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书记载:公元960年正月初一,传闻契丹兵将南下攻周,宰相范质等未辨真伪,急遣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御敌。周军行至陈桥驿,赵匡义和赵普等密谋策划,发动兵变,众将以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皇帝。 首先我们看看契丹兵有没有南下攻周。我们看看辽史记载:公元960年前后三年时间,辽庭出了一个惊天大案,王子谋反,这期间辽国上下忙得一团糟,你别说来攻打周了,你就是给他块地他都没功夫来拿。 其次我们再看看 殿前都点检赵匡胤怎么抗敌的。史书记载:赵匡胤统率大军离开都城,夜宿距开封东北20公里的陈桥驿,兵变,众将以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皇帝。随后,赵匡胤率军回师开封。当晚在此大宴诸将领,然后自己喝醉了,就睡了一觉,睡醒被黄袍加身成为皇帝。第二天直接就回来了。不是契丹大兵压境吗,难道喝点就睡了一夜一箭未发契丹兵就退了吗。显然不符合事实,也不符合逻辑。 ![]() 由此可见契丹大兵压境,其实是个谎言,是个阴谋。 那么为甚麽士兵死心塌地的拥护他做皇帝呢?这可是被谋反诛族的死罪。大概有三个原因。 第一:制造契丹兵压境的谎言取得全国实际兵权,私下联络亲信将领利益达成一致,出城后散布谣言,为自己做皇帝创造成天意。 第二:他率禁军精锐驻扎在陈桥,此地离都城开封只有40里,他可以对开封动向了如指掌,手握重兵对皇室和大臣构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利用小皇帝刚即位皇太后无主见政局不稳以及皇室对领军将军的猜忌,在军中恶意渲染小皇帝猜忌的谣言。这造成了广大将领和士兵的心理恐慌。 第三,借晚宴之际,以利益和武力,诱导加胁迫,暗示自己要取而代之。一切安排妥当自己佯装醉酒,然而这一切都在这一夜按他的设想顺利进行,第二天佯装不知,对外声称被部下和士兵强行黄袍加身,不得已而为之。成功甩锅给了众将领士兵并被正儿八经地写进了历史。 ![]() 赵匡胤身为殿前都点检(相当于全国禁军总司令)是实力派各军事指挥将领都安排了亲信,他要当皇帝完全可以强行发动武力政变,何必绕个这么大的弯弯。绕这个弯就是为了甩锅,为了名正言顺。毕竟留下个谋权篡位的骂名名声不好,也不利于以后的稳定统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