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灵兰秘典论》:“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此处说到的“治节”,就是指宣发和肃降。全文的大概意思就是说,肺相当于人体的“宰相”,主管全身气机的宣发和肃降,也就是气机升降,都属肺的功能。也只有肺这方面的功能正常,全身的气机升降才能有序进行,身体才是健康的。那么,假如“肺失宣降”,会有哪些影响呢? 要分析“肺失宣降”,就得先了解肺正常的“宣发”和“肃降”这两个概念: 首先,肺主宣发,包括这三个方面:1.主管呼吸,把体内的浊气呼出去;2.协助中焦脾胃,一起把水谷精微之气输布到头面和全身;3.宣发卫气,卫气行于一身之表,只有肺的宣发得力,才可以促使它温分肉、充皮肤厚腠理,控制调节汗水的排出; 其次,肺主肃降,是指肺气具有清肃通降的特点,不但可以向内,还能向下。这也可以分成三方面理解:1.吸入外界的清气,把它和水谷之气相融合,形成宗气并向下布散到脐下气海,人的元气就因此而来;2.协助“脾”把津液和水谷精微向下、向内布散,用来濡润其它所有脏腑;3.把脏腑代谢后产生的浊液,向下输送到肾或者膀胱,成为尿液,所以,小便的通利与否和肺关系密切。 从“宣发”和“肃降”两方面了解肺的功能之后,还需要明白一点:宣发和肃降不是单独存在,而是相互为用、又互相制衡的关系。只有宣发和肃降协调如一,人的呼吸才能均匀通畅,水液的输布代谢也才可正常。这就是《素问.经脉别论》说到的“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以上是“宣发肃降”的正常描述,也只有先掌握了正常,才能知道异常,也就是“肺失宣降”会有什么影响。我认为大概有三方面的异常表现: 1、呼吸方面:肺失宣降,首先影响到的就是呼吸。一呼一吸之间,看似单的动作,甚至是一种不需要主动参与就能完成的动作。一旦宣肃失调,就会出现咳嗽气喘等“气逆”的表现。注意气逆的“逆”,不一定就只指“向上”,而是“应升反降,或应降反升”都是气逆。比如最常见的外感咳嗽,辩证多属“肺气上逆”,这就是一种最常见的肺失宣降。 2、水液方面:肺失宣降,也会影响到水液代谢,而这种受影响的水液代谢,又主要表现为小便不利、甚至水肿。这是因为肺的肃降之气不利,导致下焦的开阖也随之不畅,因而出现小便癃闭。这种情况,最典型的就是“提壶揭盖法”治小便,让该升的升,该降的自然就降了; 3、卫气方面:肺失宣发,也会影响到卫气的周流。我们知道,卫气是行于身体之表,是帮我们防御外邪侵袭的重要屏障。如果肺气宣发无力,卫气也就不能做到周密无隙,此时表现为易感外邪,恶寒恶风,汗出异常。汗出异常也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不出汗,一种是出汗多。这时候只要宣发肺气,比如麻杏之类。当然,需要根据具体的其概况辩证施行。 大概总结一下,肺失宣降,总的来说,外邪引起的,大多影响宣发;而内伤引起的,更多影响到肃降。两者又相互影响,甚至很多时候还是同时出现的。也可以理解成,如果病位在肺,多是宣发的异常,如果病位在其它脏腑,多数是肃降的问题。不知道您对此有何高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