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练功就是找劲

 东耳果果 2019-10-14

有的说,武惟快不破;

有的说,武惟力是尊;

有的说,武惟灵最真……

在中华武术的大树下,不同的分支流派都以迥然相异的角度诠释着自己对武术本质性的领悟。

在武术理论的指引下,悠悠岁月里,神州大地上绽放了各式各样的拳术、器械花朵,无论寒暑,争妍斗芳。

尚明心意六合拳却一直以找劲作为整个拳理的根本目的,从始至终的贯穿其中。

灵劲上身天地翻

“练拳容易得艺难,灵劲上身天地翻”,这是人尽皆知的《岳武穆拳谱》里一句关于劲路的描述。

那么,何为灵劲?

灵劲就是拳说中所指的“艺”,好一个艺字难得。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节。2005年春天对于李洳波来说,也恰是如此。

“我是安徽省明光市的心意拳爱好者,看了您的光盘,有个想法……”,对方在电话里似乎有难言之隐,或不好意思开口的要求。

“你直说,有啥想法就说。”李洳波痛快地回答。

“想请您来一趟明光,咱们见见,您看……?”对方试探着说出来。

“行,我去。”李洳波爽利地答应了。

这就是李洳波从2002年应邀完成了人民体育出版社发行了《心意六合拳》全套光盘后,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收徒时代。

从一招一式的盘练到详尽细致的讲解,从心意六合拳历史到自己习练此拳的心得,悉数尽奉,光盘不仅是心意六合拳爱好者初学时的一个入门指导,而且是一位老拳师对中华古拳术的一份赤子之心。

这套光盘和此后由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发行的李洳波专著《心意六合拳》,被业界并誉为心意六合拳史上最为详尽的拳术典籍。“这对于我自己而言,也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李洳波这样说,“在一个相对有压力的环境下,有时限、有要求、被检验的情况下,系统地整理自己近五十年对心意六合拳的理解。”

晴热的午后,长江的湿热还在肆虐着这个数百年前,大明王朝创建人朱元璋出生的城市——明光。汽车站的停车场里静静地守候着两辆黑色的小轿车,车旁边站着四个身形同样健硕,身高大约一米八左右的中年男子。他们不时地看看表,互相对视一下,沉默的空气中弥漫着一份期待和焦灼。

他们正在等前些天电话里约请、远道而来的李洳波。一个在光盘里看着身形与自己相仿,却在见解上迥然相异的心意六合拳的练家子。一份争胜之心,一份期待之意,悄然笼罩着这四个人的心头,并无形地散发出来。

“啊!”竟然是他。

一个身穿白色上衣、白色长裤,脚下一双软底运动鞋,身高不足一米六,矮矮胖胖、白白净净、斯斯文文,浑身上下透着一股文气的小老头,边打电话边向他们试探地走过来。

四个人相互再对望了一眼,眼底都不禁流露出了失望和诧异。

“我们四个无论谁都能把他这个身量、这个样子扔出去。”他们四人心里不约而同地想着。

但来得就是客,而且还是自己打电话认真邀请上门的客人。他们四个人不屑的表情当然都落在了李洳波的眼里,他并未在意。类似的情形在武术界,从古至今绝不鲜见。

一路无话,到了落榻的宾馆。明光市习练心意六合拳的四十余人,包括该市的武协主席都一应到场,茶水稍润之后,较量就已经从攀谈开始了。对武术的理解,对心意六合拳拳理的认识,发劲成了最终的焦点。

心意六合拳是否到位,就看你发得一把劲如何!明光派出了一位老拳师,他们大家伙一致公认,他的发劲不错,为诸人之首。

李洳波心里明白,今天不发一把劲是过不去的。在这位老拳师展示之后,他站起来说,“那我也发一把劲,请大家给看看。”一时间,所有的目光全聚在这个貌不惊人的小老头身上。

“我们都憋着劲呢,想看看,让国家级出版社正式出版光盘的人到底咋样?”明光武术老少爷们儿都这么寻思着。

只见李洳波不慌不忙站好,一趟买式四把锤,预备式、轻步站、出手横拳、转身挑领、鹰捉把、斩手、上步横拳、转身挑领,啪啪啪走下来,到最后鹰捉雷声把时,一把劲发出来,当时住宿的一幢三层小楼都颤抖了,屋子的玻璃窗震得嚓嚓响。套间里屋正睡午觉的一个人,连滚带爬地出来,大声问,“地震了,地震了?”

