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育人鹏仔今天05:51
农民生性淳朴,又有一副热心肠。平时谁家有点困难,大家都会去帮衬一下。就是缺盐少面等生活用品,只要你喘一声,都会爽快”答应。说话一般都直来直去,也是农民的性格特点。但是,你要借这四样东西,后果很“严重”。人家会当场拒绝。所以在农村就有这样一句俗语"东西有四不借,借了家败亡",到底是哪四样?为什么会这么说?
其实,俗语来源于民间,是农民在生产、生活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既然俗语产生于个生活的年代,应该是与当时生产生活的物件有关系。只不过有些说法过于夸张而已,(其实这里的借了家破人亡,也太危言耸听了)。
一,屋子不能借
农村都有句俗“宁可借屋停丧,不可借屋成双”。意思是说,当某人家里发生了丧事,要办丧事时地方不够用,需要借用邻居的屋子。作办邻居一定会答应的。因为当一个家庭的老人去世后,儿女为父母张罗丧事,是一种尽孝。帮助了别人也是自己积德行善。而有人要借屋子居住,说啥也是不会同意的。因为屋子是主人或家人生活的私人空间,借给他人,保不准会有男女同处一屋,做出夫妻之事。民间也有“野花进房,家破人亡”的说法。这里的“野花”是指男女。由于他们毕竟是外人,是借住了他人的屋子。这样的话,对屋主很不好,屋子是不能借给他人的。
二,酵面不能借
酵面也叫老面,也就是上一次蒸馍时留下的一小块面团,妥善保存起来。待下次蒸馍要发面了,将这个酵面和入面粉和温水中,经过数小时,面团就会体积增大,变得蓬松,成很好的发面了,再兑碱中和发面中的酸性,再蒸馍。这也是农村传统发面蒸馍的方法。这个酵面,起到了发酵的作用。因此,酵面也叫发面。
凡一带上“发”字,就与钱财扯上了关系。本来是为自家人“发财”的象征物,财不外见,借与他人,岂不是有助别人发财的意思了吗?怎么会借给别人呢?
三,药罐子不能借
过去人们完全是靠中医大夫把脉,再开些对症下药的中草药。而这些中草药是要靠开水煎熬后服用,以达到治病的目的。而煎药的器皿在过去都是瓦罐。就这个药罐子,在当时好多农民还买不起。怎么办?只能借别人的一用。可是药罐子借与他人,又会煎熬治其他病的中草药。因过去工艺还不是很高,那个药罐子制作不是很光滑,总是凹凸不平。这样别人用了会有洗不掉的中草药残渣。私底下以为别人会带病过来,不吉利。说个不借,省得了麻烦和霉气。
四,拐杖不能借。拐杖是行动不便者所用的支撑物,大都是人老了才会用,也是必不可少的。拐杖代表着病痛,常用于行动不便的人。民间也有一种说法,拐杖表示是残疾。借了拐杖就是借“病”。对借者来说,本身犯疑惑,被借者还怕借着用了,拐杖被长期使用,不卫生,更怕沾染了细菌之类。若借出去,再还回来,也会扔掉。那还不如直接不借省事。
在过去的农村,这四个东西是不能外借,主要还是与农村的传统思想有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有所改变。这些说法也不一定准确,但是对于农村老人来说,还是很注意这些旧的规则,也只能听之任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