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阳明:世界上最难战胜的人,就是自己

 昵称16619343 2019-10-14

这世界上的贼人太多了,多如牛毛,而我们心中的贼更多,多如恒河沙数。

对于精通儒道佛的全能大儒王阳明来说,除了治心是世界上第一难事之外,其他的一切,不过是天上的浮云而已。这世界上充满了贼人。有窃国的大盗,有穿墙过壁的小毛贼,有呼啸山林的山贼,这些其实不足为惧。因为他们是外显的,是现实的,用武力就能解决。而存在于我们心中的贼,却很少有人能战胜它。

01、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因为,人毕竟是欲望的动物。

按照中国儒家的观点,既能克己,又能成人的人,就是圣人了。而按照道家的观点,能做到扫除心中的种种杂念绮念,做到无己无名无功,这同样是圣人神人和至人了,这就达到了逍遥的境界。

这是中国人的理想人格。而所谓理想,从来都是立于最远的地方,不容易达到的彼岸。

明朝正德十三年。王阳明率兵剿匪,而匪患已经蔓延了数十年。王阳明仅仅用了几个月,就完成了几十年没有完成的任务。但王阳明一点也不骄傲。他写信给自己的学生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区区剪除鼠窃,何足为异。若诸贤扫荡心腹之寇,以收廓清之功,此诚大丈夫不世之伟绩。”

山中之贼可以用武力解决,这是很容易的事情,而盘踞在我们内心的欲望、内心的贼,却时时刻刻与我们战斗,与我们拉锯。他们势力强大到几乎战胜了所有的人,而且还将战胜更多的人。他们是我们内心的魔鬼,之所以我们无法战胜他们,是因为那个魔鬼,其实就是我们自己。

世界上最难战胜的人,就是自己!

02、找寻良知之心

睿智的老子指出,“知人者智,知己者明。胜人者有力,胜己者强。”能看清别人,叫聪明,而能看清楚自己,才叫智慧。能战胜别人,叫勇猛有力,而能战胜自己,才是世界上最强大的人。

人为什么要战胜自己,是因为人的心中有贼。人为什么很难战胜自己,是因为我们的心中,在良知之外,还有叫私欲的东西。

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王阳明的心学,来自于孟子的性善论和欲求自得的理论,来自于陆九渊的“吾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我心”的理论,来自于他自己创立的心外无物和致良知的理论。在宋朝理学普遍关注外物的规律,希望以格物来致知的时候,希望以各种身外的现实的秩序来强制性规范人行为的时候,王阳明发现了理学的不足。理学的不足是对心的忽略,是知与行的割裂。而在王阳明看来,一切外物在被我们的内心认识感受之前,是没有意义的。

王阳明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这说明,心才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心才是万物的根本。心的好坏,决定了世界的好坏。所以,世界坏了不是万事万物坏掉了,而是我们失去了本心,失去了我们内心中本来存在的良知。用孟子的话说,我们丢掉了本心,却不知道去寻找,丢了鸡和狗,就满世界去找,这是很可悲的事情,所以孟子还说,人生的所有的价值就在于寻回已经丢失的良心。

3、救世不如救心

圣贤的根本任务是,要么拯救世界,要么拯救心灵。而在心学的集大成者王阳明看来,拯救了心灵,就拯救了世界。所以,救世不如救心。破山中贼,不如破心中贼。

致良知的理论认为,人生的根本任务是把良知良能转化为良行。光说不练,这割裂了知与行的关系。所以王阳明认为,拯救世界,先拯救心灵,战胜世界,先战胜自己。因为心是万事万物的根本,只有疗救人心,才能拯救社会,才能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王阳明的“心学”并不是纸上学问,而是实践中的智慧,这就是陆游的一句话——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王阳明的心学,为我们找到了成为圣贤的道路。王阳明说,“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的是平等的,因为我们心中都有一个善,都有良知,只要我们能心存向上向善之心,我们就能成为圣人,这与孟子的“人皆可以为尧舜“,有异曲同工之妙。

王阳明又提出了“心学四句”,可以作为我们致良知的关键途径。王阳明说,“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良知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既然知道了善恶,就应该在事上磨炼,这就是“格物致知”。而“格物致知”,其实就是不断为善去恶,克除不善,消去各种欲望和焦虑,就是要斗败我们心中的贼。

人心中的贼,实在太多了。我们有自私自利之贼,有妒忌之贼,有求名之贼,有求利之贼,有贪图权位之贼,有贪图美色之贼,有行事不决之贼,有瞻前顾后之贼,有心浮气躁之贼,那么多贼,我们就是贼王了。那么,如何才能去掉我们心中的欲念杂念绮念,如何才能过一段心怀坦荡天朗气清俯仰无愧的生活呢?

