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梁永安:婚姻是锦上添花,但首先自己要是花

 茉莉7eo6t3y9 2019-10-14

本文已授权转载自公众号:一席

 ID:yixiclub

作者: 一席

图文来源:一席

导读

梁永安,文学博士,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之前因为《在单身的黄金年代我们如何面对爱情》的演讲被很多年轻人喜爱。

很多年轻人面对人生、爱情的困惑找到梁老师来解答,今天我们来分享一篇梁老师的问答,解答了大家问他的十三个问题: 

1、如何看待早恋和大龄未婚?

2、女性在31岁有什么特殊之处吗?

3、如何处理内心与周边生活的不协调?

4、梁老师给单身人士的几条建议?

5、婚姻与恋爱的本质差异是什么?

6、婚姻是否会提升幸福感?

cinian

01

珍惜大龄未婚的人

 Q:请问梁老师如何看待早恋和大龄未婚?

梁永安:其实早恋我觉得蛮好的,确实蛮好的。现代人和古代人不一样,现在的16岁,我的感觉相当于过去的40岁,所以他的精神成熟度和以前不一样了。从这个角度看,早恋也不是传统定义上的早恋了。

这个时候,他的年龄比较小,不会考虑结婚、买房子,所以非常单纯。我们中国人很多人生里最缺一段这样的东西,它是发自我们心灵深处、生命深处的很单纯的情感,就像初生的小喇叭花一样。很多中国人没有经历过这点,所以缺一个情感的参照系。

后来的恋爱一开始就是社会化的,要考虑方方面面,这时候就有很多压力和得失,就不能有一种真正的很清澈的情感。当然早恋失败率是非常高的,但它给心里留下了一个很好记忆,以后生活长了会知道,以后的很多恋情都比不上早恋美好。

大龄未婚是另外一个问题。我刚才说现在16岁可能相当于过去40岁,反过来也可以说,今天哪怕三十多岁的人,还像个小孩一样。因为现在全球化、网络化、数字化,一个人相对之下就非常幼稚,面对世界的儿童感,比以前强烈得多。所谓的大龄男女,其实在很多方面还是很天真的。

我觉得我们要珍惜大龄未婚的人,因为从十五六岁到三十四五岁,中间二十多年,一直没结婚,一个人,其实中国人历历代代都没享受过这个单身空间。在这个过程里,人在精神上就会丰富起来、生长起来,相对来说就拥有一个自我的建构、自我拓展。

如果你把结婚放在第一位,还没结婚就比较焦虑;如果婚姻方面有个很自由的态度,实际上你不怕大龄。你也可能遇到,也可能遇不到,但你不会丧失自己生活的存在。

02

31岁正好是生活可以重新开始的时候

 Q:梁老师提到了女性的16岁和31岁,16岁的特点课上讲了,31岁有什么特殊之处吗?

梁永安:16岁因为很年轻,内心深处有非常非常多东西就像花瓣一样打开,各种可能都有。有时候一懵懂,或者说一冲动,可能什么事都会发生了。

那么31岁左右的时候呢,可能一般的人都是大学读完了,工作也找了,恋爱了,甚至都结婚了。但是一路走过来质量高不高呢?一个事情是不是做得很明白?这个其实在中国我觉得是很有疑问的。 

你比如说恋爱这个问题,有时候相遇了,感觉内心很激动,好像很爱,后来就两个人开始谈恋爱,一谈起来就按照恋爱的格式来谈,一起逛街、旅行,到了节日还要献花等等。这些东西就构造出个爱情来,实际上很多情况下还没有达到真正的精神意义上的爱情。 

在我们中国社会,我觉得31岁的时候危险程度在哪里呢,就是可能这一路走过来,这时候才感觉到精神上大有问题,所以对生活很不满意,对两个人之间的婚姻产生非常大的疑问。

而31岁正好是生活还可以重新开始的时候,他不像已经到五六十、七八十,能量已经不足了,31岁其实一切皆有可能。这时候生活里面的变化、可能性、内心的动荡,其实也是个好事情,是生活态度严肃的表现,也是我们生活中还有期望的体现。

03

男女加起来世界就宽多了

 Q:市场化后,国内女性的地位提升越来越快,简单的对立男女关系也是其中的表现之一,您对此如何看待?