在场的人,都呆住了。脑子里只有一句话“灵劲上身天地翻。”

次日中午,那四个到车站接李洳波的汉子,在酒席宴上,推金山、倒玉柱一般地磕头拜了师。多年以后,他们每每提及此事,都如昨日一样,历历在目。他们说,师父是真得功夫上身了,尚明心意六合拳就是他们寻找了多年的武术梦想。

盘练只为调出劲

春浅、夏翠、秋金、冬萧。

四季从未中辍的盘练里,李洳波得到了尚明心意六合拳的真意——灵劲。

秋草摇黄,碧云飞天,又是一个收获的时节。李洳波和往常一样,寅时起床,收拾一下就出门直奔盘练的地点。多年来,他一直保持着这样一个习惯,无论前一天多晚才休息,第二天寅时一定会醒来,开始新的一天的盘练。

清晨的秋风裹着微凉的秋意拂动着垂在路边的柳条,细细的,似乎在晨幕快要揭开的时刻,感叹着时光流逝的匆然。李洳波骑着车不紧不慢地走着,每天他都几乎是在自行车上就开始了状态的调整,从心到身,从内到外,一点一点地释放自己对心意六合拳的理解,似乎在这一刻里,他又回到少年时代,或兴奋或困惑或急切或平和的一种对盘练的期待当中。

不知不觉中,李洳波到了这个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小树林里。遛鸡腿,寸步、过步、垫步、快步……没有起伏的身形,快速而迅捷的步法,最后远远得看上去,似乎只剩下一条线,不停地来回地穿梭着。

多年来,李洳波一直都在对照拳理,一点一滴的揣磨研究拳谱。他深知,在与敌交手时,是否能占得先机,关键在于出手速度的快慢,而出手快慢之关键在于步伐是否灵活有力,而步伐灵活之关键则在于遛鸡腿功夫是否到位。

拳谱中对此有这样的记载,“右腿惟起左腿随,左腿未落右腿追,右脚未落左脚随,虽然两脚分前后,不胜两脚胜一脚。”

技击对垒当中,以两者之间的距离来选择步伐,一米左右多用寸步,行进中后脚催,前脚进,前脚落地,后脚向前紧跟半步,而这时,仍是前脚在前,后脚在后;两米左右用过步,即后脚向前迈一步,越过前脚,而后前脚跟进半步,变为后脚,此为过步;三米左右用垫步,即前脚向前进一步,后脚越过前脚向前进一步,两脚易位,后脚再往前跟进半步;四五米以上时多用快步,即前脚向前进一步,后脚越过前脚进一步,前后脚易位,后脚再越过前脚向前进一步,前脚跟进一步,落势时,前后脚归起步时的原位。快步者要前脚如箭迈出,后脚平飞而云,如马奔虎践的势头打击对方。

“去意好似卷地风,消息全凭后腿蹬,步步不离鸡腿”,这是拳谱中对尚明心意六合拳中盘练遛鸡腿的评语,可见遛鸡腿之重要。“技击中,腿如能做到速度快,蹬劲足,进退灵,踩劲毒,取胜就是必然的。李洳波如是说,“通过遛鸡腿的盘练,可以达到速度快,步伐灵活,进退平稳自如,盘练鸡腿的场地也是有要求的,最好是选择松软的沙滩地或土地。”

一个小时过去了。

晨幕越来越淡,东方泛起了鱼肚白,遥远的天际透出一抹亮色,静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就像一个习武之人,在不断地盘练中,在恍然不自知的情境下,已经到了一个新的状态。

