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甲骨文上的辉煌(十九)--找寻古蜀人的后裔

 林响溪 2019-10-21

早在三千多年前,古蜀人就创造了辉煌的文明,以三星堆为代表的古蜀文化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但创造古蜀文明的古蜀人究竟去哪儿了?今天我们来梳理一下。

甲骨文上的辉煌(十九)--找寻古蜀人的后裔

69.1古蜀文明内容极其丰富

首先明确一点,古蜀人并非是单一起源的民族,而是指秦惠文王灭蜀之前,岷山至成都平原地区居住的各民族总称,其来源十分复杂,其去向颇多争议,是十分值得研究的课题。

有不少作者写古蜀文明或三星堆文章时,酷爱使用一句话--"三星堆(古蜀文明)突然出现,又神秘消失,给人们留下很多不解谜题。"笔者每次看到这种《奥秘》、《飞碟探索》和《走近科学》体的开篇就头大。

甲骨文上的辉煌(十九)--找寻古蜀人的后裔

69.2《奥秘》--带给大家多少乐趣的杂志

三星堆(古蜀文明)没有突然出现!其起源、发展和盛衰过程,目前学界已经梳理得比较清晰(不想查资料,推荐看笔者前一篇文章);尚未梳理清楚和存在争议的是"部分"古蜀人后裔的去向问题。

笔者这里用了"部分"这个词,原因是大部分古蜀人在古蜀国灭亡后,仍留在了成都平原,并未远避他乡。根据史书记载,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公元前316年),秦伐蜀,古蜀国灭亡,成为秦国的一部分。

甲骨文上的辉煌(十九)--找寻古蜀人的后裔

69.3秦灭巴蜀之战

古蜀国灭亡后,多数古蜀人选择留在家乡。秦国诸王非常重视巴蜀地区的发展,保境安民、兴修水利、迁民开荒、鼓励生产,将巴蜀地区打造成秦国的粮仓和后勤基地。正是靠着巴蜀地区的农业、手工业和矿业基础,秦才能力抗六国,统一华夏。

秦汉时期,蜀地得到了较快的发展,随着外省移民(主要为楚人、陕南人)的迁入融合,蜀人的生活习惯、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发生了一些改变,但仍保留了古蜀文化的精髓,形成了独特的川渝文化。

甲骨文上的辉煌(十九)--找寻古蜀人的后裔

69.4富饶美丽的成都平原

蜀人凭借四川封闭的地理环境和优越的自然环境,避过了后世很多战乱,经济、民生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到南宋末期,四川地区的人口已近千万,是全国人口最密集的地方之一,经济极其繁荣,岁入约占整个南宋朝廷岁入的三分之一。

南宋末年,四川军民因顽强抵抗蒙元军队,遭到元军最猛烈的报复。其后四川一直动乱不息、饥荒瘟疫横生,至明朝初年,四川人口由百年前的1000万锐减到60万。

甲骨文上的辉煌(十九)--找寻古蜀人的后裔

69.5宋末四川钓鱼城曾阻拦蒙古大军数十年

明洪武年间不得不持续向四川移民二十多年。永乐靖难后,官方才停止大规模向四川移民的行动,但四川始终未能恢复元气,到明末四川人口也不足400万。

甲骨文上的辉煌(十九)--找寻古蜀人的后裔

69.6康熙平定三藩之乱

明末清初四十年间(1639-1680),四川又接连经历了张献忠起义入川、南明军平叛、南明军内乱、地主武装混战、清军入川、吴三桂叛乱等一系列劫难,战乱加上瘟疫饥荒,四川人口锐减至不足9万人。

甲骨文上的辉煌(十九)--找寻古蜀人的后裔

69.7解读“湖广填四川”的历史书很多

清政府从顺治起至嘉庆止,对四川组织了长达百年的大规模移民,移民总数超过150万,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湖广填四川"(移民中以湖广籍最多),终于使四川恢复了元气,嘉庆年间官方统计,四川人口已达2800万。