梁永安:中国社会现在为什么恋爱的难度越来越大、单身的越来越多,其实很大原因是女性的变化。女性以前传统来说就是个家里干活的,现在各行各业、社会方方面面都可以看到女性很活跃。

以前女性从属于男性,女性的幸福没有,男性的幸福也大大受损失,因为它不会像《简·爱》所讲的两个独立的人精神和精神对话。如果女性也是独立的,也有自己的自由意志,这样男女加起来世界就宽多了。

▲ 电影《简·爱》剧照

但现在也有个问题。我接触的一些女性,特别是年轻的女孩子,她们很多人都特别反对把女性单独区别出来。我觉得原因很复杂,其中有一点,可能非常年轻的女性不太认同中年女性以后的生活。她觉得中年女性更多处理家庭事务,人的学习性、拓展性就不足了,她们不愿意把自己归到这么一个群体里。

我觉得这是新一代女性对自己的维护。但是这里面也有一个问题,实际上两性的存在之所以优美,确实因为有区别。比如说女权主义比较重视女性在各方面的权利,到了女性主义特别强调女性气质,而且从哲学上看,它的哲学基础也开始有自己的确认。

女性文化的自我确认,主要是两个基点,一个是生态哲学,把整个世界看成一个生命体,维护这些生命。生态哲学是世界非常普遍非常有号召力的哲学,这是女性文化里特别强调的东西。

第二个方面,女性哲学很强调过程哲学,过程哲学是说这个世界不是目的性的。比如说逛街、购物,有时候不见得买了多少东西,但是过程就非常地欣悦,生活的细节、生活很多内在的美好就在过程里面获得实现。

所以我觉得也不能过分抹杀男女之间的区别,这个区别其实是互补的,如果没有这个区别就没有互补性了,而没有互补性相互之间存在的必要就缺失了。

04

只管跟别人对立,实际是空的自我

 Q:在爱情课中您提过,要在创造性的劳动里面超越孤独感伤和爱情,可人毕竟是社会性动物,如何处理内心与周边生活的这种不协调?

梁永安:我觉得首先要明确一点:不是别人定义你的幸福,而是你自己在定义自己。所谓的别人是变动的,今天他可能这样定义你,过了十年可能又变了。

另外一方面,今天这个世界跟以前有个基本的不同:每个人和他人的差异是基本出发点,也是每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基本价值。所以今天也可能你格格不入,实际上那是你自己的价值。你从众、把它抹平,反而没价值了。

这里面最关键的问题就是,你的价值、特点,这个东西是有标准的,不是说我行我素随意的生活就是坚持。从自己的性情出发,打开的世界会不一样,但这个不一样里面要有创造性,你要把它变成生产性,比如写小说、做音乐。

当你进入生产性的时候就不一样了。一方面你找到了自己的立足点,另一方面你也给社会增添新东西。人类社会有个本性就是喜新厌旧,经常期待新东西,一开始可能不承认你,但最后会认识到你的价值。这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但非常值得去追求。世界上好的艺术家,像毕加索、巴尔扎克早期,都经过了格格不入的阶段。把特性转化成生产性,我觉得这是一种坚持,而不是站着只管跟别人对立,自己停着不动,那实际是一个空的自我。

把一个爱好转换成创造性、生产性的时侯,你跟周边的关系也会变化,你会发现这个世界各自有值得赞美的地方,只不过不同。而世界上一个大问题就是很多人把不同当作跟自己对立,所以觉得委屈,别人敌对你。而一旦你变成一个生产者的时候,对立就变成互相弥补、共生的关系。

05

人如果不是个生灵,一辈子就像个塑料

 Q:现在的年轻人一方面有买房娶妻生子的压力,一方面还想坚持自己的爱好,怎么更好地与大部分人的认识平衡?

