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了不少普洱茶,对茶山也没太多了解过,很多茶山都不知道具体位置在哪里,不同的茶山茶叶有哪些特点呢?今天小编为大家简单整理了各大茶区分布的茶山以及茶叶特点,仅供大家参考: 后起的八大茶山,位于澜沧江以西,从北往南,分别为:曼糯、勐海勐宋、南糯山、帕沙、贺开、布朗山、景洪勐宋;巴达在西部。 ![]() 1.茶山名:曼糯 古树产地:主要有三个寨子,大寨、上寨、中寨。 茶质特色:山野气韵清晰,苦涩明显,回甘较慢,香气较浓郁。 2.茶山名:勐宋(勐海) 释名:“山顶上的坝子” 茶山地理:勐海县勐宋乡,东接景洪市,南连格朗和乡,隔流沙河与南糯山对望。其中那卡茶区海拔1600米,保塘茶区海拔1700-1800米。年降水量1400毫米。 古树产地:大安、南本、保塘新寨、保塘旧寨,坝檬、大曼吕、那卡(腊卡) 茶质特色:那卡、保塘等古树茶普遍茶香纯正,苦涩明显,山野气韵强,回甘较慢。 ![]() 3.茶山名:南糯山 释名:“(产)笋酱(之地)” 茶山地理:勐海县格朗和乡,景洪至勐海公路旁,距勐海县城24公里。平均海拔1400米,年降水量1500-1750毫米。年平均气温16-18度。 古树产地:竹林寨、半坡寨、姑娘寨等 茶质特色:汤质饱满,回甘较快,山野气韵较显。传统上南糯山茶香气较饱满,苦涩明显,近年来苦涩较弱,香气较不显。 4.茶山名:帕沙 释名:“一座山,一条河” 茶山地理:勐海县格朗和乡西南帕沙村,处于南糯山与布朗山之间,海拔1200-2000米,年平均气温22℃,年降雨量1500毫米。 古树产地:帕沙新寨、帕沙老寨、帕沙中寨、、南干、老端等。 茶质特色:帕沙古树苦涩明显,但可以化开,清甜亦显,生津明显,山野韵足。 ![]() 5.茶山名:贺开 释名:“最先看到太阳之地” 茶山地理:勐海县勐混镇贺开村,北连著名古茶山南糯山茶区,东邻拉达勐水库,西面腑望勐混坝子。海拔1400-1700米。 古树产地:曼弄新寨、曼弄老寨,邦盆老寨、曼迈、曼蚌、曼囡等 茶质特色:汤质饱满,略有苦涩,苦涩化甘较快,山韵明显。 布朗山 6.茶山名:布朗山 释名:布朗族聚居地 古树产地:老班章、新班章、老曼娥、曼新竜、曼糯等 茶质特色:老班章茶外形肥壮,滋味浓烈,苦涩明显,生津回甘快而持久,茶气明显。老曼娥茶与老班章类似,苦涩度更重,化开时间更慢。 ![]() 7.茶山名:勐宋(景洪) 释名:“山顶上的坝子” 茶山地理:位于景洪市大勐龙镇勐宋村,位于景洪市最南端,也是云南纬度最低的古茶区,海拔1500-1800米。降雨适中。 古树产地:勐宋大寨、苗锄山、曼迁老寨、曼家坡坎、曼窝科、曼加干边、曼加角、曼卖窑等 茶质特色:山韵明显,香气饱满,汤质厚重,杯底香强,甜茶苦涩较短,回甘较快;苦茶苦涩明显,回甘较弱。 8.茶山名:巴达 释名:“仙人脚印” 茶山地理:勐海县西部,原属巴达乡,今属西定乡,西隔南览河与缅甸相望。海拔1580-2000米。 古树产地:曼迈、章朗、曼帕勒等。 茶质特色:山韵饱满,香气纯正,苦涩明显,汤中有甜,回甘快而明显。 ![]() 版纳茶区总结 版纳茶区的茶茶质厚重,汤质较饱满,除了部分小叶种外,苦涩明显;古树茶气明显,山韵突出。这是和澜沧江下游的气候和自然环境密不可分的,版纳茶区在普洱茶区中温度较低,光照较强,这导致茶中茶多酚和儿茶素的含量较高,苦涩感较明显,班章、曼娥的霸气,小勐宋苦茶的苦涩都和这有直接关系。 版纳茶区古树的树龄以100-500年之间为多,对普洱茶来说正是产量适宜的时候,但有些山头因成名较早,过度采摘的情况比较明显,这直接导致了茶质的下降。同时也因为历史上知名,版纳茶区古茶园遭到人为破坏的情况也比较多,这包括对古树直接破坏和破坏自然环境对古树间接的影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