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本万利的生意丨"信用卡智能还款"背后的利益江湖!

 Grout555 2019-10-14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的这句诗,用来形容"XYK智能还

"这门生意,特别贴切。

  xyk智能还,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xyk新"玩法"。传统的以卡y卡,需要持卡人拥有多张卡。而智能还利用了xyk业务的规则,通过一张卡即可完成。

  xyk的账单日和还款日之间,一般都有20天左右的间隔期。在这段时间内,消费会被记到下一期账单,存钱则都被认为是还款。

  y卡套现类APP利用这条规则,要求用户在卡内预留5%左右的可用额度,然后系统自动通过多次的“消费—套现—还款”操作,实现上期账单的全额结清,从而将还款压力不断往后推迟。

  去年的春夏之交,监管部门就曾下发通知,要求作好y卡套现类APP的清理排查工作。当时,曾有业内人士预测,监管部门的重点关注将正式宣告"智能还"业务的死亡。

  但是,1年多过去了,y卡套现类APP却依然大量存在。在各大应用商店,都能非常方便地找到这类APP。

  "智能还"背后,是什么样的利益江湖?y卡套现类APP,为何屡禁不止呢?

  y卡套现类APP屡禁不止的3点原因:

  1、满足了部分xyk持卡人的"刚需"。

  除了少数真的小白,大部分持卡人都很清楚,最低还和分期还的成本很高。

  但是,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调研,只有54.69% 的消费者采用全额还款方式进行还款。其实,剩下45.31%的人不是不想全额还款,而是苦于没钱,不能也。

  智能还的费率在0.7%左右,按一年12期账单计算,相当于年利率8.4%,远低于最低还款的18%,以及分期还款的14%-16%左右的成本。

  正因为y卡套现类APP平台能够实现全额还,成本还比较低,所以会有大量持卡人愿意使用。

  部分持卡人的"刚需",为y卡套现类APP提供了肥沃的生存土壤。

  2、是一门"一本万利"的生意

  首先,y卡套现类APP这门生意的投入较小,主要是APP的开发、运营和推广成本。同时这个生意也不像余额代偿一样,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其次,y卡套现类APP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推广,在短时间内积累大量用户,迅速把生意做大。据某平台官网显示,该平台仅用了3个月左右的时间,就积累了超过10万用户。

  再者,这类APP赚钱的手法很多。除了手续费,这类APP还设计了会员体系,会员费也是平台的一个收入来源。此外,使用APP的用户大多资金紧张,平台趁机提供卡申请、款申请等服务,也能获得一定的佣金。

  综上所述,y卡套现类APP的投入小,推广快,赚钱手法多,是一门"一本万利"的生意,吸引了不少创业者们前仆后继地介入。

  3、缓解了部分支付公司的生存困境。

  智能还这个业务离不开支付公司的支付通道。每一家平台的背后,都有至少一家深度合作的支付公司。例如,杭州某平台就在官网上直接宣传其与某支付公司的战略合作。

  这些支付公司为何明知平台违规,还愿意与其合作呢?对支付公司来说,在生存面前,合规就没那么重要了。

  一方面是支付宝、财付通两大巨头占据了支付市场大部分份额,另一方面又是支付断直联、客户备付金集中存管等严监管措施的不断推出,中小支付公司的生存空间早已被极度压缩。

  近两年,随着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工作的不断推进,一些原本主要为P2P公司提供服务的支付公司交易量大幅萎缩,营收下滑。大量中小支付公司面临着如何生存下去的难题。

  由于智能还业务具备巨大的市场空间,由此带来的巨额交易量和相应的手续费收入,能够缓解支付公司的生存困境。所以部分支付公司不惜冒着违规的风险,与y卡套现类APP运营平台合作。

  总的来说,持卡人、平台和支付公司各自的利益诉求,共同催生了智能还业务的产生和发展。

  我预计,只要"智能还"背后的利益江湖不发生彻底改变,那么y卡套现类APP将会一直存在下去。严监管,也只会让业务形态发生一些变化而已,比如说一些y卡套现类APP的名字由"某某智能还"变成了"某某生活"。

江西专壹软件技术有限公司(零零壹企业)——为你量身打造个性化定制:各种系统软件、APP、公众号、小程序平台。

强大的技术团队,一对一服务群,快速解决所有技术问题。 强大的市场数据反馈,定期更新各种功能让你的系统永远走在市场的最前沿。

主要开发:智还系统搭建,各种支付系统搭建、积分兑现系统、网生卡三级分销系统,四方聚合系统,还有各种管理系统、商城等等系统开发。提供各种支付通道--智能还,快捷等支付接口,还可以外包技术员、技术团队可以驻场,随时可以跟换技术人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