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以“仁”的标准行事,面对人性的缺点,让问题轻易化解

 江山携手 2019-10-14


导语:我们都知道,儒学讲究的是人为本,其中阐述的思想智慧,都是注重人的天道,以仁为核心。

孔子所说的礼遇诗书等具体的知识,都是标准的教条,客观存在的,但是孔子针对于人性与的阐述确实少之又少。

我们学习国学智慧,就是更好的精进自我,改善自我,儒学中的仁德,是对于我们言行的一个标准。我们在为人处事的时候可以参考其中,但是,有的时候也需要更多的人性的观察,才能更全面的去剖析问题,并且找出问题的根源,以便于改善问题。

不光是我们对于《论语》有这样的一个认知,就连孔子的学生都是这样认为的。

《论语》之中有这样一句话: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孔子的学生子贡就说:孔夫子的学问我们听得到,但是夫子对于人性和天道的言论,我们听的却少。

就是在说,孔子注意的是仁德,不讲天道,也不讲人性存在的本性问题,阐述的是以仁为核心的道德标准,也是具体有形的一个行为准则,我们可以从中学到。

但是子贡所说的“人性的奥秘”,其实并非是需要我们从中学习,而是需要从生活中感悟。

古语有这样一句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读书是让我们学习理论是让我们有一个正确的概念,在言行之中符合标准,符合正义和仁德。而行万里路,并不是真的让我们走多远,而是让我们多经历一些事情。

在经历事情的过程中验证我们所学到的道理,并且从生活中真正的感悟人性,感悟那一些未曾学到的真实奥秘。

虽然说孔子在儒学之中并没有阐述太多的人性的奥秘,但是《论语》之中有这样一句话,从侧面也反映出人性的一个缺点。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孔子的学生子贡就说,我不愿意别人强制于我,我也不强制于别人。孔子这个时候就说,赐呀,这不是你完全能够做到的。

我们都知道,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别人,这个是一个人性的弱点。生活中有很多人总是犯这样的一个错误,自己不愿意做的事,偏偏想让对方去做。不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只站在自我的一个角度,以自私的观点去对待一些事情。

所以子贡这个时候就说:我不希望自己把意愿强加给别人,但是我也不希望别人把意愿强加给我。

这个时候孔子就说:你可以做到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对方,但是你永远做不到对方不把意愿强制给你。因为人性的弱点永远存在,你能改变你自己,但是你改变不了别人。

不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别人是可以做到的,不被别人强迫是极其难的。

人生不可能单独生存,我们都需要在一个团队协作的状态之中生存,只要是有人的地方,就有人性的丑陋和缺点存在。

而我们就要学会容纳人性的缺点,为了生存,我们不得已的去接受别人的强加意愿,这是做人的学问,也是立足社会的一个学问。

只是生活中,总有许多人遇到这些人性的弱点时特别的难过,因为这一些事情真的让我们特别的不开心,不舒服。但是我们能怎么样做呢,我们根本改变不了这一些东西。

人性之中不光存在着强加意愿这一件事情,还存在着趋炎附势,恨人有笑人无,等等很多人性的弱点,这些都是问题。

当我们面对这样一个人性的弱点时,该怎么样去面对呢?

我们可以做的,也是最正确的,那就是学会坦然接受。

人性的弱点是改变不了的,但凡是和人接触,就一定存在。如果你遇到了人性的弱点,就特别的懊恼,遇到别人把意愿强加给你,就特别的生气,这个时候你生气是活该。

生气改变不了什么东西,只有坦然的接受,坦然的去面对这一切,别人强加给你了,如果能解决就解决,如果不能解决那就置之不理。

但是不要拿这件事情去生气,生气是极其不划算的。

所以,当我们学习了儒学中以仁德为标准的理论之后,再结合自己的实践,去面对人生遇到的一些问题,很多时候都能轻易而化解,这就是国学智慧,给我们带来的启发和影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