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学照亮人生·中外经典文学讲坛 | 赵德发:作家老了,书里不能有“老人斑”

 新华书店好书榜 2019-10-14

10月13日的“文学照亮人生——中外经典文学讲坛”上,著名作家赵德发与山东师范大学教授顾广梅倾情对谈,分享其长篇小说《经山海》的创作经历。赵德发说,他觉得一部作品一定要有让读者记得住的人物才算成功,而写出时代中人物的命运也是作家的一个任务和使命。

一个人应该有点儿历史感

前不久,赵德发创作的长篇小说《经山海》获得第十五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经山海》是一部书写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伟业的现实主义作品,讲述的是主人公吴小蒿通过干部招考去山海相间的楷坡镇担任副镇长,七年经山历海,依靠组织,深入群众,成长为有担当、有情怀、有能力的基层干部。

主讲嘉宾丨赵德发


赵德发坦言,这是一部“受命”之作。去年,他接到了这个现实主义题材的写作邀约,最初考虑到创作难度有些犹豫。“巴尔扎克有句著名的话:作家是时代的书记员。真切地观察时代、感受时代,把时代的样貌记录下来,把时代的精神传达出去,这是一个作家的使命。所以想到这一点我就答应了。”赵德发说。

对话嘉宾丨顾广梅

赵德发具有丰富的乡村生活和基层工作经验,但调动过往的积累,为了写好《经山海》,他还重新做了大量的采访。在赵德发看来,他要写的是21世纪第二个十年,时代的内容变了,他必须做一番新的了解,知晓新时代鲜活的乡村生活。最终,他从人和生活出发,完成了《经山海》的创作,成功塑造了吴小蒿这一年轻知识女性好干部的人物形象。


很多读者喜欢《经山海》,正是因为从中读到了主人公吴小蒿的成长过程。她并不是一开始就德才兼备,就有宏大的抱负,她的担当、情怀和能力是一步一步成长得来的。赵德发在塑造吴小蒿时,还赋予了人物一定的历史感。“我一直认为,一个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应该有点儿历史感。没有历史感的人,对当下的时代与生活,就不能有深刻的感受与思考。因此,我让吴小蒿习惯性运用历史眼光,将自己面对的事情放在历史背景下思考,因而,她在楷坡镇的一些作为便具有了历史意义。”赵德发在《经山海》的序言中如是介绍。

现场提问环节



脸上有了老人斑,但书里不能有

山东师范大学顾广梅在阅读《经山海》时发现,小说里有着新鲜的网络文化内容,为作品带来另外的气象。虽然是1950年代生人,但赵德发对当下这个时代并不陌生。他解释,身为一个作家,生活在这个时代当中,方方面面都要关注,他不仅关注网络文化,也关注其他新生事物。2016年,他的另一部作品《人类世》出版,当时便有青年读者告诉他,这本书没有“老人斑”。赵德发听了很高兴,认为这是对他的最高奖赏。

现场一位热心读者根据赵德发老师的21部作品

串为一段话并由主持人代为朗读



赵德发对《经山海》的追求还是没有老人斑。“我觉得一个作家进入老年,脸上有了老人斑,但是书中不能有老人斑。”赵德发说。

现场抽奖活动


主讲嘉宾赵德发与获奖听众合影留念


细心的读者或许已经发现,赵德发近些年来的创作题材发生了变化,从土地转向海洋。赵德发说,他出生在莒南农村,从小在土地上长大,对农耕文明比较熟悉,1991年到日照工作,被大海深深吸引,那时候他就有创作冲动,想写海洋题材。尽管在后来的日子里曾深度参与了渔民的生活,但觉得还是对海洋了解得太少,写土地的故事就比较踏实,写海洋的故事就有些心虚。他一次次“下海”,挑战海洋题材的写作,包括这次的《经山海》。

现场签售环节

顾广梅认为,赵德发最初以高质量的乡土文学作为创作起点,后来逐渐地走向了创新的、开放的、多元的写作格局。在这样一个摸索的过程中,赵德发致力于去发掘文学的超越性的力量,去触摸人性的边界以及各种可能性,搭建人与现实、与历史、与自然之间的一个审美空间。他的写作路径不断地挑战自我,不断地变化,但是他的写作目标从来没有变过。

合影留念

文/济南时报
记者授权发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