树林里的人走得不再是直线,而是传说中的九宫步,下面是鸡形步,上边手法动作,身形则按拳经中所说“操练时面前无人似有人”的原则随意加入。

转九宫时除用遛鸡腿外,还可以根据距离假设的长短将寸步、过步、垫步、快步等四种步法交叉变换着采用。鸡步与几种步法配合,或进或退,或闪或躲,打顾结合,身法在九宫位置中任意变化。

单把、双把、追风赶月把、摇闪把,龙形、虎形、猴形、熊形……心意十把与十大真形,似乎都见过,又似乎没见过,盘练中的李洳波完全根据当时自己对地形地貌,以及心中假想的对手所在位置,瞬间决定采用的方案和招势。绵绵不绝的出招,完全没有尽头,眨眼间,以他为中心四面八方都让他的招击到了。

在那一时间,我们似乎可以回到数百年前的南宋边疆,看到了一个个杀入金军阵营的岳家军将士,他们每个人都似乎深陷重围,一层又一层的金军,说是迟那是快,起步落步间,斜线,直线,四周……金军倒下。

这是一个真正的战场。即便是假想的,都让观者的心底升起无法抑制的寒意。

对此,李洳波说,“转九宫的盘练,对鸡艰、步法、身法都会同步提高的功效,长期习练,必能达到步法快、身法灵、动作活的目的。”

眼花潦乱中,一个小时又过去了,李洳波收势站下,天光已大亮,一轮红日冉冉升起。晨练的人们多起来,一部分徒弟也陆续来到小树林,一天的授徒开始了。

太阳走了,月亮和星星占据了时间的主导,穹空杳杳,星河耿耿,万籁俱寂。李洳波站桩的时间到了。站桩就是做好定势,尚明心意六合拳的每一把分一动一静,就是做把中静的分解动作。无论是挑领还是鹰捉,动作很简单,但要求很严格、很细致。

每一个动作都要做到,沉肩、坠肘、含胸、裹背、气沉丹田、腰要塌、头要顶、目平视、后脚蹬、前脚踩,即达到双腿弯曲、后脚蹬、前脚踩的鸡腿,两肩沉劲、两膀裹劲的熊膀,两手心内含、中指、无名指内扣的鹰捉等身形六势“鸡腿、龙腰、熊膀、鹰捉、虎抱头、雷声”的要求。

“通过站定势,要求盘练者掌握要领,规范动作,调顺劲路,锻炼全身肌肉,内气下沉稳固根基,为以后的盘拳和发力打下基础。”李洳波介绍说,“站定势的好处对于每个个体都不尽相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自己领悟的多少,都会发生变化,但定势是心意六合拳中劲路寻找的关键步骤。”

五十年如一日,李洳波在不断的盘练中得到了尚明心意六合拳的真义——灵劲上身,而且将自己多年的经验和心得总结出来,用浅显易懂的话语讲出来,使传授成为可能,使调出劲路不再是个别人的悟性和机缘。

是明是暗还是化

劲分三种,明劲、暗劲、化劲。

这是拳经中提到的关于劲路的一种描述,可是拳经中仅有这样一个概念性的提示,却未见有更为详细的层次性说明,以及化分的衡量标准。故后世出现的诠释便众门所出,不一而作了。

有的说,明劲是一种使习练者明方圆知规矩之明,由此一招一式中所含之劲路谓之明劲;暗劲则是规矩如前,以意调之气血运行周身经络,劲路蕴藏于内,不用不散,用之不竭,谓之暗劲;化劲则以神意运行,贯通三性,未动己而先知彼,可随心所欲,蕴藏于内,运化于无意当中之劲,谓之化劲。即从规矩中走出,向率性而为,这是力量从自觉向自由的王国进发之路。

有的说,明劲是一种能够让自己和对手,以及观者都能够感觉到的一种外化出来的劲路,出则可以护己而伤人,是从外向内的一种可见性伤害;暗劲则是一种直接对其皮下内部组织的伤害,从表面或许看不出来,但杀伤力却是更具有毁灭性;化劲则是对力量更为精细微致的一种把握,在攻守当中,能够化解对方的劲路,甚至是利用对方的劲路加强自己的攻击,以最小的投入达到最大的效果。明劲、暗劲、化劲是练功人对劲路控制程度为衡量尺度。

有的说,无论是明劲、暗劲还是化劲,都是劲,只要能够克敌制胜就行。

有的则认为,没有明劲、暗劲和化劲之分。

那么劲路到底有没有层次性区别,该如何划分,标准是什么?亦或根本不需要划分?

