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打败穷忙、懒癌、拖延症三大顽疾?

 温暖南方 2019-10-15
十一长假归来,
「2019年余额」已不足1/4!
离你的「年度工作目标」还有多远?
在这通往胜利的关口,
需要阶段性总结和提高啦!
 
此时,不妨检查一下,你是否曾有过以下感觉:
a.感觉每天都很忙,晚上回到家也很累,但仔细想想却发现没干什么活,明明很努力却没什么收获。
b.或者你拼命挖掘「碎片化时间」,上班路上和午休时间都用来工作学习,反而让自己倍感疲惫,工作效率依然低下。
c.又或者看到下图有否有点似曾相识呢?
                      
如果有的话,建议阅读此文,本文将对计划管理、时间管理、精力管理等方法和实用技巧进行简要介绍和推荐,希望能帮助你提高行动力、重塑个人效率!
 
一、思想重视,克服拖延症

工作效能=工作成果/投入的劳力和时间≈工作状态×工作方法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要想在有限的精力和时间下增加成果,就必须事半功倍,提高效能!


但是,我们总是习惯于把棘手的事情「放一放再做」。

拖延最可怕之处是成瘾。它所提供的片刻兴奋与解脱是现实的避风港。在它的暗示下,你任由自己沉沦于拖延的舒适反应。这种习惯会使你渐渐失去从前的自信,最后干脆不再指望能提高工作效率。
 
治疗拖延症的最好方法,是告诉自己开始去尝试做个5分钟试试看。当你坐下来做个5分钟,你会发现你自己不知不觉就做下去了,很多事情没你想象的那么困难。所以,如果,你有什么一直想做却一直没做的事情的话,就做个5分钟试试看吧。

二、计划管理

将工作任务分解并设定优先级,制订年/月/周/日计划,这些大家肯定都很熟悉,但这只是第一步。
 
推荐小伙伴们借鉴「PDCA循环」(戴明环),将计划管理分为4个部分:计划、完成、检查、总结

以日计划为例,建议在每天下班前安排好下一个工作日的工作计划,细化到小时。

1.在“今日计划”里,当日重要的工作任务必须优先完成。
2.每完成一项工作,就在“今日计划”里将该项工作上划删除线。

3.每天在“检查”区里给自己打分:A为优秀,完成全部工作任务;B为良好,完成大部分工作任务;C为合格;D为最差。

4.每天在“总结”区对今天的工作进行总结,成功的经验要加以记录并在后期的工作里推行,失败的教训要加以总结,避免以后再犯。

5.定期汇总分析,如果发现近期打分较低,就要考虑是否工作任务过重还是临时任务过多等原因,找到原因后就要想办法解决,免得压垮自己不说,工作任务也完成不了。

参考示例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
a.提高计划能力。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b.提升执行能力。让你工作分清主次、更加专注、高效。
c.增强业务能力。通过每天检查记录的工作内容,进行自省、反思、总结,不断积累工作经验,有助于增强业务能力。
 
三、时间管理
工作时间=24小时生活必须时间—休息时间—消遣时间
 
但是,小伙伴们要意识到一点,时间管理的本质并不是管理时间,而是管理自己,是自控——控制自己在正确的时间做该做的事,也是自律——克制自己不要在不正确的时间做不该做的事。
 
1、活用大脑的黄金时间

从生理学上一般来讲,人类的大脑,经过了一晚上的休息在早上「起床后」的两三个小时里最清醒。这段时间被称为大脑的黄金时间,是一天中头脑机能最好的时间段。

日本的神经科医生所写的《为什么精英都是时间控》一书中,作者桦泽紫苑认为,早上1个小时的价值,是晚上1个小时的4倍。

但是晚上「熬夜」后,第二天人的专注力会急剧下降,专注时间也会大幅减少。
 
因此建议早上10点半前完成当天最重要的三件事。甚至也有人推荐将一天最重要的事放在早上5点到8点,因为这3个小时基本不会受到打扰,实践者的体验是,当在8点前就完成当天最艰难的工作的时候,一天都感觉无比轻松!

当然个别人因为习惯导致精力周期可能有所不同,比如有些设计院的小伙伴可能会习惯于晚上处理事务,因为这段时间干扰较少。
但是有一点,别在黄金工作时间做杂事。
 
2、自我设定Deadline

人在紧急情况下,脑内会分泌一种名叫“去甲肾上腺素”的物质,可以使人注意力高度集中,使头脑变得清醒。这也是为什么「Deadline是第一生产力」。

所以,可以给自己设定一个时间限制,调动身体和头脑,让自己高效率地工作。

但是,不能轻易推迟设定好的时间限制。否则,一旦推迟时间限制形成一种习惯,即使给自己设定了时间限制,也不容易刺激脑内分泌去甲肾上腺素。

小技巧:使用秒表。使用秒表计时,可以将时间“可视化”,进一步激发我们的“紧迫感”,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3、时间管理术
 
GTD(Getting ThingsDone)是一个系统的时间管理方法,但相对复杂,不适合时间管理初学者,所以这里推荐运用番茄工作法,它是一种相对于GTD更微观的时间管理方法,而且有很多手机app可以辅助使用,很多小伙伴实测有效。
 
