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又一骗局,小心了

 饮膳道人 2019-10-14

这些个人隐私甚至被明码标价,在黑市上贩卖。

2019年上半年,大约有8亿条个人信息在暗网上出售,7亿个邮件地址及密码被窃,6亿中国人的简历被泄露,被公开的不止是姓名、电话,还有身份证号、户籍、家庭住址,甚至购物信息和订单号,物流信息……

不到1分钱就可以买到一条个人数据!

又一骗局,小心了

来源:视频截图

所以,很多人几乎每天都会接到骚扰电话和短信,经常有人稀里糊涂地被骗,就不足为怪了。

很多时候,不是我们爱贪小便宜,而是骗子的骗术越来越隐蔽,越来越高明,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隐私被泄露,被贩卖了。

这是一个互联网突飞猛进的时代,一个订单就可以货到手,饭到口,一个定位就可以马上来相聚,出门再也不用带现金,连流浪汉都有二维码支付。

超级大数据给我们带来无尽的方便和快捷,同时因为监管漏洞,也给很多人带来了巨大麻烦。

保护个人隐私,禁止隐私泄露已经刻不容缓了。

又一骗局,小心了

骗术升级,防骗意识更要升级

只要有利益诱惑,就会有骗局,避免被骗,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才是根本。

再高明的骗局,也会有漏洞。

1、不贪小便宜,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

骗子在很多时候,就是抓住了部分人“爱贪小便宜”的心理。自称平台客服的人,会主动承认商品质量问题?并且会十倍退款给你?

稍微想想,就觉得有猫腻,要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我不想对方钱,对方也别想我的钱”,没有无缘无故的“好事”会降临到你头上,如果实在觉得自己运气好,可以去买彩票试试。

又一骗局,小心了

2、验证码任何时候都不能泄露

什么客服,什么银行工作人员,都是不会用手机给你打电话的,也不会用微信或者QQ与你沟通。

一旦陌生人要加你微信或者qq,你就要防备了,如果说到退款,说你消费异常,说你资产被冻结,骗局的可能性就非常大了,最后的关键是要你的验证码。官方平台是绝对不会向你索要验证码,除非是你自己要求发送验证码,所以,一旦对方要你提供验证码,100%就是骗子,没有任何疑问。

有时候即使朋友要你的验证码,也要警惕,有可能对方的社交账号被盗了。

个人金融账户的密码更不能发给陌生人。

3、个人信息不随意泄露

不要随意浏览不正规网站,木马可能会窃取你电脑和手机的个人资料;网上购物时,尽量不写真名,写xx先生或者XX女士就行了,还可以经常变换称呼;丢弃快递包装前,尽量销毁上面的电话和地址、订单号、物流等信息。

又一骗局,小心了

4、及时报警

一旦发现被骗,或者明显对方是骗子,一定要及时报警。不要因为被骗数额不大,或者没有被骗就选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说不定,你的报警信息可以避免更多人蒙受更大损失。

又一骗局,小心了

结语

互联网时代,诈骗手段在不断升级,打击骗局,保护个人隐私已刻不容缓。

提高诈骗的犯罪成本,让其不再有侥幸心理,才能从根源上阻止他们去铤而走险。

同时,个人隐私的保护一定要引起重视了,如此多的个人信息被泄露,几乎给所有人都造成了困扰,无论是骚扰电话还是被骗。

普通人,也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不贪小便宜,不轻易泄露个人信息,让骗局无处藏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