此后四川人口一直排在全国前列。在拆分重庆直辖市之前,四川一直是新中国人口第一大省,这完全得益于四川良好的自然环境,无愧于"天府之国"的美称。

甲骨文上的辉煌(十九)--找寻古蜀人的后裔

69.8分出重庆三千万人,四川仍是人口大省

四川历史上两次人口锐减和两次大移民活动,极大改变了四川的人口构成、生活习惯、文化信仰和方言等,几乎完全摧毁了古蜀文化和古蜀人的血脉传承,所以古蜀文明在今天显得陌生又神秘。

反观部分因古蜀国朝代更替而离去的古蜀人,他们的去向有踪迹可寻,颇具研究价值。这些古蜀人在不同的时期,或远遁他乡,或躲入深山,学会了适应当地环境,与当地土著(文化)积极融合,逐渐演变为或融入我国西南和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仍保留了古蜀文化印记和古蜀人的血脉。

甲骨文上的辉煌(十九)--找寻古蜀人的后裔

69.9古蜀国经历过五次王朝更替

一、蚕丛王朝的后裔

羌族蚕丛氏常年在岷山地区抗击商朝,最终为商朝所败,蚕丛氏后人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一部分蚕丛氏部落进入成都平原发展,发展成为柏灌氏,后文有详述。

一部分向西迁徙至川西高原,继续抗击商朝。自商朝开始,羌族一直是中央王朝最主要的外敌之一。东汉末年,羌族还参与了西北的很多战事(详见《三国志》),后来随着历史发展,大部分羌族融入了汉族。

甲骨文上的辉煌(十九)--找寻古蜀人的后裔

69.10曹魏正始八年,诸羌叛乱,为祸凉州

现在我国羌族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和甘孜藏族自治州及贵州省铜仁部分地区,总人口数约为30万人。

还有一部分蚕丛人选择了南迁,到达过青神县,清《蜀水考》提到蚕丛氏衣青而教民农事,蚕丛即青神,青衣羌最后并入汉族。

甲骨文上的辉煌(十九)--找寻古蜀人的后裔

69.11蚕丛浮雕组图(成都双流)

还有蚕丛氏继续南下,并参与了滇人和古滇国的形成。《史记·三代世表》》说:"周衰(笔误,应为商衰),(蜀)先称王者蚕丛,国破,子孙居姚、巂等处。""姚、巂"指的是云南的大理、姚安、楚雄和四川西昌一带。

二、柏灌王朝的后裔

古蜀国"三王两帝"中记录最少的就是柏灌王朝。柏灌氏是羌族蚕丛氏中的一支,不堪战乱之苦离开岷山地区,率先进入成都平原,在成都地区至少建立了八个较大的聚落,后来与蜀山氏冉族鱼凫部落结成酋邦关系,相互依存。

柏灌氏并非开拓型族群,发展过程中表现得并不活跃。柏灌氏教会了鱼凫氏很多先进的科技知识,并影响了鱼凫氏的历史和宗教信仰。后来鱼凫氏逐渐强大起来,又对柏灌氏进行了(强制)融合或奴役。

甲骨文上的辉煌(十九)--找寻古蜀人的后裔

69.12关于柏灌王的历史痕迹较少

灌县(今都江堰)和三星堆的柏灌氏选择融入鱼凫氏,留在当地继续发展,并共同构成古蜀人的主体。

一部分不愿被鱼凫氏融合的柏灌人则迁移到川、陕、甘三省交界地区。这一地区又是古氐人的活动区域。目前国内多数学者认为,古蜀文化与氐人文化有比较紧密的联系,氐人虽处于岷山上游的游牧区,却并非游牧民族,他们和古蜀人一样从事旱地粟米种植和麻田种植。

甲骨文上的辉煌(十九)--找寻古蜀人的后裔

69.13至今白马藏族还保留了一些氐人习俗

氐人在魏晋之前都比较强盛,部落众多(青氐、白氐、蚺氐等)。到五胡十六国后,大多融入汉族,少量融入羌族和藏族之中,今白马藏族很可能就是氐人后裔。究竟柏灌人与氐人是传承关系,还是融合关系,目前还没有确凿证据。

三、鱼凫王朝的后裔

鱼凫王朝才是三星堆遗址的主体王朝,一度十分强盛,青铜(金)冶铸技术、手工艺品、宗教文化等方面都走在当时文化的前列,三星堆古城墙和两个祭祀坑都属于鱼凫王朝时期,可见其综合实力之强。

