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发热验案(柴葛解肌汤)

 昵称35001054 2019-10-15


 卢 某,男,44岁,主诉:发热3日伴乏力

患者诉3日前(201921日)汗出后感受风寒,当晚即出现发热乏力,体温最高达39。平素体健,遂服用“感康”治疗,服用“感康”后半小时即全身大汗、无力,体温能降至38左右,但出汗停止后体温会继续升至39。发热第2天,体温最高至40,恶寒无寒颤。于201923日寻求中医治疗。观其面色少华,神疲乏力,寒热往来,肌肉酸痛,身热无汗,需服解热镇痛药后才可发汗。口干咽痛,纳呆,舌红,苔薄白,脉数。 中医辨证为外感风寒、入里化热,治以解肌清热之柴葛解肌汤。

 柴胡20g,葛根20 g,黄芩15 g,生石膏100 g,羌活12 g,白芷15 g,白芍20g,桔梗10g,甘草10 g     加生姜3片,大枣2枚,水煎热服

首次服用此汤剂后全身微汗出,热退,随后觉肠鸣排稀水便,恶臭,排便后无不适感。热退约4小时后体温再次升高至38.5。再饮此汤剂300ml,热退约4小时后体温升高至37.7,体温有顿挫。晚餐前继续服用上方200ml,夜间22:00时复测体温37.2,可以安静入睡。

第二天患者体温正常,恶风寒症状消失,1付汤剂,诸症缓解。

按:柴葛解肌汤是治疗太阳风寒未解,入里化热,初犯阳明或三阳合病的常用方。临床上风邪经络诸证,均宜逐邪外出。方中柴胡、葛根、羌活、白芷,辛散轻扬有疏之风邪作用。柴胡、葛根等具升阳散火之功,黄芩、石膏又可、胃相互配伍可使热郁之邪外。方中风药又可使,石膏、黄芩也是李东垣泻阴火的常用药物。

《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对于本方是如此认为:“此方得之葛根、白芷,解阳明正病之邪,羌活解太阳不尽之邪,柴胡解少阳初入之邪。佐膏、芩治诸经热,而专意在清阳明。佐芍药敛诸散药而不令过汗,桔梗载诸药上行三阳,甘草和诸药通调表里。”综合全方的作用,既能散邪,又能清热,是一首辛凉解肌,兼清里热的方剂,不论邪在三阳与否,凡是表现为表邪未解,里热又盛的症候,即可考虑应用。

    本案的特点是患者外感风寒,入里化热,寒热往来,高热烦渴。此乃太阳风寒未解,郁而化热,渐次传入阳明,波及少阳,属三阳合病,故选柴葛解肌汤。还原原方各药剂量除君药葛根以及石膏二钱( 6g )外均为一钱( 3g )以下,但该患如此高热,上述剂量明显不足。据史老师经验,尤其石膏用量至少达到 100g ,非此剂量不可速退高热。另外我认为在汤剂的服用方法上值得借鉴,即在发热未解的时候要连续给药,不拘泥于服药的次数、服药时间、甚至服药的付数,这样中药的退热效果就会非常好。还有就是,如果汗出了,不能任其自然干,应该把汗擦干净,换上干爽的衣服,否则风一吹又会再次受凉外感,病情反复。

 

                                                                                                                        (顾焕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