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81、强而示弱总是留有更强的余地——聊《道德经》

 山佳国学谭 2019-10-15



81、强而示弱总是留有更强的余地——聊《道德经》

《道德经》论述了无为而治就是顺“道”而行,自认而然无需表现的太强。这正因为:“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顺“道”而行自认而然无需表现的太强。这正因为: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死了以后身体就变得僵硬。草木生长时是柔软脆弱的,死了以后就变得干硬枯槁了。所以坚强的东西属于死亡的一类,柔弱的东西属于生长的一类。生命本身体就是柔弱的,但为了道义可宁死不屈,所以谓之坚强。

正是因为“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所以,“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正是因为“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所以,用兵逞强就会遭到灭亡,树木强大了就会遭到砍伐摧折。因此,凡是逞强的,最终总是处于下位,凡是示弱的,最终反而居于上位。逞强到了定点也就是失败的拐点。强而示弱总是留有更强的余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