温文尔雅,和武将的形象是截然不同的。姚崇这个人是个奇才,20岁之前豪放不羁,喜爱行侠仗义,在家乡是出了名的游侠。20岁之后听了朋友的建议读书考科举,往后竟然当了三次宰相,并给唐玄宗的“开元盛世”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

姚崇这个人,虽然说读书读得晚,但天才真的就是和普通人不一样,只要一个机会姚崇的才能就会像没有月亮的夜晚的星星一样,让无数人注意到他的光芒,而这个机会,在武则天称帝后不久很快就来了。

《旧唐书.姚崇等》:时契丹寇陷河北数州,兵机填委,元崇剖析若流,皆有条贯。则天甚奇之,超迁夏官侍郎,又寻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读完《旧唐书.姚崇传》,我终于找到了“安史之乱”的源头

知人善用的武则天

当时唐朝经历政治动荡,在东北最大的边患——契丹,趁机南下攻占了河北的几个州郡,唐朝举国震动。姚崇这时正在兵部当“夏官”,也就是郎中,契丹南下兵部忙的不可开交,姚崇在处理军机,谋划军务方面,整个的表现可以说“算无遗策”,凡是他经手的军务井井有条,这就被武则天注意到了。

武则天一看,想不到兵部里还有这样的奇才,当即提拔他做了兵部侍郎,也就是兵部的二把手,接着又同中书门下三品,也就是直接挂宰相的头衔处理政事。从这时算起,往后四年内武则天把姚崇从兵部小官直接提拔到首席宰相的位置,实现了多级连跳。

《旧唐书.姚崇等》元之曰:'事则天岁久,乍此辞违,情发于衷,非忍所得。昨预公诛凶逆者,是臣子之常道,岂敢言功;今辞违旧主悲泣者,亦臣子之终节,缘此获罪,实所甘心。'无几,出为亳州刺史,转常州刺史。

所以说当时的姚崇才干和前途是被所有人看好的,等到武则天被迫退位,群臣都在互相庆贺李唐江山终于回归正统,只有姚崇大声哭泣,说维护江山社稷的安稳是臣子本分,但旧主恩情也不敢忘所以才难过,就这样姚崇被群臣和新帝疏远,也丢了宰相的位置。

读完《旧唐书.姚崇传》,我终于找到了“安史之乱”的源头

唐中宗和韦皇后

2.新皇继位再任宰相,直言上谏被贬地方

武则天退位后唐中宗李显上位,姚崇因站队原因暂时失去宰相的位置,姚崇眼看李显难成大器又放任享乐,选择淡出朝堂,景龙四年李隆基发动政变,把父亲李旦推上皇位,于是姚崇重新被任命为兵部尚书兼职宰相。

姚崇这个人责任心非常重,当时皇帝李旦生性懦弱被太平公主裹挟朝政,太子李隆基地位岌岌可危,为了国家安定姚崇建议唐睿宗李旦让太平公主迁出洛阳,实际上是淡化太平公主的权力。

《旧唐书.姚崇等》:睿宗即位,召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寻迁中书令...请加罪,乃贬元之为申州刺史

读完《旧唐书.姚崇传》,我终于找到了“安史之乱”的源头

太平公主

李旦也是个没心没肺的主,转头就告诉了太平公主,太平公主大怒,太子李隆基为了保住姚崇也为了自保,主动上书让唐睿宗李旦把姚崇贬到申州当刺史,于是姚崇又从宰相变成了将军,其后辗转多地一直没回到京城直到李隆基登基。

3.和皇帝提了10个条件,不答应不当宰相

等到李隆基登基,经历多次动荡的唐朝内忧外患已经十分严重了,特别是官员腐败和消极怠工的问题,李隆基深知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有一批能干敢干的心腹,他第一反应想起的,就是此时还在渭南做刺史的姚崇,借着去骊山阅兵围猎的名义,千里迢迢把姚崇从渭南召到了身边。

这时候的李隆基29岁,姚崇已经60岁,李隆基试探的问姚崇“善猎乎”,姚崇回答说我20岁前就是干这个的,20岁后又在朝堂“打猎”,这一语双关的回答让李隆基大喜。

读完《旧唐书.姚崇传》,我终于找到了“安史之乱”的源头

晚年的唐玄宗

两人牵着马长谈许久,正当李隆基高兴的时候,姚崇却提出了10个建议,并说如果你做不到我就不当宰相了,别人都是拼命往宰相位置爬,姚崇却趁机要挟李隆基,可以说是犯了君臣之道的大忌,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二.“治国十策”,开元盛世的辉煌和没落

李隆基听了姚崇的话,也不生气,说那你就说说是哪10个条件。姚崇一听明白唐玄宗是下定决心整顿朝纲了,噼里啪啦说了10件条件。总结下来姚崇在10个条件里一共说了8件事情,这8件事情也是姚崇治国之道的核心纲要,开元盛世的到来和辉煌很大程度上也和这8件事情有关。

姚崇要唐玄宗李隆基答应的8件事,归纳起来其实就24个字:“行仁政、严执法、禁外戚、禁宦官、禁贡献、禁寺院、慎用兵、纳忠言”。这8件事情看起来并没什么特殊,哪个中兴或者开国帝王不用仁政?但这和唐朝的当时社会背景结合起来,这24字的纲领就尤为重要。

