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烟台大学文经学院是我们曾经热爱的大学母校曾经坐上最后一趟109最后一次回头向它挥手告别有些歌听着听着再也听不到了有些人,走着走着还会回来吗? 欢聚自在难得 散去终有时刻来自丨烟台吃货丨00:0003:09 7年之前的这个时候,拉着行李箱的我,一脸懵X的走进文经的大门,从此开始大学生活。7年过去了,曾经嚷嚷讨厌小孩的姑娘已经成为两个孩子的母亲,曾经130斤的男生胖了60斤正在准备自己的婚礼。多年之后,你会忘却自己曾有过年轻。但你会记得,这个曾经九月在文经晒得黢黑的你。 食堂变了,食堂没变 是它!就是它!大学喂胖大家的罪魁祸首就是学校食堂!如果有现在在校的学弟学妹们你不要不信,当你毕业后你才会发现,文经的食堂是真的比较好吃了。 一个小变化是一餐大门旁边本来是墙体的部分,现在也开了一排餐饮店铺,现在学校里好吃的东西真的是越来越多了。 第一食堂 对于第一食堂,不仅仅记忆深刻的是满身的食堂味道,更多的记忆是爱着这片餐厅的情怀美食。 屹立不倒的重庆砂锅面在众多文经学子中有着超高的地位!每到饭点必是要排长龙的,不得不说砂锅面的大姐是记忆力真好,那么多人排队她都能记得住每个人点的是什么! 方便面酸辣粉可还记得来一份?每次馋那一口方便面,还给免费加个鸡蛋。 原来在一餐一楼最角上的现磨豆浆搬到了靠中间的位置,一到夏天来一份冰豆浆总是瞬间清爽。第二食堂 二餐的麻辣烫、大包子、油饼、锡纸花甲粉...都是记忆中的最爱~ 开了N年的鸡公煲还是那个老样子,米饭免费续,小菜买二送一,“小煲微辣+金针菇+方便面+甜不辣”,永远都是我的标配。 △实惠又美味的汉堡店——乐而美,十几块钱能买一大堆。 第三食堂 这家的酱香饼是我的最爱哦~每天早上来一份三块钱的酱香饼,再来一碗两块钱的粥,仅需5元轻松解决早餐。现在想想是真的很省钱~ 外排的门头是原来没有的,现在这样的门头相比于在室内是更加方便了很多,有种文经美食街的既视感~ 文经变了,文经没变 文经变了:你可能没见过 从前的文经只有一教二教两个教学楼,现在三教也在建设当中!位置就位于从前从一教穿越到二教的那条路上。 满地都是玻璃渣子和踩满脚印的鼠标垫,就像带走的喧嚣声和烟草气,这间屋子空旷之于,好像灵魂也被刷的一下抽走一样,顺便还带走了那些个“战斗之夜”的幕幕回忆。 目前整个餐厅3楼都是关闭的,包括你来过的台球厅和换了好几代名字的餐馆,看来是一番大的变动,“悲痛”之余,想想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这里就能迎来全新的面貌,还有些许期待。 文经没变:这些你都记得 如果你离开文经后9月份再回来,会有一个令人身心愉悦的福利:站在阴凉处手捧冰镇饮料,看着不远处烈日下的新生们,在教官的厉声呵斥中,乖乖的站着军姿。再想想自己曾经那个九月,心情不免更爽了些。 午休之后去一教路上总会穿过一条小路,大家对它有个“亲切”的称呼(知道的都不知道),还记得那时候午休没睡醒,在上课的路上也是蒙叨叨的,脚底下的鹅卵石一不小心就把脚给崴了。一教:奔向六楼上课的恐惧 在一教上课有一大恐惧,就是当你知道你这节课在六楼,仿佛一场登山拉力赛一般消耗体力,即使终于上去坐在教室里也得嘘喘一会子才好一些。 一教207对大家来说都是个熟悉的地方,各大系的重要演出和比赛大都会在这里进行,想想那时候一到演出的时候,门外就挤满了排练、对词、维持秩序的演员和工作人员。 一教6楼的播音间对我很有纪念意义。作为一个粗心大意的白羊座导播,第一次单独导播就忘记了,临开播前10分钟还在宿舍洗衣服,接到学长电话后,就以出生以来最快的速度飞到播音间里,竟然没有错过播出时间,现在想想简直就是奇迹。 一教门口的自习教室公示板,上自习前都会拍下来,方便上楼看看哪个教室适合自习。