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国也有交友规则,探秘小屁孩的社交烦恼

 桃子的图书馆zt 2019-10-15

曾经,我们在文章中和大家讨论过一个问题:为什么一定要送孩子去上幼儿园?

有的家长说,幼儿园有老师,可以教孩子常识和知识,有的家长说,大人需要上班孩子没有人看。

但很多家长也会提到,幼儿园是孩子离开家庭,进入的一个「小社会」,孩子需要学习如何和同龄人相处,学习独自面对各种问题。

但你是否也很想知道,孩子在幼儿园究竟会发生什么呢?

英国有一档幼儿真人秀节目《四岁小孩的秘密生活》,深入观察平凡家庭出身的四岁孩子的普通社交生活。

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拥有不同的背景、性别、肤色、以及性格,相聚在一个特殊的幼儿园里,每个人都是初次相见。

教室和操场安装了 30 多台隐藏起来的摄像机,真实地记录了他们在与其他人的相处中,如何接纳他人、对待朋友、学会独立等等一系列的「小秘密」。

孩子们在镜头前毫不掩饰,妙语连珠的纯真表现,成长中的喜怒哀乐,一览无遗,直击观众们的萌点和泪点。

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纪录片,刷刷里面的新鲜事吧。

01

初来乍到的恐惧

遭遇大方友善的接纳

初次踏入幼儿园的孩子,或多或少会忐忑不安。

新来的小朋友 Elliot ,面对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人群,选择了拒绝和哭泣。

这时候,热情大方的 Tia 不仅自己主动跟新来的小孩子玩,还拜托她旁边的小伙伴 Theo 跟新来的男孩 Laura 一起玩。

朋友的存在,有效的降低了孩子对新环境的恐惧感。

让 Elliot 很快适应了新环境,慢慢爱上了幼儿园。

而善意的接纳,友好的待人,具备领导才能的处事能力,使 Tia 迅速脱颖而出,成为了小朋友们中颇出风头的领头羊。

02

当遭遇小团体的排挤

为了合群所作出的努力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小屁孩的国度亦不例外。

幼儿园并非永远充满童话色彩。

美好的画面背后,也存在着隐形的校园冷暴力。

操场上,风头太盛,过于强势的 Tia ,此刻正委屈地面对着来自同伴们的排挤。

小团体的三个小女孩达成共识,不和 Tia 玩,并且要让她难过——「你是我见过的最讨厌的公主朋友。」

Tia 难过的小身板,假装不在意,实则泪水在眼眶里滚动却强行忍住不让它掉下。

被群体拒绝所带来的孤独感和伤害,让躲在小屋子里落寞的 Tia 看起来如此的让人心疼。

在家被当成掌上明珠的孩子,走出家庭,投身集体,不得不独自去面对来自世界的刀光剑影,人情冷暖。

在我们看不见的背后,他们都经历了什么呢?那一句看似倔强实则无助的「没人跟我玩」,背后藏着孩子成长过程中多少的痛与泪。

孩子从 3 、 4 岁开始,就有了「小团体意识」不管在幼儿园还是小区玩伴,他们都会成群结队的一起玩,这是他们专属的「小团体」。

孩子间的小团体,就是他们步入学校、社会的缩影。

如果时常被小团体排斥在外,久而久之,孩子会因被孤立而变得孤僻,不自信,甚至严重影响着他今后的社交发展。

每个孩子都渴望被同伴接纳,在群体中拥有一席之地。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孩子们可能会为了融入集体,而做出各种看起来「滑稽」的举动。

