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家教育思想的基本论述与思考

 无极太空0 2019-10-15

先秦时期,百家争鸣,是我国古代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闪烁的时代,构建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文化高峰,在这其中,老子集古圣先贤之智慧,著(道德经》。潜隐的道家思想在表现形式上一直不同于作为举世“显学”的儒家思想,在儒家思想不断地通过存在本体践行道德规范,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突出的巨大的独一无二的贡献的时候,与之多有差异的道家思想,千百年来在默默地补充着它,与儒家思想一起,滋养和塑造着中国人的人生观、世界观、文化结构和理想品格。道家思想建立了自己独立完整的思想体系,中国的哲学、美学、宗教学等义理之学均从中有所吸收借鉴,与此同时,道家思想里所蕴含的丰富的教育思想也值得我们挖掘和学习。

道家教育思想的核心——“道”

《道德经)中开篇即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五千字文中通篇可见“道”的身影,是道家思想的核心概念。“道”是宇宙万有之本源,万物存在的根本凭借和最终依据,天地万物从“道”那里获取自己的形态和性能,其行为也以“道”的法则为准则。

“道”“玄之又玄”,“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它“不可道”,不可“观”,不可“识”,更不可“分”,只可用一种或然性的方式去感受,去领会,去体悟,去喻说,但凡是有形有象的万物又都因道的先验存在而存在。

任何割裂主客、理境、有无和形而上下的知性探求,都会堵塞天道流行的境域,消解“道”之绝大的普遍性的根源意义和它无处不在的生机活力,最后不得不陷入一种缘木求鱼的困境或与影竟走的空疏境地。“回归生命本质,向自然之本真状态回归,向“要儿”状态回归才是求索于道的正确途径,这充分展现出道家思想中自然人本主义的教育思想。

道法自然”的教育价值取

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简单来说就是人应该遵从地,地应该遵从天,天应该遵从道,道应该遵从自然。这个自然并不是普通意义上花草树木的大自然,更有自然而然、循其天然的内涵意义在其间,也就是要合于万物规律的本源—“合于道”。“道家强调的自然之教,就是讲求尊重事物的自然秉性、顺应事物的自然规律、促进事物的自然发展,从而达到“道通合一”——既合乎“人性’又合乎“天性”的自然状态。

“长者不为不余,短者不为不足”,差异性和多元化乃世界自然而应然的状态,人的个体差异具有其天然的合理性,长的不能算多余,短的也不能说是不足。“辅万物之自然”,就是因任万物于自然,万物处于自然的状态就是最好的状态,如果要在这一尺度之外另立法度而迫使人改自然的状态,就是对个体、万物乃至道的否定。

“万物一体”、“以道观之,物无贵贱”、“神鬼神帝,生天生地”的思想认为万物在其根源上是混而为一的,一切皆因道而存在,物与物、人与物、人与人之间都是平等的。作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教师应该放平自己的心态,热爱、尊重每一位学生,不应不自觉的将学生划分为三六九等,对不同的学生表现出不同的倾向性,这是对学生差异性的否定和对学生个人权利的忽视。教师要以一种客观公正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切的帮助,真正做到“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使每个学生达成最佳发展状态。

道家教育的方法论

儒家思想好比一位鼓励你实践、从做法对你进行指导的教师,告诉你“举一反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而道家思想却如同一位对你进行精神引领的导师,“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注重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心领神会,以及受教育者的切身体验和内在觉悟,不掺杂主观评判,让受教育者最终成为本真的自己。

“处无为之事”、“天下之难作于易,天下之大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道家的“无为”并不是“不为”,而是指不要等到事物发展到不可收拾了再去收拾,再去为。其实道家对天道规律的把握是积极的,主张把握微妙契机。因为“事物处于安静平稳时容易把握:征兆没有出现时,容易规划引导;在初始脆弱阶段,容易判断发展的趋势;处于微小的时候,容易使其消散。最好的治理是产生乱象之先的调控。”“而道,是“无为”与“无不为”的辩证统一,这就要求教育者,既要从客上辅助受教育者的自然发展,又不妄为、强为,扭曲其自然天性。

老子认为“治大国若烹小鲜”,治国就像烹饪小鱼小虾一样,小心翼翼、掌控火候、不急不躁地以柔和的外力,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教育又何尝不是如此?要求教育者“遵天之道”,“从天之则”,去除人为的、带有强制色彩的礼乐之教,减少教海和强迫灌输,“行不言之教”,按照受教育者的自然本性和成长的客观规律对受教育者徐徐施加影响,如春风化雨,让受教育者在自然淳朴中得以成长。以人格影响人格,以智慧影响智慧,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

“生而不有”的教育道德

教育工作者应保持一种宠辱不惊的旷达心态和淡泊情怀。教育的成功、教育目的的达成,乃“自然”达成,教育者不可居功自傲、自矜自伐,要随缘自然,破除对世俗功名利禄的过分执着,“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抱“素朴”之意,树“不争”之德。老子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持而盈之”、揣而锐之”均是有意执着其功以为己德,自危殆其身。

故一个取得成功的教育者务必保持绝对清醒的头脑,顺天地无己之道,让自己从成功的巅峰状态尽快回复至“一无所有”的新起点,一切从头开始,“自然”达致新的更大的成功。

道家教育思想中的智育、德育和美育

1. 智育。

道家主张“大智若愚”、“明道若昧”.由一个“若”字实质性地界定了大智慧与“明”的涵义,道家的大智慧在常人眼里是“愚”,彻悟的“明”在常人眼里却像是“昧”,这是由于道家视逐物外求所获得的知识为小智,视内在本心的颖慧之智为大智,视大智的境界为“明”。

“这和卢梭的教育思想颇有相似之处,认为现代文明为“小智”,要从自然情境中体悟“大智”。教育者应摒弃僵化的智育,破除功利的追求,尊重受教育者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创造,解放出受教育者内心的力量,帮助其达到内心的平和,探索生命的大智慧。

快节奏的现代文明使得人人内心浮躁,但科技永远只是工具,永远不能使人获得生命的成长。

2. 德育

老子提出“圣人不仁”、“天地不仁”、“大道废,有仁义”等等之语,表面理解好像是老子不讲仁义道德,其实道家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思想,老子反对的是形式主义的仁义道德,提倡的是发自内心的、潜意识的仁义道德:反对的是 家“直线进取式”的道德教化,提倡的是内在的修养和德性。

老子将德分为“上德'和”下德”,用以区分内在的真正的德性和外显的伪善的德性,“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德就是无为的德,就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就是有作为有贡献但又不倨傲于社会之前。在上德的社会里,没有德的说教,而下德则刚好相反。老子提倡的就是真正的仁义道德——上德,反对外在的、虚伪的、形式主义的、功利性质的仁义道德。

3.美育

道家美育观的建构在老子只是初现端倪,到庄子时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其美育观丰富而独特,肯定人的自由价值,并将自由推至无限,体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道家的美是超越的自然之美,淡简朴素、虚实相生。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见素抱朴”、“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都在追求一种妙味无穷、法无定法、返璞归真的美学理想。道家美育思想的核心在于理想人格的塑造和审美人格的培养。物我两忘、游走俯拾,精神自由,至真、至美、至纯、至善的精神充溢的人格充满着“与物为春”的审美愉悦。“心斋”、“坐忘'、“见独”等都是其美育培养的具体方法。

归根结底,道就是最高的艺术精神,合于道就是最根本的修化途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