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中“鸳鸯拒婚”事件的众生相

 kanglanlan 2019-10-14

本想着要写一篇关于探春的文章,翻书时翻到了“鸳鸯拒婚”一回,想着也不急,先看看这一段。然而《红楼梦》到底不是别的书,只要对大致情节有个基本了解,翻开哪里都能看起劲,这一回也不知看了多少遍,而这一次又看出点不同的意思来。少不得要将探春丢下,先说一说“鸳鸯拒婚”里的人和事。

此事的开头,是邢夫人找儿媳妇王熙凤商议,说贾赦有意纳贾母的大丫头鸳鸯为妾,怕老太太不给,问凤姐有没有法子促成此事。凤姐自然知道鸳鸯的秉性,但她总不好说要考虑原样的意见,便拿贾母劝邢夫人,大体两个意见,一是贾母离不开鸳鸯的照顾,二是贾母对贾赦这么大年纪还老纳妾素有不满。按理说她的话说的是很圆满的,不愧素来能说会道的形象,然而碰上个榆木脑袋那也没用。

《红楼梦》中“鸳鸯拒婚”事件的众生相

鸳鸯(左)和贾赦(右),鸳鸯是贾赦母亲贾母的大丫头

大凡不可理喻的人,是无意于去仔细理解他人的意思的,而一定会避开别人讲的道理而自说自话,或歪曲他人的看法再行反驳,邢夫人便是如此。看邢夫人驳斥凤姐这段话,其实是很有意思的,她首先说:“大家子三房四妾的也多,偏咱们就使不得。”凤姐并没有说大家子不能纳妾,而是在强调鸳鸯这个人对贾母的特殊性,况且大家子纳妾,和贾赦一大把年纪还不断纳妾并不是一码事,贾母觉得这样对贾赦的身子不好也跟大家子能不能纳妾无关,可邢夫人好像没弄明白凤姐的意思似的,觉得凤姐就是不满贾赦纳妾。然后邢夫人又说即使她劝贾赦不要纳妾贾赦也“未必依”,“未必”两个字说明她并没有劝过贾赦,后来贾母知道了之后,教训邢夫人说她应该劝阻才是,邢夫人却又说:“我劝过几次不依。”可知她一头怕得罪贾赦而不敢劝阻,一头怕在婆婆贾母跟前留下坏印象,实是个懦弱怕事的人。

懦弱怕事的人只会在上位者面前扮无辜,在下位者面前却是非常横的,王熙凤不过跟她分析了一下此事的麻烦,她便说凤姐是在派她的不是,她是凤姐的婆婆,这一顶帽子压下来,凤姐如何还敢再劝阻,于是立马换了一副面孔。凤姐真是明白这类人的心理,他们打着的是“商议”的旗号,实则只是要你的“支持”,肯定他的看法,以增添一点虚幻的自信,你的真实意见他们本是不在意的。就好比很多人对自己的观点不那么自信时,便想着找一找、看一看别人有没有表达过相同的意见,好像多一个人与自己看法一致,自己的看法便离真理近了一分,至于若在找的时候看到了相左的意见,便自觉不自觉地忽略掉。凤姐意识到不能再劝后,便顺着邢夫人的意思,说的此事好像已经板上钉钉一般没问题,邢夫人果然开心了。

《红楼梦》中“鸳鸯拒婚”事件的众生相

儿媳王熙凤(左)和婆婆邢夫人(右),邢夫人是贾赦之妻,凤姐丈夫贾琏的继母

作者借着这个事,呈现了一个愚蠢懦弱的邢夫人,这个人出场不多,然而在这个故事中异常鲜活起来,与之相对应的,作者又卖弄了一把王熙凤的聪明。邢夫人本是想着拉凤姐同担此事,可凤姐哪肯冒这个惹恼贾母的风险?她连鸳鸯都不想得罪,可这头是公公婆婆啊,从那时的法理上说,甚至是高于父母的存在。故而凤姐在此事中,可谓使尽浑身解数躲事,至于为鸳鸯着想,暗地里帮点忙,承担一点挨骂的风险,那是完全没有的,如何把自己摘出去,是凤姐的全部目标。首先想的就是不能让邢夫人怀疑她的立场,绝不肯先去贾母处,以免万一鸳鸯拒绝了,邢夫人会怀疑她透露了风声,而且鸳鸯拒绝的话,证明她原来劝的对,邢夫人岂不羞恼?搞不好跟袁绍杀田丰一般,迁怒于她。便想法子让邢夫人先过去,说自己立马跟来,跟了半天,也没动身。