同样是在群体中落单的新同学 Caitlynn ,自由游戏时间,独自无聊地在操场边上踱步了一个小时。

眼巴巴地看着其他小朋友们,各自结伴玩得兴高采烈,自己却很难融入其中,失落感席卷而来,满腔的委屈无处诉说。

在独自无聊了很长时间后,一个叫 Layla 的女孩过来找她玩。

Caitlynn 赶紧抓住了机会,和 Layla 商量——我们成立一个「姐妹会」。

并且两人还制定了规则——「谁想来我们的姐妹会,就必须得今天加入。」

 Caitlynn 这个交友的小心机虽然看似好笑,实则让人心疼。

抱团组建小团体,一起游戏,一起开玩笑,也可能一起恶作剧,正是这个年纪孩子的共同特征。

被群体排斥所带来的孤独,害怕落单而努力融入团体,盲目的随大流,都只是为了在群体中「被看见」。

小团体是孩子们上幼儿园重要的动力和快乐的重要来源。

父母总是会担心孩子在幼儿园被欺负、吃不好、不被老师重视。但对孩子来说,他们更在意幼儿园里有没有朋友,有没有可以接纳自己的「组织」。

来自同龄人的认可,是孩子在集体中获得归属感的重要方式。

03

幼儿时期的交友观

对成长有着大影响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童年时期交友的方式与境遇,对成年后的为人与处世起着难以估量的影响。

在幼儿园里单纯至极的关系往往更能让孩子理解社交的真谛。孩子幼儿时期的择友观,也影响着他们将来看待世界的视角。

不同于成年人的戒备心,孩子玲珑剔透的小心灵,没有太多的有色眼镜。

当面对身边出现一些与众不同的人时,他们的行为更多的是透着爱和善意。

节目里,一个小男孩 Tomas 的暖心举动令人感动不已,打动了无数网友。

新来的小女孩儿 Ada 害怕兔子,惊慌地跑到房间角落里躲起来,抱起娃娃缩成一团。

Tomas 看到 Ada 惊慌不已,特地挑选了一只柔软的毛绒兔子玩具展示给 Ada ——「(你看)兔子不吃人的(不要怕),兔子只吃胡萝卜,还有胡萝卜蛋糕,你愿不愿意和我去摸一摸它们?」

听完 Tomas 的话, Ada 站起来跑到兔子旁边,轻轻地抚摸了它, Tomas 则站在她远处,边抓鼻子边注视着 Ada 。

当主持人问 Tomas ——「你为什么要帮助 Ada 呢? 」

Tomas 不假思索地回答说——「因为她是我最好的朋友。」

听罢,坐在一旁的 Ada 扭过头,直视着 Tomas 的脸说——「你也是我最好的朋友,我喜欢你 Tomas 。」

面对 Ada 这么直白的「表白」, Tomas 吐吐舌头,不好意思的笑了。

更值得留意的是, Ada 是一个特殊的孩子,她患有唐氏综合征,而其他的孩子丝毫没有察觉到 Ada 的与众不同。

起初 Ada 在幼儿园里不擅长交到朋友,格外的孤独。

但在第一周即将结束的时候, Tomas 却坚定地将她放在「最好的伙伴」名单内。

他表达出来的平等友好,这正是 Ada 所需要的:把她当成一个正常的朋友来看待。

没有歧视,没有区别对待,而是一视同仁,善意以待。

平等的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这是连孩子们都懂的道理。

但试问我们成年人,又有多少人能像他们表现得这样优秀呢?

看完这一幕,英国网友忍不住感慨——「我不禁问自己,我们是在什么时候丢失了同情心和善于接纳他人的品格?」

「不设防备,没有偏见,世界还是有希望的。」

孩子的世界虽然也会有小打小闹,但更多的仍是善意和包容。

在这个阶段,能够建立良好朋友圈的孩子,更能适应学校的生活,也是预防校园霸凌的有效办法之一。

同时,友善美好的交友体验,也能使孩子拥有更好的同理心和共情能力,更容易纾解情绪压力,拥有阳光向上的心态,对孩子将来的择友和处世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所以,别小看孩子成长中「交朋友」这件小事,他们现在学习到的一切,都是长大成人的蓝图。

04

成长的烦恼

需要教育的智慧

幼儿园是孩子们接触到的第一个小社会,虽然不复杂,但也具备了成年人社会的种种特点。

没有了在家的「特权」「独享」「万众瞩目」「一呼百应」,需要学会等候,学会分享,学会合作,学会如何和小伙伴们相处。

这个阶段孩子的社交尤其重要,让孩子知道友情的重要性,学会与同龄人相处,能使他们在集体生活中快乐成长,学会如何用爱与包容的力量化解人际交往过程中的矛盾。

成长的烦恼需要教育的智慧。

关注孩子在幼儿园的交友状况,倾听他们的交友烦恼,帮助他们打造健康友爱的朋友圈,是每位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

1978 年,全世界 75 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法国巴黎聚会。

图片来源: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