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组清末河南珍贵老照片:看看百年前的河南祖辈们是怎样生活的

 古稀老人赵 2019-10-14

一组清末河南珍贵老照片:看看百年前的河南祖辈们是怎样生活的

清末河南开封大相国寺。相传大相国寺是战国信陵君的故宅,它始建于公元555年,当时称“建国寺”,后毁于战火。唐朝时复建,唐睿宗李旦为了纪念自己由相王登基做皇帝,给寺院赐名“相国寺”,并亲书“大相国寺”的牌匾挂在门上。

一组清末河南珍贵老照片:看看百年前的河南祖辈们是怎样生活的

清末的少林寺,照片上册是“少林寺”牌匾是康熙皇帝亲书御赐的,民国时期少林寺卷入俗世混战,导致寺庙别焚毁,这个牌匾也被烧掉了“寺”字。后来少林寺重建时,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又给这块匾补了个“寺”字。

一组清末河南珍贵老照片:看看百年前的河南祖辈们是怎样生活的

这是一张拍摄于1906年的河南结婚照。画面中四个人从左向右分别是新郎父亲、新郎、新娘、新郎母亲,在当时照相还是一个比较新鲜的事情,很多人还不会对着镜头摆表情,因此这张照片的整体风格显得并不很喜庆。

一组清末河南珍贵老照片:看看百年前的河南祖辈们是怎样生活的

城墙旁边的一户人家,从照片中能看出这个房子很矮小,全是用泥土和茅草搭建起来的。其实这种房子在当时非常普遍,能用石头和砖盖房子的都是相对有钱的人家。

一组清末河南珍贵老照片:看看百年前的河南祖辈们是怎样生活的

清末河南一户富家女人乘坐马车出行。在当时女子普遍都裹脚,这就导致她们走路非常不方便,走得很慢,因此如果要是出远门走路肯定是不行的,往往是骑着小毛驴或者是坐在独轮车上出门,照片中这户是有钱人,因此能使用上马车。

一组清末河南珍贵老照片:看看百年前的河南祖辈们是怎样生活的

清末河南开封龙亭前的石狮子。画面中一个小孩带着弟弟或妹妹坐在狮子腿旁玩耍,周围百姓看着照相机都感觉新奇,纷纷把目光投向摄影师。这个石狮子是一对,一雌一雄,它们原为宋代皇宫之物,后辗转搬到此处。曾有记载雌狮在雍正年间前腿损伤,因此可断定照片中的这个石狮子就是那只雌狮。

一组清末河南珍贵老照片:看看百年前的河南祖辈们是怎样生活的

开封府祥符县的犹太人石碑,这张照片拍摄于1907年。在宋代中国与世界各国商贸交往频繁,因此有许多外国人来到中国与我们做生意,渐渐的就有一批犹太人定居在了当时北宋的都城开封。这些犹太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都保持着自己的宗教信仰和语言,直到清末他们才被完全同化。

一组清末河南珍贵老照片:看看百年前的河南祖辈们是怎样生活的

清末河南一位身份神秘的老者,大家仔细看这位老人的衣服,上面依稀可以看到写着“皇赐”两个字,在封建社会等级森严,一般百姓决不能使用这样的字,可见这位老者来头不小。

一组清末河南珍贵老照片:看看百年前的河南祖辈们是怎样生活的

清末开封景文州汴绸首帕店,“景文州”是清朝开封著名的绸缎庄,并在开封开设了许多个分店,照片中的这个或许就是其中一家。

一组清末河南珍贵老照片:看看百年前的河南祖辈们是怎样生活的

清末河南一户晾晒毛皮的百姓,这家女主人正坐在屋里,孩子在门槛旁玩耍。画面中一张张动物毛皮正靠着墙上晾晒,除此外地上也铺满了毛皮。

一组清末河南珍贵老照片:看看百年前的河南祖辈们是怎样生活的

清末洛阳龙门石窟。龙门石窟是我国石刻艺术瑰宝,它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此后隋、唐、宋等朝也进行了继续开凿。龙门石窟规模宏大,但是历史上的损毁和盗采也十分严重,其中尤以唐武宗的“灭佛运动”和清末民初时期的文物偷盗对龙门石窟的损毁最为严重。

一组清末河南珍贵老照片:看看百年前的河南祖辈们是怎样生活的

用冰窟水洗衣服的河南百姓。画面中两位妇人坐在冰窟前面正在揉搓衣服,宽广的水面都结成了厚厚的冰。天气如此寒冷,而她们还要坐在冰面上洗衣服,可见当时百姓生活的艰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