甲骨文上的辉煌(十九)--找寻古蜀人的后裔

69.14鱼凫王塑像

不过鱼凫王朝最终还是衰落了,衰落的原因学界尚有争议,主流有战争论和水患论两种。

有人根据三星堆遗址发现的器具大多被事先破坏或烧焦,提出了战争论。但经考古验证,三星堆祭祀坑中的器具分层放置,年代相差数百年,并非因战争原因仓促地一次性埋下。之所以破坏、烧毁祭祀品可能跟鱼凫时期古蜀人的祭祀方式有关。

甲骨文上的辉煌(十九)--找寻古蜀人的后裔

69.15三星堆二号祭祀坑出土青铜器全景

笔者支持水患论,认为鱼凫王朝(三星堆)衰亡的原因是长期水患或地震引发的水患。成都平原本身就是四川盆地西部的一处冲积平原。三星堆遗址北临鸭子河,马牧河从城中穿过,因此三星堆地区很可能长期面临水患威胁。

通过对三星堆陶器整理,会发现其中高足器和尖底器(杯或罐)数量较多,这些陶器适合在河滩、水泽、淤沙地带使用,也从侧面证明了水患说。

甲骨文上的辉煌(十九)--找寻古蜀人的后裔

69.16三星堆陶器组图(尖底)

决定性的水患可能是一场地震造成的,成都地区处于地震带上,地震造成堰塞湖,堰塞湖崩决后迫使鱼凫人不得不进行迁徙。

当然也可能是一场内乱造成了鱼凫王朝权力真空。《华阳国志·蜀志》:"鱼凫王田于湔山,忽得仙道。蜀人思之,为立祠。"说的是鱼凫王在湔山打猎,仙化而去(这是古代大人物暴毙的讳言)。蜀人思念,为他立庙祠纪念。

甲骨文上的辉煌(十九)--找寻古蜀人的后裔

69.17《鱼凫巫觋纪》,关于鱼凫的传说很多

鱼凫王死后没有合适的继承人出现,杜宇氏迅速填补了鱼凫王朝的权力真空。杜宇氏是否与鱼凫氏发生过战争,史书上没有记载,不好妄断。但杜宇接管了鱼凫氏的地盘,这是不争的事实。

杜宇王朝兴起,鱼凫氏族迁往成都,创立了金沙文化。因为在王朝更替过程中损失了大量精英,所以金沙文化在经济、人口、城邑规模、青铜器、金器等方面的成就都没有超过三星堆时期。

甲骨文上的辉煌(十九)--找寻古蜀人的后裔

69.18金沙遗址金四鸟绕日饰(f仿制塑像)

金沙文化(鱼凫后裔)存在的时间几乎和杜宇王朝差不多,最终都是被开明王朝所灭。

鱼凫氏后人向南迁徙到今川南及云贵滇池、洱海一带,为云贵地区带去了先进的青铜技艺,主要证据是云南洱海地区发现的早期青铜戈,都是直内无胡长援戈和直援曲内戈--古蜀人特有的蜀式戈。

甲骨文上的辉煌(十九)--找寻古蜀人的后裔

69.19三星堆铜戈是巴蜀三角援无胡式铜戈的祖型

另有彝族学者考证,部分鱼凫人参与了大小凉山彝族的形成。从文化角度看,今云南和四川的彝族文化与三星堆文化确有关联。但彝族学者内部关于鱼凫氏是彝人先民,还是文化融入存在争议,这里不赘述。

甲骨文上的辉煌(十九)--找寻古蜀人的后裔

69.20彝族学者写的三星堆后裔研究书籍

最远的鱼凫人痕迹能在越南的永福省、富寿省找寻到,当地发现的玉璋、玉瑗、玉锛等玉石器与三星堆形制一致,其发现的地质年代为商末周初,与鱼凫人南迁时间衔接,而当时中华大地只有三星堆古蜀人还在使用玉牙璋。同时,越南北方突然出现的比较发达的青铜文明,极有可能也是鱼凫人带来的。

