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笑话:兄弟俩作诗,一个赚银子一个挨板子

 金华303 2019-10-15

古时候,有个县官爱诗如命。为了收集好诗,他贴出一张告示,聘召诗人作诗,若作得一首好诗者,赏纹银十两。

这县城内住有兄弟俩,大的叫胡堪,小的叫胡溜。因爹妈死得早,兄弟俩无人管教,整天在街上游东逛西,无所事事。

民间笑话:兄弟俩作诗,一个赚银子一个挨板子

这天,胡溜正好游逛到此。看到这张告示,便一手揭下,来到县衙大堂。

县太爷听说有诗人揭榜,忙赶出来,可一看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顿生轻视之心。不屑的问“你叫什么名字呀?”

“小人叫胡溜。”

县太爷一听“你可别在我这大堂上胡溜!闹不好,可要吃罪的。”

胡溜一听忙说“老爷,小人知道,可小人名字实叫胡溜,不敢相瞒。”

民间笑话:兄弟俩作诗,一个赚银子一个挨板子

县太爷“嗯”了一声问“你真会作诗?”

“小人已揭下告示,岂敢儿戏!”

“好!老爷今儿个倒要看看你是咋个作诗法。你是自已随便作呢?还是我出题你作?”

“还是老爷出题作好。”

“好!”县太爷东瞅瞅,西瞧瞧,看到一个大西瓜,就顺口说道:“你就以这个大西瓜为题作首诗我听。”

胡溜看了看那个大西瓜,便作诗道:“这个西瓜圆溜溜,红瓤黑子在里头。红瓤黑子老爷用,瓜皮甩到门外头。

民间笑话:兄弟俩作诗,一个赚银子一个挨板子

县老爷一听,笑了笑说:“可以,来人,赏胡溜纹银十两。”

这时,一个衙役禀报道:“太爷,你要的老鳖,小人已给你在大街上买到了。”

县太爷一看:“好,送到后厨。”心中一想,又说:“胡溜呀!你再以这只老鳖作首诗吧。”

胡溜看了看老鳖,便作诗道:“这个老鳖圆溜溜,四个爪爪一个头,鳖肉留下老爷用,鳖盖送到药铺收。

“好”县太爷非常高兴,再赏胡溜纹银十两。

刚赏毕胡溜银两,忽听后堂有羊叫,县太爷便叫拉出来。

民间笑话:兄弟俩作诗,一个赚银子一个挨板子

一个小衡役急忙从后堂里拉出一只大白羊来,县太爷看说:“胡溜呀!你再以这只山羊作首诗我听听。”

胡溜又不慌不忙地看了看那大白羊,作诗道:“这只山羊白如银,整天在地里啃麦根。老爷要它有何用?不如送给我作诗人。

县太爷一听,兴致更高:“好!好!送给你,送给你,你拉去吧。”

就这样胡溜带着二十两银子,拉着大白羊回了家。

哥哥胡堪看弟弟半天的功夫就带回来这么多银子,羡慕不已。听胡溜是作诗赚来的,也来到县衙大堂上要作诗。

县太爷刚吃毕西瓜,听见又有一个少年来作诗,再也不小看了,便问“你是喜欢自作呢?还是我出题你作?”

“还是请县太爷出题的好。”

“好”县太爷拍了拍后脑想了想说:“对,你就一老爷这颗头为题作首诗。”

胡堪说可以,当场就作诗:“老爷的头圆溜溜,红瓤黑子在里头。红瓤黑子老爷用,瓜皮甩到门外头。

县太爷一听,怒道“来人哪,给我重打四十大板。”

这四十大板可不得了,直把胡堪打得“妈呀!娘呀”的大叫。

民间笑话:兄弟俩作诗,一个赚银子一个挨板子

哭叫声惊动了后堂的县太奶奶。白白胖胖的县太奶出来一看,堂上打的是一个半大小子。便急忙问老爷为何。

老爷说:“为他不会作诗,来我大堂上胡闹。”

县太奶奶说:“老爷息怒,咱们初到此为官,不可太失民心,且再叫他作一首。”

“嗯”县太爷一听,想也是,便宽容胡堪再作一首诗,并要以县太奶奶为题作。

民间笑话:兄弟俩作诗,一个赚银子一个挨板子

胡堪被打得龇牙咧嘴,听了县太爷的话,又看了看县太奶奶,便作诗道:“县太奶奶圆溜溜,四个爪子一个头,鳖肉留下老爷用,鳖壳送到药铺收。

胡堪这一说不打紧,县太奶奶气得后堂去了。县太爷更火,叫再打四十大板。

刚打了几板子,便打得胡堪哭爹叫娘,又惊动了县太爷的小女。来到堂前问她爹为何打人。

县太爷气愤地说:“他不会作诗也算了,反而骂人。”又对衙役说道:“打!给我狠狠地打。”

胡堪泣不成声,小姐实在看不下去了,便给她爹说:“爹,算了不打他了,让他再作一首诗听听。”

说毕,便唤住打手,让胡堪再以自己作一首诗。

胡堪在地上看了看面前的小姐,强着劲作诗道:“这位小姐白如银,整天在地里啃麦根,老爷要她有何用,不如送给我作诗人。”

“啊!”小姐万万没想到,气得也回了绣楼去。

县太爷一听忙喊道“给我狠狠打,打到他不再胡说八道为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