阳明先生说:“除了人情事变,再没有其他的事情。喜怒哀乐,难道不是人情吗?从视、听、言、动到富贵、贫贱、患难、生死,都是事变。事变也只是包含在人情中,其关键只在于‘致中和’。”据此可见阳明先生所谓的“事上磨炼”,也只是磨炼自己一心的喜怒哀乐。换一句话说,便是磨炼自己良知的感应,是磨炼此知行合一之本体。

4、越是艰难处,越是修心时

《传习录》记载,澄在鸿胪寺仓居,忽家信至,言儿病危。澄心甚忧闷不能堪。先生曰:“此时正宜用功。若此时放过,闲时讲学何用?人正要在此等时磨炼。”

“父之爱子,自是至情。然天理亦自有个中和处,过即是私意。人于此处多认做天理当忧,则一向忧苦,不知已,是‘有所忧患,不得其正’。大抵七情所感,多只是过,少不及者。才过便非心之本体,必须调停适中始得。就如父母之丧,人子岂不欲一哭便死,方快于心?然却曰‘毁不灭性’。非圣人强制之也,天理本体,自有分限,不可过也。人但要识得心体,自然增减分毫不得。”

陆澄跟随先生在南京鸿胪寺居住,突然收到家书,说儿子病危,陆澄十分担心、郁闷,难以纾解。

先生说:“此时正是修养的好时机,如若放过这个机会,平时讲学讨论又有什么用呢?人就是要在这样的时刻多加磨炼。父亲爱儿子,是十分真切的感情,不过天理告诉我们应当适度,超过合适的度就是人欲。许多人在这种时候往往认为按照天理应当有所忧虑,于是就一味地忧愁痛苦,却不知道如此已经是‘过度忧患,心绪已然不正了’。大致而言,人有七种感情,感情流露得太多即是过度,流露得太少则是不够。才超过一点就已不是心的本然状态了。所以必须通过调节,使得心绪中正平和才可以。以子女哀悼父母的丧事为例,作为父母的孝子,难道不想一下哭死才能纾解悲痛之心?然而圣人却说‘哀伤不能害了性命’,这不是圣人要强人所难,只是天理的本来状态规定了一定的限度,因此不能超过。人只要能够认识心的本来状态,自然一丝一毫都不会有所增减。”

5、良知从事上磨练得来

这里面有几个问题,为什么天理过分了就是私心?“天理本身自有界限,不可超越。人只要认识了心体,自然分毫都不能增减。”这句话应怎么理解?

人遇到事情会起意,意有好坏。坏是不及和过分,好就是中间的恰到好处,就是天理。

一般来说不及的人少,过分的人多。天理人欲,正之为情,不正为欲。正即天理 ,不正即人欲。中和即天理 ,失中和即人欲 。恰到好处。良知自然知善知恶,遇到事情不带自己情绪,该如何便如何,还它本色,就像镜子照东西。镜子没擦干净,照东西就照不全。未发之中可说是擦干净的镜子,发而中节可说照什么都还它本色的能力。有人学了心学后,错走了空寂一路,认为良知不用功夫,现成就能知善知恶,就像否认镜子会脏一样。先生说这一段,就是针对这路人。良知人人都有,但若要时时知善知恶,就必须去事上磨练下功夫,不可能凭空得来。

6、 这段话把“事上磨炼”指点得更亲切。

原来,阳明所谓“事上磨炼”,还在一个“存天理,去人欲”,叫自己的喜怒哀乐恰到好处,不要过分。这便是所谓“中和”的境界,便是阳明所谓的“心体”。不论有事无事,只是个“必有事焉”,只是个“存天理,去人欲”,只是要自己的喜怒哀乐,有一个未发之中和发而中节之和。这是阳明所谓的“事上磨炼”。我们若能明白他所谓的“事上磨炼”,也便能明白他所谓的立志、谨独、诚意和致良知,同时也能明白他所谓的良知和知行原自合一的本体。

王阳明心学注重的是“变换气质”的身心之学,要把被喜怒哀乐等情感所缠绕、束缚的常人之心,转变成“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的圣人之心,这是一个很艰难的改变过程,更需要一个人有着永不退缩的勇气和毅力。

中和之道,强调要按心本来的状态来处理情绪问题,平时一片清虚灵明,事情来了按其本来面目反映它,当喜则喜、当悲则悲、事过则不留心。就像孔子当他最喜爱的弟子颜回不幸早逝后,痛哭流涕,悲伤得如丧考妣。但事情过后,他也好像没这回事了。

要对喜怒哀乐等情绪有一个适中之度的控制,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亲自在这种艰难的过程中磨炼过才能真正掌握。