1991年,全国形意拳邀请赛在山西省太原市拉开帷幕,全国各派名家高手一时间云集于此。大赛中凡动作刚猛、出手狠毒的拳师被评得手数都比较高,表现较柔的拳师们评分相对比较低,对此当时拳师们意见很大,他们向大会仲裁委员会提出异议:“形意拳有三步功夫,第一步功夫是明劲(即刚劲),第二步功夫是暗劲,第三步功夫是化劲,裁判们都给练初步功夫即明劲的拳师评高分,而我们练到了第二步、第三步的高层功夫却初评了低分,裁判们到底懂不懂形意拳?”

评委不公正,认为评分标准存在问题。劲路层次历来是武林中争议的热点。此次大赛也概莫能外,时任大赛仲裁委员会主任的是形意拳大师尚云祥的得艺弟子李文彬先生。李文彬先生对此事非常重视,并立即召开全体领队教练会。在会上,他认真地听取了大家的意见后,给出了两条解决建议:一针对大家对裁判资格质疑问题——是否懂得形意拳,解决办法是在以下开始比赛前先让裁判们下场演练,有大家认为不合格的立即调换;二对于赛场上练第二步、第三步功夫即高层功夫评分太低的问题,李文彬给出的建议是请各领队把你们各自队内认为练得是第二步、第三步功夫的拳师名单报上来,大会专门抽调几位武术名家为他们评分,决不会让练高层功夫的拳师们吃亏。此方案获得了在场代表们的一致赞成,全票通过。

最后,李文彬郑重地表示:“给予高层功夫以高分是大赛的评分原则,相应的重新报名参与评定的拳师们也有一个要求:得先练第一步功夫,再练第二步、第三步功夫。原因众所周知,第二步功夫是以第一步功夫为基础的,只有第一步功夫练到极至,方可进入第二步,同样也只有第二步功夫练到极致才能进入第三步。换句话说如果第一步功夫明劲尚未练出来,那么所谓的第二步、第三步功夫就更无从谈起了。准确地说,那不是暗劲、化劲,而是没劲。”

李先生的话说完后,会场一片寂静,当他请各领队把名单报上来,随即抽调专家针对性评审时,却没有人报名,会前意见颇大的拳师们一个个都闷声不语。会场的气氛似乎一下子变得冷起来,略等片刻,李先生说:“如果现在你们不报,那么大会就还按原来的评分标准评分,有意见的请讲?”无人表态,一场评分标准争议就这样收尾了。

大赛全新的赛制并没有进行下去,因为来投诉的人并没有来报名,一场关于明劲、暗劲和化劲的讨论没有如期进入大家的视野,一时间的众说纷纭,终于不了了之。

没有人觉得可笑,这一插曲让与会的人觉得有些沉重,甚至让我们这些听故事的人感到了一份说不出的沉甸甸的感觉。

力量对于我们而言,从不陌生,而且似乎从很小的时候就在寻找或渴望拥有的一种东西。力量对于个体、团队、地方、国家,任何一个层次的生命单体或组合都需要,而且必要。

作为地球上的一个物种,我们拥有了思考力,我们向往力量,向往着与天地,与自然有着一种更为通畅的交流方式,从而使生活过得更加美好。

对于人的潜能开发和极限,无论中外,不管古今,一直都是永恒的课题。中华传统武术是中国人天问的一种方式或一个渠道。

每一个习武之人都在期待着功参造化,堪破鸿蒙……

每一个中国人都期待着看到功与造化争流,德与两仪比大的时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