梁永安:这确实是一个现实的问题。但是我们首先要做一个划分,这个世界上我们所追求的东西里,有一种属于生活的条件,有一种属于生活本身,这两者要区分开来。

生活的条件就是房子、吃什么、穿什么,这都属于条件性的。生活本身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经常说人是万物之灵,但人其实就是个生灵,人如果不是个生灵的话,一辈子活得就像个无机物一样,就像个塑料、不锈钢。他可能作为工具很锐利,但没有真正地把自己发展出来,没有把自己打开。

人是一个碳基动物,碳基动物承受的温度有限,面对环境的感受有限,对生活的承受也有限,这就是我们的命运。作为人来说,如何把自己丰富的感受转化成不同于一块石头、一棵树、一个动物的生活,这就是我们到底活过没活过的标准。在这个问题上是有个根本价值的,我觉得人包括相爱的人在这点上应该有共同性,要不然就不要去爱,不然就是负担。

比如说房子的问题,年轻当然没有钱买房,可以租房子吧,如果两个人这方面没有共识,那就压力很大了。我看有个统计数据,中国年轻人有自己房子的平均年龄是全世界最年轻的,26岁,英国人是36岁。

我们把生活的条件变成了生活的目标,把它定义为幸福,这样就把大量的资源投入到生活的条件里去了。这时候就有一个很大问题,就是我们的生命都被这些条件压榨了。

假设一对恋人要结婚,没房子,男孩说我们去租房吧,女孩说不行,一定要买房,那就僵掉了。如果女孩子说没问题,这会产生一种效应,不管男生女生会感受到对方的温暖,会更努力,两个人之间就有一股劲儿。

但是现实生活中往往不是这样,互相都有一种压力、都有一种期待,缺乏把生活本身放在第一位、把生活条件放在其他位置的能力。为什么有些爱情质量不高、婚姻质量不高?就是那股劲儿没了。

互相如果提出这些要求,可能也会去做,但心里的感受不一样了,其实最后实现的东西都差不多。我们很多中国人在这一点上有些方面还是不太理想,辛苦是辛苦了,但是内心的幸福感没有了。

06

有单身生活能力的人才具备恋爱的能力

 Q:请梁老师给单身的人几条建议。

梁永安:今天这个社会生活确实是多选项,不像以往农业社会必然要结婚,因为你不结婚的话也没什么其他的生活,那个生活也没什么根本性的差异。今天单身确实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所以我觉得首先一个建议,一定要肯定单身的价值。

第二个建议,我觉得作为一个单身的人,要有一个很丰富的生活,比如有艺术、旅行,有你的事业等等,这些东西都是为爱情做准备的。

我的理解,有单身生活能力的人才具备去恋爱的能力。有的人是因为自己完全无法自立、完全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所以他必须去恋爱、必须结婚。 

还有的人呢,是因为自己的生活有很多缺失、或者说有很多达不到的东西,他希望通过恋爱、通过结婚来实现。这样产生的问题就是会把对方资源化、工具化,这时候就很容易有很多期待,一旦这个期待实现不了,可能就会有很多失望、抱怨,或者冲突。我们今天的很多爱情、很多婚姻,其实很多问题也出在这里。 

所以一个人如果有一种很强大的单身能力,他并不需要对方为自己做这做那。我觉得这样的一个基础比较好,是一个很好的恋爱的准备。

07

如果你这样选择的话,还真不一定是一个人

 Q:大家都不轻易说爱,是因为爱的责任太大还是其实都不懂爱?单身久了会不适应亲密关系吗?

梁永安:现在是个多元的时代,多元也体现在两性关系上,这样人就需要做出一个明确的选择,什么选择呢?就是你是不是很喜欢那种很自由、很丰富、一个人说走就走的生活?

如果你真的觉得这样好,那进入爱情、进入婚姻,面对那里面包含的限制、一些为了共同性必须调整的东西,你就会感到压抑了。这个压抑值不值得?是不是合理的?你能不能承受?如果说你在这个判断里,愿意跟另一个异性或同性有很亲密的关系,这个关系里面获得的温暖可能在一个人的生活里得不到的,这是非常好的选择。

但是如果你觉得自由更可贵,自己完全可以在丰富的一个人的生活里探索,那也是很高的一种价值。而且你这样选择的话,还真不一定是一个人。因为在这个过程里你的生命很丰满,你会碰到跟你很一致的异性或者同性。

一个人哪怕单身久了,遇到真正让他心动的人,他还会爆发出更大的能量。关键是一个人时间越久,可能遇到的概率越低,但是遇到的话就非常了不起。

08

很多人恋爱是可以的,但结婚就麻烦了

 Q:婚姻与恋爱的本质差异是什么?什么时候才能够进入婚姻殿堂?