甲骨文上的辉煌(十九)--找寻古蜀人的后裔

69.21越南出土的青铜人像

四、杜宇王朝的后裔

《华阳国志·蜀志》:"后有王曰杜宇,教民务农,一号杜主。……。移治郫邑,或治瞿上。七国称王,杜宇称帝,号曰望帝,更名蒲郫。"

杜宇取代鱼凫后,起初想在三星堆的基础上继续建立国都,很可能因为水患的原因,最终"移治郫邑,或治瞿上",搬迁到地势较高的郫县,但还是保留了三星堆(瞿上)为陪都,对应的是三星堆四期。

甲骨文上的辉煌(十九)--找寻古蜀人的后裔

69.22鳖灵治水图

不过杜宇迁都至郫邑后也并未摆脱水患的影响,末代杜宇王启用荆人鳖灵为相治水,最终却被鳖灵取而代之,创立了开明王朝。

这次政权更替比较和平,史书上有禅让记载,所以古蜀国没有出现太大的动乱,杜宇王朝的后裔大多数留了下来,并未远赴他乡。

不过鳖灵是荆(楚)人,王朝开启后,有不少楚人迁徙入川。而当时的巴国处于弱势,不少巴人从重庆地区迁入蜀国,这时古蜀人的构成变得更为复杂。

五、开明王朝的后裔

中原战国时期,开明第十代蜀王开明尚迫于秦、巴、楚等国的压力,去掉了帝号,改称王。

甲骨文上的辉煌(十九)--找寻古蜀人的后裔

69.23秦-苴-蜀-巴国位置图

不过开明尚野心不小,想要扩大势力范围,趁巴人攻打其它小国的时候,派军攻灭了四川盆地北缘山区的平周等小国,建立了附属国--苴国,任命自己的弟弟开明葭萌为苴君,觊觎汉中地区。

可开明葭萌做了苴君后,竟倚重巴国势力寻求自立。到开明十二世蜀王开明芦时,终不能容忍苴君的不臣,发兵讨伐苴君。

蜀国的军队打败了苴国和巴国的援军,直取苴国都城。苴君急忙向秦国求救。秦国正值秦惠文王时期,励精图治、四处扩张,见此良机,立刻派司马错率军入蜀,开明氏古蜀灭亡。

甲骨文上的辉煌(十九)--找寻古蜀人的后裔

69.24都江堰水利枢纽工程(秦昭襄王时建)

蜀国灭亡后,司马错又回军灭掉了苴国、巴国,秦国全取巴蜀之地,为秦国最后称霸中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前文已说过,秦灭巴蜀后,蜀国逃民并不多,只有一些贵族逃离蜀地。云南大理的"茶"姓,就源自于苴国的遗民。开明巴人则向东回缩至川东及重庆一带,部分形成今天的土家族一支。

甲骨文上的辉煌(十九)--找寻古蜀人的后裔

69.25土家族婚礼上的新娘

开明王子开明泮逃至越南河内陆区建立了瓯雒国,并将开明王朝的礼乐制度等复制到当地,深刻影响了越南的发展,直到公元前206年瓯雒国才被赵佗大军所灭。

另外濮人(即僰人,特色悬棺)、越人(僚人)等均与古蜀人有一定关系,但其亲缘关系尚有待考证。

甲骨文上的辉煌(十九)--找寻古蜀人的后裔

69.26前206年赵佗破瓯雒国,前204年建南越国

古蜀国虽然消失了,但古蜀文化、古蜀人并没有消失,中华文明发展壮大过程中绝少不了古蜀人的贡献。他们或是融入华夏族,或是向西、西南迁徙参与了当地民族和文化的构成。但无论哪种情况,古蜀人早已融入中华大家庭的血脉之中,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员。

甲骨文上的辉煌(十九)--找寻古蜀人的后裔

69.27南方丝绸之路

甲骨文上的辉煌(十九)--找寻古蜀人的后裔

69.28海上丝绸之路

以三星堆为代表的古蜀文明深刻地参与了中华文明体系的构建,通过南方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古蜀文明将中华文明与东南亚、西亚甚至更遥远地区文明紧密连接了起来,值得国人为之骄傲。

(文中图片均取自网络,如果侵权立即删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