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年卡出行错峰上班族一一2018年273万老人持“北京通”坐公交一一重庆2020年验证确实

 新民中街 2019-10-14

资料图 张雪摄

最新发布的2018年老龄事业发展报告显示,去年全年,有273万老年人持北京通—养老助残卡乘坐市域内陆面公交车,乘坐47342万次。老年人坐公交的出行高峰时间与线路,均与普通乘客形成错峰,未对早晚高峰公交运力造成明显压力。

报告显示,到2018年底,全市累计制发北京通-养老助残卡总数近384万张,有273万老年人持北京通—养老助残卡乘坐市域内陆面公交车,乘坐47342万次。同时,持卡享受公园优待共计52万人、322万人次,也就是说平均每个老年人享受公园优待6次/年。

去年全年,养老助残卡日刷卡笔数缓慢上升,日均卡片活跃数量约50万张,日均刷卡约130万笔,围绕春节、清明、五一等节假日出行的特征明显。在出行时间上,工作日老年人乘车高峰在9时30分—10时30分之间,非工作日在10时—11时间,9时30分—11时30分达到全天的出行峰值,此后缓慢平稳下降,无明显晚高峰。

今年8月,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北京市居民公共交通出行特征分析》报告也显示,养老助残卡的活跃用户平均每天出行2.7次,稍高于普通卡乘客的2.3次。

从出行区域看,老年人出行集中线路呈交叉分布,并不在交通压力比较大的二环、三环、四环路,上下车站点集中在公园景区活动场所、医院周边,未对城市拥挤线路和早晚高峰地面公交运力造成明显影响,反而与城市地面公交客运出行形成一定的反补关系。比如老年人在通勤低谷期出行,减轻了公交车空驶空停等现象,补充公交运力。

2019年1月1日开始,本市60-64岁老年人也可以正式持卡享受免费乘公交、逛公园等优待政策。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新增的这部分老年人制卡量约在120万张左右。60—64岁老人的行动能力更活跃,从出行行为上看,他们乘坐公交的频次较高,但人数没有明显增多。从目前出行数据看,并没有对公交出行造成明显压力。

北京市统计局正式发布2018年北京市人口数据。数据显示,2018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2154.2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6.5万人,降幅0.8%。据悉,北京常住人口连续2年减少,累计减少18.7万人。

北京市常住人口中,60岁以上人口为364.8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达到了16.9%。和2017年相比增加6.6万人,平均每天增长180.8人。,60岁以上人口为364.8万人,北京市常住人口持续下降,由2017年的2170.7万人降至2018年的2154.2万人。


        

       2019年1月1日起,北京市民政局面向全市60岁以上老人全面启用养老助残卡。值得关注的是,北京市民政局启动了养老助残卡审核流程改造项目,与北京市民政局对接全市58-60周岁未申请养老助残卡老人存量数据,建立养老助残卡预审核客户信息库,随着该项目的投产,养老助残卡审批周期缩短了5-15个工作日。截至2019年3月末,全市养老助残卡发行量累计已突破400万张,预计到2019年末全市发卡量将突破430万张。 

 


       《重庆“早高峰禁用老年卡”暴露出弊端?网友:根本没用,支持恢复》一一巴渝身边事,2020/6/6

一一 优质本地资讯领域创作者

近日,有重庆网友反映,自己在坐公交上班时还是经常需要给老年人让座位,感觉从最近开始,早高峰坐公交的老人家又开始变多。

其实自从4月22日重庆早高峰(07:30-09:00)禁止老年公交卡使用以来,久而久之,重庆很多老人家们都准备了两张公交卡,一张原来的老年卡,一张普通充值卡。

当初就有人质疑过,工作日的早高峰禁止使用老年卡到底有没有效果,短期内看确实是有,但时间一长,这一措施对于“保障早高峰没那么拥挤和拥堵”已经起不了太大作用。

现在谁还差两块钱呢?就算是一开始老人们比较在乎两块钱,但总是因为各种事情需要外出,儿女们也会劝“不要省那两块钱”。

慢慢老人们发现办张普通卡充100块钱其实也可以用很久,既然如此,随身携带两张卡,老年卡平时用,普通卡早高峰使用,就成了一种习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