多数人在工作中连续保持专注的一个时间基准大约是「半个小时」,时间再长一些,人的注意力容易下降,身体也容易出现疲劳。
 
而番茄工作法就是选择一个待完成的任务,将番茄时间设为25分钟,专注工作,中途「不允许」做任何与该任务无关的事,直到番茄时钟响起,然后在纸上画一个X,短暂休息一下(5分钟),每4个番茄时段多休息一会儿。
 
小技巧:
刚开始用番茄工作法时可以先按标准时间(工作25分钟、休息5分钟),然后再根据情况做调整和改变。

假如一项活动预估超过7个番茄钟,说明太复杂了,就需要拆分。

如果一项活动没达到一个番茄钟的标准时间,可以几项类似工作合并成一个番茄钟。

如果你选择的是梦想番茄,选一件你一直想做的事,从坚持开始每天拿出一个番茄时间,坚持下去。毕竟21天可以养成一个习惯。
 
四、精力管理
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无数的电话、微信、邮件将我们的注意力打散,使得我们无法静下心来全神贯注的工作。所以管理时间能提高工作效率?不,你还需要管理精力!
 
简单来说,精力可以分为:身体的能量(体力)、精神的能量(专注力)。精力充沛与否有先天差别,后天也是可以通过有意识的训练而提高。
 
首先,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善待你的身体,同时进行必要的运动!
 
其次,有人认为,一天专注工作可能只有5个小时,过了这个时间,效率和水准就会直线下降。所以要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最重要的工作中,得到最有价值的结果。
 
另外,选择「不做什么」有时候比选择「做什么」更重要。

《麦肯锡教我的思考武器》一书认为:把1件事情做实、做透、做得无懈可击,好过做100件及格水平的事。

因为当你大部分工作都以低质量输出含糊带过时,工作会很粗糙,一旦这种模式变成了你的工作习惯,你很可能丧失再产生高质量工作的能力,所以,要避免做“无用”功。

而我们做的工作,并不仅仅是「领导夸奖了、交差了、完成了」那么简单,而是交出的成果是不是确实引发了改变、获得了认可、让你所服务的组织更加强大,这才是最大的赞赏,才是价值的体现。这将给你带来无法言喻的成就感。
 
五、高效能工作程序
 

1、“热身”


首先,可以将每一次工作任务进行自我暗示,把它当成影响你人生的关键性任务,因为人在压力下可以逼出无限的潜能。
 
其次,我们从一件事物切换到另一件事物的时候,大脑需要的切换时间是7秒,如果在做某一件事的同时频繁地被消息打断,你的注意力就会被这些“插队”进来的信息吃掉。

所以,当你在专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需要屏蔽所有有可能打断你思路的事物。使用「番茄工作法」,在这期间可以关掉手机和电脑声音。
 

2、培养仪式感

 
在工作时如果你保持一定的仪式,那么你的大脑会渐渐记住这个过程,并且在每次你启动这个仪式的时候,自动切换为工作模式。
 
你可以闭上眼睛,郑重且严肃地进行心理暗示,比如「我可以高效地完成这个任务」。

或者你可以把桌子上的杯子、笔袋、等摆正放在前方,也可以戴上降噪耳机等等,只要是你习惯且能产生仪式感的行为都可以。

仪式感也不仅仅可以用于工作开始的时候,在工作中你也可以寻找仪式感来更轻松地达成目标。

这些行为可以帮你调整心态,稳定情绪,甚至通过这些暗示,可以让你快速进入心流状态。
 

3、进入心流状态

心流概念最早由知名心理学家米哈里·齐克森米哈里在他的著作《心流:最优心理学体验》中提出。
心流是一种将个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的感觉,心流产生时同时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进入心流状态以后,人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更加活跃,感官更加敏锐。
 
心流进入通道:当一个人能力明显低于完成所做任务时,他会感觉到焦虑;而一个人能力远高于任务所需时,他会感觉到无聊;只有当能力与任务难度刚好匹配时,他才不会焦虑或者无聊,才可能产生心流。

所以,小伙伴们努力积累知识和提高业务能力都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基础。同时,一次专注于一件事也更容易进入心流状态。

要达到心流的状态,需要我们管理好自己的精力,不但要学会工作,也要学会休息。
 
有些小伙伴工作一整天后,晚上回到家刷手机几个小时,美其名曰“放飞自我”。其实这种休息,第二天是很难达到心流状态的。

4、自我奖励

奖励机制可以通过建立有效奖惩机制或者寻找到成就感,让你能够更好地面对困难。

最简单的奖励就是用类似小孩子的奖惩措施来对待自己:如果表现良好就给糖吃,如果表现不好就没糖吃。
 

以上就是工作效能提升方法的简要介绍啦~

小伙伴们,为了交出满意的年度答卷,让我们打败穷忙、懒癌、拖延症三大顽疾,不再用时间长短来衡量自己的努力,跳出「舒适区」,不做时间的傀儡,也不做工作的囚徒!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审核 | 闫国良
责编 | 马凤军(上海院)
编辑 | 吴文利(投资集团)
出品 | 团聚铁建新媒体工作室(五)

更多铁建青年视频作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