梁永安:我观察下来,很多人恋爱是可以的,花前月下、看个电影啊,但是结婚就麻烦了。因为人类可能都有这个问题,都是在没准备好的条件下男女相遇,恋爱、结婚,一个事情还没想清楚就到了下一个阶段了。

恋爱的时候两个人没有共同生活,彼此的认识、特别是对生活的理解还是比较简单的。但是婚姻的时候两个人的互相认识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在一个房顶下,面对生活的内容、细节就产生不一样了。

这时候会有很大的考验。两个人如果真的很有情感,精神很想通的话,生活一定是有细节的。什么叫有细节呢?就是在一起很高兴。因为好的爱情、好的婚姻就这个特点,彼此在一起很轻松,不需要说什么话都小心翼翼。这样的话哪怕在一起做个饭、扫个地,互相都很开心。有时候一结婚发现彼此很失望,洗个菜、做个饭都变成负担了,更不用说一下子有孩子了。

有的人只适合谈恋爱,并不适合过这种非常有承受力的生活,他没这个能力,因为有这个能力有个基本条件,就是两个人很相合很相合。假如没有这么一个基础,问题就出来了,一切都变成劳累。那未来到底有没有这么一个基础?有没有这么一个心愿、能力?这些都是需要好好去努力的。

09

婚姻是锦上添花,但首先自己要是花 

 Q:婚姻是否会提升幸福感?一辈子没有婚姻的感情是否跟步入婚姻的感情差距很大?

梁永安:从我的认识看,我觉得婚姻是一个锦上添花的事情。原来两个人都很好,在一起更好,从这个意义上说确实提高幸福感,两个人彼此欣赏,互相之间力量倍增、快乐倍增。

另一方面,人生总会经历一些困苦的时候,困苦的时候,在婚姻中彼此会有承受,会有发自内心的关切、温暖,互相鼓劲儿。所以越困难的时候,越是建立爱情的时候,走过这段艰难的时候,你会释放出更大的力量、更大的温暖。

但是假如不是这个状态的话,那就有问题了。如果不是锦上添花,而是要对方雪中送炭,听上去也不坏,但实际上还是有问题的。自己不行,要对方替自己承担难度,这样的话它就把婚姻的定义变成让自己过得好起来。它会产生一种所谓的对价,就是你对我怎样我对你怎样等等,当然这在市民社会里也是常见的现象。

但我有一个想法,其实婚姻跟所有的现代社会不一样,爱情把一对男女带回到原始社会。原始社会就是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它不是一个计算化的东西,它没有现代商品经济的要素。所以婚姻在爱情里的根本意义,是在一个市场准则主导的社会里,我们回到原始社会,回到最原初人的天真性。

我觉得婚姻的幸福感还是让自己变得更好,也让对方变得更好,两个人在锦上添花的心情里,但首先自己要是花。如果一方是花,对方还很空缺,那就要用对方这朵花来渲染自己,很多人是用对方来标示自己的价值,这就麻烦了,这就把很多东西都给扭曲了、表面化了。

10

差距其实就是我们的生活

 Q:梁老师是以文学来谈爱情,但许多文学里的爱情是达不到的,怎么看待这种“文学与现实的冲突”?我们如何汲取文学的养分又不使自己迷信其中?

梁永安:不管在哪个时代,哪怕在理想的时代,我们向往的生活和能够实现的生活之间确实是有很大的一个差距的。这个差距,其实就是我们的生活,它给你一种过程。在向往的生活和现实的困难条件之间,就把人的一种情感和精神调动起来了。 

我们说文学和我们内在的情感生活,跟一般的我们去实现的目的是不一样的,特别是在情感里边,它是两个人都有一种共同的追求。这个追求不是什么很宏伟的事业,也不是什么特别特别壮观的事情,其实就是我们作为一个心灵里边有情感、有想象、有灵动的人,活着的时候需要一种不断地、很有精神的自我推动。 

如果是两个人都有这么一个共同的想法,生活里面有股劲儿,就有一种开放性,有一种动力。我觉得世界上没有永动机,但是情感,比如说爱情本身,它会在不同的阶段使人不断地在内心深处有一种面对现实的超越性。

