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法悬肘临写《九成宫》技法探讨第二节也论欧体字“败笔”问题

 老阿更 2019-10-14

古法悬肘临写《九成宫》第二节的内容已发布到我的专栏里。视频主要记录了我悬肘临写《九成宫》题目上的两个字“泉”和“铭”的过程。这是两个非常具有话题的字,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到我的专栏里看一看。

之所以说这两个字有话题,是因为在学欧者的临字里虽然很少见到它们,或很少有人写像,可是却经常被人拿出来当话题,拿这两个字说事。

对这两个字的议论大概有几种说法:

一,当年欧阳询没有把这两个字写好,出现了败笔。临帖有个三忌,其中有“败笔不临”一条。因此,这个字没有必要去临写它;

二,它们“乖时”了。这两个字的形象已与我们现在的审美相悖。这个字歪歪扭扭的,跟我们现在要把字写正的要求也不符合,因此也不能去临写它;

三,这两个字被剜刻过了,要不怎么会有那样奇怪的形象。所谓的“失真不临”,因此也不能学习它们。

古法悬肘临写《九成宫》技法探讨第二节也论欧体字“败笔”问题

总之,这两个字占尽了“临帖三忌”的所有条款,后来人不去临写它或没有人写像就不奇怪了。

但这两个字没人去涉及,真的是上面说的原因吗?要弄清事情真相,还是要从字的本身开始才能厘清脉络。

我们先来看这个“泉”字:

古法悬肘临写《九成宫》技法探讨第二节也论欧体字“败笔”问题

上图左面就是题目上的这个字。

“泉”字在《九成宫》中出现了至少八次,右面的两个是字帖后面出现的比较清晰的两个。

我们看,这个字的确和其他字不同。第一,它倾斜得要厉害得多;第二,笔画有存疑的地方。比如下面“竖勾”的竖为什么有凹凸,而勾也不完整;最后的捺画要比正常的笔画粗很多等。

再来看一下“铭”字:

古法悬肘临写《九成宫》技法探讨第二节也论欧体字“败笔”问题

上图左面是题目上的这个字,中间的字是字帖后面出现的另一个。由于“铭”字在《九成宫》中只出现了两次,右面这个是我在《皇甫诞》里面选的。

“铭”字主要问题集中体现在右上方的这个“横折撇”上。大家认为这一画没能按“横加撇”的写法,是欧阳询的笔误,是败笔。

上面的观点,似乎已经统治了整个书法界。甚至所谓的欧体名家也广泛呼吁不要去临写这两个字。那么临了又能怎么样呢?临像了就不会写正常字了?为了弄清事情的真相,我们还是从后世学欧名家们是怎样对待这两个字的情况开始探讨。

先看清朝贡生姚孟起的:

古法悬肘临写《九成宫》技法探讨第二节也论欧体字“败笔”问题

古法悬肘临写《九成宫》技法探讨第二节也论欧体字“败笔”问题

姚孟起在临到这两个字时,明显地采取了摒弃的做法。我们看他的临字,已经完全脱离了原帖的形态。看来他是完全同意这两个字符合“三忌”的界定,所以是不能临的。

但是姚孟起作为一个在继承欧体书法方面极有影响力的书法家,做出了改帖的行为实在有点不应当。虽然有临帖“三忌”,但还有临帖“三要”。三要里面最核心的内容就是临帖要“重影”,也就是说,字帖上什么样你就要临成什么样。只有这样才能体会原帖的真意。

姚孟起不仅没有做到“重影”,甚至连字形都改成了别的样子。你是想干什么?难道你要开创新局面,引领欧体走向一条新道路?

作为一代名家,改帖的影响是非常恶劣的,它直接影响了后来学欧者对原帖的态度,既然名家可以改,我们还有什么不能做?其实这种恶果已经显现,目前市面上横行的各种打着“欧体”旗号的伪“欧体”就能说明一切。

再看当代名家田英章的:

古法悬肘临写《九成宫》技法探讨第二节也论欧体字“败笔”问题

古法悬肘临写《九成宫》技法探讨第二节也论欧体字“败笔”问题

田先生和姚孟起的情况类似,就是把两个字用其他写法做了替换。不仅是这两个字,田先生临写“九成宫”中,大部分字已与原帖相去甚远。

其实田先生已是“改帖”以后再“改帖”的传承者。他曾经说过,“我学习后人的墨迹比较多。”鉴于还没有发现哪个后人的临的写墨迹能够体现原帖的神采,因此,田先生学来的墨迹,欧体成分已经稀释得如同“低度白酒”一样了。

最后看一下当代名家卢中南先生的:

古法悬肘临写《九成宫》技法探讨第二节也论欧体字“败笔”问题

古法悬肘临写《九成宫》技法探讨第二节也论欧体字“败笔”问题

卢先生的临字,多少还是能找到原帖的影子。

看来卢先生还是比较尊重临帖要“重影”的原则的。但是由于卢先生技法和字形都没有掌握好,因此临写出来的效果并不理想,两个字都显得比较肉,挺拔和灵动的气息都不足。

看过了三位大师的临字,其中有两位没有去临写这两个字,说明他们是赞成“败笔不临”的。只是但卢先生还极力地去还原原帖的形象。那么他是主张临帖要“重影”的。那么他们谁是对的?这两个字到底是不是败笔?如果真的是败笔又该怎么处理呢?