还有各种活动展示板,想想那时候也是大晚上趴在地上一笔笔画出来的,有时候一画就到了宿舍关门时间。二教:大学你去过几次图书馆 △在走廊坐小马扎背书的同学,总拥有让我震惊的毅力。 △这个天气还是很闷热,大家却依然刻苦学习。 △大学创业的同学应该很有印象,还可以申请办公室。商业楼:大学生活的小商圈 篮球场旁就是大学期间最常光临的商业楼,这座楼四面都有各种店铺,基本上生活里需要的服务,在这里都可以实现。 △超市前的饭卡充值机,按钮上的数字基本已经全部磨掉了。 △餐厅前的便利店好像改了名字,从前叫什么禾好像。 △这家艺术中心很久前是家上下层的咖啡店。 △经常网购的同学对这里应该是格外的熟悉了。 △不同的是,纤手和大华眼镜从未改过名字。 △医务室是体弱多病同学比较熟悉的地方,比如说我。 其他:学校还有这些景象 操场是以前晚上人巨多的一个地方,特别是夏秋天,灯光朦胧之间,跑步的、谈心的、恋爱的、八卦的...干什么的都有。 学校靠近橡树湾的地方现在开了一个门,但仔细一看好像并没有行人通过的地方,所以还是会出现以下场景: 还有个恋爱圣地那就是四喜湖边的台阶上了,夜晚黑暗,波光粼粼之间,气氛也确实是恰到好处的浪漫。 走出文经的那些景色 从文经西北角的小门出来直接可以抵达原烟大十一餐,十一餐实际上并不是烟大的食堂,只是经常驻守在烟大南校门口,因此被学生称为“十一餐”。 原来十一餐在烟大南校109下车的地方,后来因为管制就不停的在变换着位置。还记得大学时和同学们买一份麻辣烫做在路边抱着吃的场景,一转眼已经过去4年了。 炸串、烤冷面、炒饭炒饼、肉夹馍等一应俱全,更是价廉味美,很多上班一族都会选择来这里解决午餐。 推荐大叔的老面烧饼,椒盐味、梅干菜肉味道都强烈推荐!大叔很随和,看我们两个吃一个饼还给我们弄大了些。 擀面、加料、压平、进炉熟练到一气呵成,大叔说把饼放进炉子壁上不能超过两秒,否则就容易被烤伤,干了这么多年,不管是味道还是制作总是经验足道。 走到隔壁:烟大南校 烟大南校与文经仅有一路之隔,两个学校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109公交的首发站会在烟大南校,再到文经最后到烟大北校,仅需五毛钱就可以感受到三个校区的情感。你是不是也会在毕业时乘坐一趟109,发一条朋友圈:“最后一次再坐109了,烟大/文经再见了”。 烟大南校是烟大的住宿区域,4栋宿舍楼、1栋商业楼、篮球场,还有一侧的驾校区域。还记得和烟大男朋友谈恋爱的时候,经常从文经穿过小门跑到篮球场偷偷看他去打球的样子。南校的男生数量相比文经还是很可观的~ 商业楼里配钥匙的大叔、卖水果的大姐、重装系统的大哥、卖面包的大姨……都曾打过交道,共度过时光。 商业楼外侧的鲜奶屋可是考试期间必到之处~点一杯香蕉奶昔或者鲜牛奶,就可以自在的坐一整天、约会、读书、谈天的好地方。必须要推荐香蕉奶昔,香蕉味道浓郁,因为是冰沙类的,是夏天才有的单品哦~ 十餐角上最爱的米线、还有机器人拉面都不在了,有着漂亮小姐姐的板面、还有永远吃不烦的炒菜还在。你还可记得你最爱的那家店吗? 烟大南校是第十餐厅,在商业楼的二楼。其中陪伴一代又一代烟大学长的一定是百步香!身在文经的我还时不时跑来点一份百步香鸡杂~排长队是经常会发生的故事,点百步香一定要一份鸡架再来些辣椒油,那个滋味永远难忘。 李记香酥饼也是我的最爱~每天中午人多不想呆在食堂吃,总会点一份加鸡排的拿回宿舍,看着剧抱着啃,简单又快乐。
在现在的文经大一新生看来,穿着军训服,晃在学校里的日子,似乎并没什么迷人之处。只是毕业多年之后,偶尔路过文经门口,看到学校里那些天真烂漫的笑脸,和缓缓步入学校的年轻背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