“行仁政”的背景是武则天时期为了巩固统治采用互相举报的方式来控制官员,结果搞得每个人风声鹤唳,李隆基上台后虽然废除了这条法令,但现象依然严重,怎么让官员和百姓感受到社会的安定,就极为考验政治智慧。

读完《旧唐书.姚崇传》,我终于找到了“安史之乱”的源头

至今留存的姚崇墓

“严执法、禁外戚、禁宦官”是因为自东汉以来,重用外戚和宦官引出的政变和霍乱就层出不穷,而且皇亲国戚犯法也很难被惩治,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唐朝就难以做到上下一心。

“禁贡献、禁寺院”是因为当时的社会风气很不好,寺院的僧人可以免税并在武则天和李世民时期就大肆修建寺院推行佛教,而官员之间为了升迁多会采用贿赂的方式送礼,礼佛不亲民的现象也很严重,后来唐玄宗禁寺院后,仅假和尚假尼姑就查出2万多人。这个政策的施行,极大减轻了百姓的负担,也遏制了全国上下崇尚佛教荒于政事的风气。

《旧唐书.姚崇等》先是,中宗时,公主外戚皆奏请度人为僧尼,亦有出私财造寺者,富户强丁,皆经营避役,远近充满。至是,崇奏曰:'佛不在外,求之于心...上纳其言,令有司隐括僧徒,以伪滥还俗者万二千余人。

读完《旧唐书.姚崇传》,我终于找到了“安史之乱”的源头

唐朝时期大为盛行的佛教

“慎用兵、纳忠言”主要是针对对外的政策和对皇帝的劝谏。自唐太宗李世民以来,唐朝和周边小国的摩擦从未停止过,这其中有政治因素也有民族矛盾原因,但客观事实上唐朝多年的征战加重了百姓负担,而且战争失利带来的连锁反应让唐朝内部也矛盾重重,而唐朝开始休养生息后,国力开始得以迅速提升,百姓安居乐业。

唐玄宗答应了姚崇的10个条件,并在初期严格按照这10条建议中的治国方针整顿吏治,抚恤百姓,唐朝君臣上下一心,迎来了唐朝的“开元盛世”。而即将提到的“安史之乱”的发生,就是唐玄宗在统治的后期渐渐背离这10条建议的过程。

三.如姚崇不死,“安史之乱”未必会发生

姚崇对唐玄宗的10个条件我们归纳成了24个字,整顿吏治远离宦官和外戚的唐玄宗也开创了开元盛世,但姚崇死后,唐玄宗身边谏臣和能臣越来越少,“安史之乱”发生的过程就是唐玄宗对姚崇24字治国之道逐渐背离的过程。

唐玄宗晚年,“严执法、禁外戚、禁宦官、纳忠言”逐渐成了一句笑谈。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李隆基想从洛阳回长安,宰相张九龄建议等百姓秋收后再启程,奸臣李林甫拍了一记马屁,唐玄宗马上找不到北,结果沿途百姓颗粒无收,沿途灾民不断,而这一切唐玄宗仿佛根本看不见。

读完《旧唐书.姚崇传》,我终于找到了“安史之乱”的源头

唐玄宗宠臣高力士

不听劝谏只是唐玄宗晚年最轻微的毛病,更为严重的是他开始重用宦官高力士和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把答应姚崇“禁外戚、禁宦官”的誓言丢之脑后,高力士成了历史上第一个大张旗鼓娶老婆的太监,杨国忠也权倾朝野,可见唐玄宗对他们的宠爱。

读完《旧唐书.姚崇传》,我终于找到了“安史之乱”的源头

安禄山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姚崇当年的治国之策也只剩下“慎用兵”了,唐玄宗这时候哪里还记得这回事,内部藩镇割据的隐患唐玄宗选择视而不见,多次用兵和周边国家交战,和契丹、吐蕃等国的战役消耗了大量国力,并让安禄山等割据军阀进一步壮大了实力,终于“安史之乱”爆发了。

《旧唐书.玄宗下》:丙寅,范阳节度使安禄山率蕃、汉之兵十余万,自幽州南向诣阙,以诛杨国忠为名,先杀太原尹杨光翙于博陵郡。

唐玄宗李隆基早年积极践行姚崇等人的治国政策,结果迎来了“开元盛世”,晚年对早期政治方针的不断背离也直接导致了“安史之乱”,丢了皇位不说,也让藩镇割据成为唐朝尾大不掉的弊病,间接导致了唐王朝的灭亡。

结语:从盛世到“安史之乱”,是唐玄宗对姚崇失信的过程

遥想唐玄宗即位之初答应姚崇的10个建议,君臣一心励精图治,唐玄宗才能开创开元盛世,然后姚崇死后唐玄宗一个一个背离了这10个建议,重用宦官频繁对外用兵,导致藩镇势力坐大,国力衰弱矛盾加剧,终于爆发了“安史之乱”。

这不禁让人遐想,如果姚崇等人还在,唐玄宗和唐朝会不会不至于走到这一步呢?

参考资料:

《旧唐书.姚崇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