好,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看看欧阳询的书写脉络。

古法悬肘临写《九成宫》技法探讨第二节也论欧体字“败笔”问题

古法悬肘临写《九成宫》技法探讨第二节也论欧体字“败笔”问题

“泉”字在《九成宫》中我数着是出现了八次,上图是其中的六个。第一个就是题目上的那个。

通过仔细比对,我认为这个被称为“败笔”的字,上半部分“白”字的书写脉络和第二个的大致相近。他俩的不同之处是“白”的最后一横。题目上的这个是嵌入了两竖之间,第二个是最后一横托住了第一竖。如果都是嵌进去或被托住,应当是形态一致的。之所以第一个看上去倾斜的厉害,主要是第一竖走的距离较远,因此看上去更歪了。

第一个“泉”的下半部“水”的书写脉络应当和最后的“泉”字相类似。无论是竖勾的走向、精巧的勾、还是最后的加粗的捺,都非常神似。

同时,总体看上去六个字,上半部分“白”,虽然有宽些的、窄些的、高些的、矮些的,但仍然像一奶同袍的六个亲兄弟,其神韵还是极为类似。

而下半部分的“水”其笔画走向也基本类似。尤其是“竖勾”,勾有大有小,竖有长有短,但都有一点向右倾斜的意味,还有一定轻微向右的“弧度”。

这样看来,这个字是符合欧阳询的书写习惯的。你说是败笔,那么你认为该怎么写呢?你说它败笔,是哪个权威者的标准呢?

再看“铭”:

古法悬肘临写《九成宫》技法探讨第二节也论欧体字“败笔”问题

说“铭”是败笔,主要是右上方这个“横折撇”写成了带勾的“柴刀”的样子,而其他写都是一横加一撇的形态。

古法悬肘临写《九成宫》技法探讨第二节也论欧体字“败笔”问题

其实在我看来,这一笔是非常有韵味的,充满了力度和动感。但它的写法确实和所谓正常写法不一样。那么不一样就是败笔吗?我们还是看看其他类似写法的几个字吧。

古法悬肘临写《九成宫》技法探讨第二节也论欧体字“败笔”问题

古法悬肘临写《九成宫》技法探讨第二节也论欧体字“败笔”问题

这是我在欧体字各字帖里选出的技法相对清晰的几个字,有《九成宫》的,也有《皇甫诞》和《兰亭记》的。

这几个字相同的特点,就是“横折撇”都采用了类似“柴刀”勾的这种写法,其中“侈”字下面这个最相似,其他的也基本是这种书写脉络。

也就是说,“铭”字上的这个“横折撇”应当是欧阳询固定的技法,多有运用。而用在“铭”字上的写法,不仅不是败笔,还是精彩表现之笔。把笔画写得如此强劲而挺拔,其神韵不是随便哪个书者所能做到的。

今天,我对“泉”字和“铭”字进行了正名。也许有书友有不同意见,当然可以继续探讨。

那么假设这两个字真的是败笔,我们就不能去临写它吗?对于“败笔不临”我是深不以为然的。

首先主张这类观点的人,是站在什么角度上去发表意见的?你是初学者吗?如果说初学者,为了实用的需要,只选那些形态端正,字迹清晰,接近于印刷体的字去临,也许对尽快提高实用书写水平有帮助。但是作为书法大家还坚持这种主张就有些贻笑大方了。

什么是书法大家?是因为你有高超的书写技巧,强大的控笔能力,能轻松地完成各种书写技法。遇到难写的字就绕着走,那么怎么来体现你高超的书写技能呢?如果你不能完美地表现自己宣称擅长门类法帖的精髓,那么你这个书法大家就是徒有虚名的。

我对临帖的主张向来是字帖上写成什么样你就临成什么样,临不像说明自己功力不够。每个人也可以对照字帖检验你临字的不足。如果对于你宣称特长门类的法帖不能心手双畅,还要硬说你是这个门类的专家,那只能用沽名钓誉来形容了。

好,今天的探讨就进行到这里。我的临字由于功力原因,肯定有许多不足,还望大家不吝斧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