凡事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真正地认识并掌握其中规律,所以要对喜怒哀乐能按应有状态掌握,无所偏倚,达到“中和”的境界,就要在实际经历过并切切实实地用功才行。所以说提升修养境界的许多奥妙都可在坚持事上磨炼中得到体验。最困难的时候正是提升自我心灵最好的时候,要善于抓住机会,利用这个“困难”来磨炼自己的意志。这正符合王阳明所说的“在事上磨炼,方立得住”的要旨。

7、最好的修行,就是顺其自然

王阳明曾说过:“吾儒养心未尝离却事物,只顺其天则自然就是功夫。”

他认为,自己身为儒门中人,修身养性并没有离开过寻常的事物,也不用刻意去寻找。

在修行中,只需顺着自然的规律,保持一种水到渠成的姿态,这就是功夫。

王阳明在三十二岁那年,来到钱塘西湖养病,他听说当地一个闭关苦行的高僧,每天至少闭目盘坐,不发一言,不视一物。

对禅学也颇有研究的王阳明心中好奇,打算去看看。

王阳明使用禅宗中的“棒喝”术,对高僧喊道:“这和尚终日口巴巴说什么,终日眼睁睁看什么?”

坐禅僧人听了后,立刻明白对方也是个行家,于是惊起施礼,对王阳明说:

“小僧不言不视已经三年了。檀越却说小僧口巴巴地说着什么,眼睁睁看什么,这到底是何意呢?”

王阳明问道:“师父是哪里人?离家修行有多少年了?”

僧人回答:“我是广东人,离家十多年了”。

王阳明听罢,追问道:“那么师父的家中还有什么亲人吗?”

僧人回答:“我只有一个老母亲,分别多年,也不知道她怎么样了。”

王阳明问:“你不会想念自己的老母亲吗?”

僧人回答:“我不能不想念母亲。”

王阳明说:“你既不能不想念,虽然终日不言不语,心里却已经说了出来;纵然终日目不视物,心中却已经在看她了。”

僧人顿悟了,合掌请教:“檀越妙论,希望您开示明白。”

王阳明劝解道:“父母天性,岂能断灭。你不能放下自己的母亲,这是真性情的体现。你这样终日呆坐,也是徒乱心曲。

俗话说得好:爹娘便是灵山佛。连爹娘都不能孝敬,那还敬什么人?信什么佛?”

僧人听了王阳明的建议,不由得声泪俱下:“檀越说得极是。小僧明早便归家看望老母亲。”

第二天,王阳明再次来看望这位僧人,其他僧徒告诉王阳明,这位僧人已经收拾行李归乡了。

8、最好的对策,就是随心而行

中国人自古讲究的,就是天人合一的境界。自然界用博大的胸襟涵养了万物,人类也是其中之一。

我们人类本身,其实也是自然的一部分。

这个世界,并没有那么复杂,一个人只要去除自己心中泛滥的欲念和杂念,自然就能走上正道。

所谓不刻意,就是不要强行违背自己的本心,紧跟内心良知的呼唤,总不会行差踏错的。

王阳明遇到的那位僧人,身体在山中苦修,心灵却记挂着家中的老母亲。

这种身心不一的修行,就是刻意修行,其实也修不成什么。倒不如回家安心地侍奉双亲。

逼迫自己做违背心意的决定,即便是坚持了一辈子,也得不到真正的收获。

三年前,我去参加一个国学交流会的时候,我们两人一组进行国学知识竞答,我和一个陌生的朋友分成了一组。

这位朋友不擅长与人竞争,于是他在赛前有意花了数月来积累国学知识,一再的提示自己要取得胜利。

让我们都意想不到的是,这位朋友竟然因为求胜心切,给了自己太大的压力,临场发挥的时候紧张过度,反而延误了我们小组取胜的机会。

所谓不刻意,并不是让我门懒惰无为,而是提示我们要依据事物的发展规律自然而然地行动,而不是强行改变事物的发展规律。

什么叫自然而然呢?圣人的智慧总是相通的,《道德经》中也曾说过:“上善若水,利万物而不争”。

自然而然的姿态,就像水一样,它从不与任何一种事物针锋相对,只是顺应着地势向下流动。

倘若是遇到了岩石的阻碍,就绕开。遇到难以逾越的天堑则会蛰伏起来,默默积蓄自己的力量,直到实力充足的时刻,便能越过障碍,奔腾入海。

我们在为人处世的过程中,也要让自己的身心进入水一般的状态,宠辱不惊,不急不躁。

面对挑战时,不为目标的达成而焦虑,也不为失败的风险而纠结。

我们应当让自己的心灵和思维自由发挥,这样才能打开自己心灵的大门,最大限度的挖掘自己的潜能,为自己的人生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来源: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阳明学府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