11

土地的气息,贫穷的文明

 Q:梁老师怎么看待伊朗电影,一个文化管制如此严重的国家却能不断创造出那么多高水平的电影,他们的文化界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梁永安:我的说法大家可能不一定同意。我觉得中国电影总的水平,比美国电影要差,比日本电影要差,日本前前后后有那么多有特色、有自己原创力的导演和编剧。比韩国电影也要差一些,韩国电影是学好莱坞的,他的剪辑、镜头、电影语言很流畅。

我们比印度电影也要弱一些。印度电影有他的民族传统,比如一个电影有六七段歌舞,看起来很俗,但实际上里面的故事性、民族生活的色调、节奏也是相当不错的。

伊朗电影我觉得也比我们好。他有个最最基本的特点就是所谓的贫穷的文明。比如电影《黑板》,那种乡村最草根的知识分子,很艰苦。这跟西方的叙事就完全不一样了,他不会去硬造一种传奇,拍得很朴实。

▲ 电影《黑板》剧照

而且伊朗霍梅尼时代以后,很重视伊斯兰教规,女子长大以后要包头巾,浑身遮蔽起来,这对表现男女的生活就带来一些困境。这个背景下,伊朗电影拍儿童就比较多,所以《小鞋子》什么的就都出来了。

总的来说,我觉得它坚持了自己的土地气息,给人一种非常难得的生存。

12

找到最适合你的那一本

 Q:听了梁老师的课买了很多书,但实际上不一定有时间全都看,文学方面的书该怎么选,如何去认识和发现好书?

梁永安:我有一个基本的看法,一个人可能这辈子只有一本书对他来说是最重要的、跟他的生命是最对应的。因为写书的这些作家们,他们也是来自不同的生活,比如杰克伦敦当过海盗,托尔斯泰是个庄园主,像芥川龙之介的妈妈有精神病,所以他一生都在精神病的焦虑里边。

这些千差万别的作家,跟我们的心里、精神生活、家庭背景、社会背景等很多方面是有一种对应。很多生存的问题,甚至某些方面可以说一种困境等,作品里面其实都是把它们深化了,把它的可能性释放出来了。

所以我觉得一个人一辈子有个很重大的事情,就是要找到最适合他的那一本,这当然也包括你的社会生活,所以真的是不用很多。但是,多读是为了少读,这样的话行万里路其实是就读一本书。

13

读一本好书里最好的部分 

 Q:翻完一本书了解了大概的情节,但写不出像样的读书笔记,更做不到像老师这样举重若轻地讲出来。请教一下老师有没有什么建议?

梁永安:首先一点,一定要读特别好的书,这是毫无疑问的。

第二点,我觉得要读一本好书里面最好的部分。一本书可能里面只有百分之七八、百分之十几特别优秀,其他的部分可能跟其他作家没什么大区别。我的意思是说读书的时候要有对比,他写的哪个东西跟别的作家对比起来特别好,这就需要我们开动脑筋了。

比如说卡夫卡,他的第一个中篇《判决》,写一个儿子要跟人求婚了,他把这个消息告诉远在俄罗斯的朋友。那个朋友穷困潦倒,他故意告诉他,因为自己娶了一个家境很好、很漂亮的女孩。然后他又跑去告诉父亲。父亲一听,冷冷地看着他,说你现在很卑鄙,这么去伤害远方的朋友。父亲说我现在判决你死刑,结果那个儿子就去跳水了,真的死掉了。

这样一个作品,我们光从字面上看看不出多少东西。但如果你看卡夫卡的传记,就知道他为什么写了这个东西。那一天他真的是向他的女友求婚,他求婚主要不是爱情挡不住了,而是想摆脱父亲专制性的统治。因为在西方社会,只要儿子一结婚就是个独立的人,父母就不好再多管了。

所以卡夫卡写了给女友的求婚信之后,内心有种罪恶感,他觉得自己做这件事对父亲是一种犯罪。他写《判决》,就是他内心深处罪感的表现,在小说里向父亲坦白,父亲命令他死他就去死。

这样的话这个作品就很有意思了,写出了以往没有写出的东西。父亲象征了专治,儿子因为反抗专治反而有一种罪感,这个矛盾性写得非常好。

所以读书其实就是找到这些点,找这种不重复的书、有独特发现的书,这就是读文学书最好的方法。历史的过滤给我们留下一批名著,评价很高,我觉得有些评价还是值得参考的。比如《堂吉诃德》《百年孤独》,这是好书中的好书,读了以后会增添我们精神和文学中新的部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