聪明的凤姐,又要管理荣国府大小事务,调教出来的使唤丫头自然也得机灵,作者不放过一点机会写那些本不甚相干的人,力图使每一个角色活灵活现,于是丰儿也有机会抖了个机灵。凤姐担心邢夫人失败后回来羞恼,在丫鬟面前下不来台,便让平儿去大观园里逛逛,但人算不如天算,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谁知平儿又碰到了鸳鸯和袭人,邢夫人在鸳鸯不答她的话后,找鸳鸯的嫂子去说服鸳鸯,结果被鸳鸯一阵怼,平儿、袭人也在一旁帮腔。他嫂子回话时便向邢夫人告了状,王熙凤一听平儿的名字立马急了,生怕疑到她身上,连忙要把平儿叫回来帮忙劝鸳鸯,丰儿立马说是林姑娘叫了好几次叫去的,使凤姐摆脱了嫌疑,这口锅就这么稳稳当当地甩给了毫不相干的黛玉。邢夫人被耍了,却没有半点被耍的痕迹。

《红楼梦》中“鸳鸯拒婚”事件的众生相

邢夫人劝鸳鸯

平儿和袭人在这件事中还算仗义的,但这仗义仍是有限的。她二人也不过是丫鬟,虽然都知已经分别是贾琏和宝玉的妾,但实际上却连姨娘名分都没有,怎敢搅合大老爷的好事,故而也只是在鸳鸯嫂子试图那她俩回怼鸳鸯时,才出来抢白她嫂子,说自己并不是什么小老婆,以她俩的身份,能在这个时候做到这个程度,自然已是极限了。然而平儿和袭人在此事中值得我们注意的,并不是她俩做了什么,而是她俩并不能对鸳鸯有充分的同理心,并不能理解鸳鸯的急切,而是持一种虽然我不会帮大老爷但这事终究与我无关的心态。

平儿在大观园里碰到鸳鸯,便笑道:“新姨娘来了!”然后袭人来了,她二人有戏谑着给鸳鸯出主意,一个说让鸳鸯跟了贾琏,一个说让她跟着宝玉,这样大老爷就不好要了。这其实就是在拿此事取乐,作者写平儿、袭人说话,都用的是“笑道”,而面对这个“笑道”,鸳鸯则是“又是气、又是臊、又是急”,关键是这不是什么小事,而是真的关系鸳鸯一生的大事,可我们看不到平、袭这两个闺蜜能真的急鸳鸯之所急,最近流行一句话,说“世上本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但其实真正的感同身受并不重要,这对人的期待未免过高,只要有一定的感同身受,也就够支撑我们在这个世界活下去,然而其实一定程度的感同身受虽有,但却也是很少的,我们在生活中多数时候是平儿和袭人,他人的事,总归主要是谈资,至多不过内心黯然一下,以示自己还有人情味,这不能不令我们悲哀。

《红楼梦》中“鸳鸯拒婚”事件的众生相

鸳鸯怼嫂子,袭人(左一)、鸳鸯(左二)、平儿(右二)、鸳鸯嫂子(右一)

然而,在此事中,我们有幸看到一位能够理解鸳鸯之痛苦的人,那就是宝玉。宝玉得知此事后,邀请鸳鸯、平儿去怡红院喝茶,她俩和袭人“在外间说笑”,我们自然可以想象,这个“笑”仍是来自平、袭,而宝玉呢?“将方才的话俱已听见,心中自然不快,只默默的歪在床上。”唯有他,理解鸳鸯之苦,并替鸳鸯伤心不快,如果我们仔细体会宝玉此时的心情,当会升起一股暖意。“悲凉之雾,遍披华林,能呼吸而领会者,惟宝玉而已。”鲁迅先生此言,可谓知宝玉了。然而宝玉此意,鸳鸯是不知道,就好像凤姐打平儿后,他为平儿伤心,平儿也不知道一样,从功利的角度讲,这种暗暗的理解与同情,对他人毫无用处,但我们读者却知道,人间自有暖意,人间自有好人。只要知道这一点,便多了一份努力生活的勇气与信心。

相比于平儿、袭人和宝玉这些外人,真正令人寒心的,却是鸳鸯的亲哥嫂。首先是他嫂嫂,听邢夫人说了之后,“自是欢喜,兴兴头头找鸳鸯,指望一说必妥。”他是私豪没想到鸳鸯会拒绝的,她和邢夫人一样,觉得攀上高枝是多么好的事,哪有人那么傻会拒绝,则此妇实一贪利附势之人,绝不肯考虑、体谅鸳鸯自己的意见,其人便如鸳鸯所骂:“怪道成日家羡慕人家女儿做了小老婆,一家子都仗着他横行霸道的……看的眼热了,也把我送在火坑里。我若得脸呢,你们外头横行霸道,自己就封自己是舅爷了。我若不得脸败了时,你们把王八脖子一缩,生死由我!”从鸳鸯这段话可知,他哥嫂在家里或常常用话头暗示她要争取作姨娘,故而鸳鸯对她嫂嫂之气,或许由来已久,而于此火烧眉毛之际爆发出来。她哥哥其实是顶着压力的,贾赦专门把他叫去训了话,故而她哥哥的表现倒不像她嫂嫂那么主动,而亦有不得已的成分,,然而鸳鸯假意答应后,哥嫂二人的“喜之不胜”,又暴露出即使是亲生哥哥,不得已的成分终究有限,说替妹妹委屈难过,是没有的事。

