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经明理】读《南华经》小故事,品人生大智慧

 cxag 2019-10-15

 来自上海城隍庙 00:00 03:18

(如果您此时不方便阅读,也可选择收听本文,

但就看不到小道士我精心挑选的图片了哦)

《南华真经》,也就是《庄子》,与《道德真经》、《周易》合称“道教三玄”,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道家经文,因庄子在道教中被尊为南华真人,故得名。

在《南华真经》中,南华真人庄子将自己独特的批判哲学、艺术、美学、审美观等通过一个个小故事形式阐述出来,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涉及哲学、人生、政治、社会、艺术、宇宙生成论等诸多方面。

难能可贵的是《南华真经》全经行文巧妙,看似夸言万里,想象漫无边际,然皆有根基,重于史料议理。

历代以来,《南华真经》都被尊为中华民族几部源头性经典之一,不仅是哲学与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且是古代道家圣哲关于文学、美学、艺术、审美的智慧结晶。

好啦,说了这么多严肃内容,下面还是开始讲故事吧。

故事的名字叫《山木》,讲的是“无用之用”。

这一天,庄子与弟子走到一座山脚下,看见一株大树,枝繁叶茂,耸立在大溪旁。

庄子问伐木者:这么高大的树木,怎么不砍伐呢?

伐木者看了一眼,说:

“这树不成材,用来作舟船,不能浮在水上;用来作棺材,很快会腐烂;用来作器具,太容易毁坏了;用来作门窗,则脂液不干;用来作柱子,又易受虫蚀,这不成材的木头,什么用处都没有,所以就能活了这么久。”  

听了此话,庄子说:“树不成材,方可免祸;人不成才,亦可保身也。人皆知有用之用,却不知无用之用也。”

弟子恍然大悟,点头不已。 

这个树木因不成材而能存活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生在世,每个个体都是不同的,无法一概而论,不同的标准下,有着各自不同的价值。

有时候看似无用却是有用。

就像《南华真经》中描述的这颗大树,虽然树木弯曲,虽然不能为人所用,但是却不能妨碍它自由自在的生长,对于树木自身来说,活着,远比成为各种器具有用的多。

这个小故事中富含大道理,世界上的事物纷繁多样、所具备的功能也是无穷无尽的,不能以一己之见衡量天下万物,不能以一种之能局限天下之能,而且,同样不能以小用囊括大用,没有小用很可能恰恰是因为有大用。

在生活中,最典型的就是孩子的教育,现实情况是虎妈狼爸越来越多,鸡娃遍地,可实际上,家长孩子都在这个怪圈中挣扎,苦不堪言。

小道士想,这或许就是因为我们当下所处的社会仅仅是把获得名利作为衡量人生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吧!

什么时候,我们能够学会从内心深处真正尊重每一个平凡人时,就没有了鸡娃的必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