《红楼梦》中“鸳鸯拒婚”事件的众生相

鸳鸯哥哥金文翔

说了这么多人,终于要说到此事的主角——贾赦和鸳鸯了。此事令人最可悲叹的,并不在于以上种种人情冷暖,而更在于鸳鸯面对命运的无力,以及有权势者的为所欲为。这一点,在贾赦对鸳鸯哥哥说的话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全文引在下面:“我说给你,叫你女人和他说去,就说我的话:自古‘嫦娥爱少年’,他必定嫌我老了,大约他恋着少爷们!多半是看上了宝玉,只怕也有贾琏。若有此心,叫他早早歇了!我要他不来,以后谁敢收他?这是一件。第二件:想着老太太疼他,将来外边聘个正头夫妻去。叫他细想:凭他嫁到了谁家,也难出我的手心!除非他死了,或是终身不嫁男人,我就服了他!要不然时,叫他趁早回心转意,有多少好处!”

我看这段话时,不由得畅想起鸳鸯原本可以有的未来,她最可能情况,当是“外边聘个正头夫妻”,以贾母对鸳鸯的疼爱,以及鸳鸯的积蓄,她嫁的人虽不可能是富贵之家,但应该不会太差,而以鸳鸯的为人,日子当也能过的平稳祥和,夫妻俩做点小生意,置办点田地,和和美美的过着小日子。然而以此一事,她只剩下两条路:剪了头发做姑子、一辈子不嫁人,或者抹脖子自杀。因贾赦偶然心头一热,一个美好女子的美好人生,便如此断送,岂不令人唏嘘。人们想到这段故事,多叹服鸳鸯的勇敢决绝,却忘了这份决绝是什么换来的。而她拼着自己的一生取得了贾母的保护之后,面对种种人生的可能,只能一一舍弃,《肖申克的救赎》里讴歌的“希望”,于她已然是最可怕的事了,以后每当她想想自己的未来时,都必有一个糟老头子挡在眼前。而且她已然得罪了贾赦,得罪了邢夫人,在众人面前闹了个天翻地覆,日后在荣国府如何自处,众人对他的态度是否还能一如往常呢?种种难处,可想而知。

权势的吓人,并不止于此。贾母在留下了鸳鸯之后,还不忘安抚自己的儿子,她对儿媳妇邢夫人说:“我正要打发人和你老爷说去,他要什么人,我这里有钱,叫他只管一万八千的买,就只这个丫头不能。”贾赦果然花了八百两银子,买了一个十七岁的女孩,名叫嫣红。作者何以要写的这么细,还说年纪与名字,因为有名字有年龄,此人才显得真实,我们不知这个嫣红是什么人,经历过什么,但其中的曲折悲苦,自然不会比鸳鸯少。

《红楼梦》中“鸳鸯拒婚”事件的众生相

鸳鸯在贾母面前拒婚

此事之尾声,在贾母一时错怪王夫人,她本要骂贾赦夫妇假孝顺,但贾赦夫妇不在跟前,这不孝顺的话,在场自然就是小儿媳王夫人领着,且王夫人不敢辩,薛姨妈、薛宝钗、王熙凤、宝玉、李纨皆与王夫人有这样那样的关系,自然要避嫌,作者又借着这个机会让探春表现了一把,且为后面王夫人对探春倚重、使之管家一事铺垫。

我们看鸳鸯拒婚一事,若是只注意鸳鸯一人一事,这未免辜负作者的才气与用心,作者能通过这一件事,呈现如此错综复杂的世貌人情,没有高超的文字操控能力,是办不到的,而《红楼梦》的妙处,多在这等以一事勾连众人与他事上,此等笔力,国内文学甚或世界文学,亦无出其右者。且作者明白他事与众人皆围绕鸳鸯拒婚一事,绝不肯走远,以免跑题导致突兀。如在贾母错怪王夫人后,探春提醒她这事与王夫人无关,后一长段总无鸳鸯,而是贾母问宝玉、凤姐,自己错怪了王夫人,他们怎么也不提醒,这一段实与鸳鸯无涉,但是探春、宝玉、凤姐所说的话却总扣着鸳鸯之事,探春说大伯纳妾,小婶子怎会知道,就知道也推不知道,宝玉说总不好帮着娘说大伯的不是,凤姐直接夸鸳鸯,说老太太把丫头调教得太好,怨不得人要,故而一长段鸳鸯虽没说话,然句句有鸳鸯之事,这就叫不跑题。

张爱玲说《红楼梦》是要一奉十的书,亦即你本只打算看一件事,作者却写出了十件事,诚哉斯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