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通过乾隆去世后众妃嫔的晋尊情况,浅析嘉庆别具一格的缘由所在

 史海甄客百晓生 2019-10-16

自古至今,乾隆都以多情而闻名于世,而随着清宫剧的热播,他的后宫佳丽也逐渐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根据对清朝历代后宫妃嫔记载最详细的《清皇室四谱》中所载,乾隆后宫共计有后妃41人,而到了乾隆去世之后,仅有8位尚在人世,那么对于亲政的嘉庆来说,对八位长辈的安顿事宜,便成为了头等大事。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本该待遇相差无几的诸位太妃们,实际却拥有明显不一样的差别,不光如此,在已有晋尊候选范围之外,嘉庆还勇于创新,今天史海君就带领大家一起去具体分析一下嘉庆帝别具一格的真实原因。

微信截图_20191016010351.png孝仪皇后魏佳氏与童年永琰(嘉庆)画像

十全老人的庞大后宫

虽然在表面的在位时间上,乾隆帝不及祖父康熙,而且后宫妃嫔数量也以41位居于第二(康熙第一,54位)。但十全老人还是有自身引以为傲的地方,那就是他的长寿,从1711年(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出生,到1799年(嘉庆四年)正月初三去世,享寿高达89岁,成为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

1、乾隆后宫妃嫔构成浅析

而正因为他的长寿(尤其在那个医疗条件相对落后的环境之下),导致在他去世之后,所剩妃嫔寥寥无几,且不说当年藩邸之人仅存一人,就连比他小十几岁的妃嫔也大部分先他而去世。根据最终葬入裕陵地宫以及裕妃园寝时的乾隆各后妃位分来划分,41位当中有3位皇后、5位皇贵妃、5位贵妃、6位妃、6位嫔、12位贵人、4位常在。

微信截图_20191016010608.png

乾隆帝画像

乾隆帝自己的裕陵地宫,葬入了两位皇后和三位皇贵妃,并且这五位都是在乾隆去世之前入葬的。在康熙朝及以前,按照惯例只有皇后才有与皇帝合葬的权利。自雍正从1723年(雍正元年)九月所定的制度开始,不仅沿袭了康熙朝开创的皇后先于皇帝葬入地宫(无需暂安等待皇帝去世),而且开创了皇贵妃也可祔葬帝陵的先例,当然同时也需符合同皇后一样得先于皇帝去世的标准。

2、裕陵当中未有嘉庆安顿之人

这五位分别是:孝贤皇后富察氏(1712年【康熙五十一年】二月二十二—1748年【乾隆十三年】三月十一)、孝仪皇后魏佳氏(1727年【雍正五年】九月初九—1775年【乾隆四十年】正月二十九)、慧贤皇贵妃高氏(1745年【乾隆十年】正月二十五去世)、淑嘉皇贵妃金佳氏(1713年【康熙五十二年】七月二十五—1755年【乾隆二十年】十一月十五)以及哲悯皇贵妃富察氏(1735年【雍正十三年】七月初三去世)。从1752年(乾隆十七年)十月二十七孝贤、慧贤与哲悯同日入葬,到1775年(乾隆三十年)十月二十六孝仪皇后入葬,前后相隔23年。因为五人都卒于乾隆之前,所以不存在继位的嘉庆照顾安顿一说。

微信截图_20191016010849.png

慧贤皇贵妃高氏朝服像

3、跨度长达70年的裕妃园寝,8位活到了乾隆去世之后

而裕妃园寝中,共葬有36人(皇后1位、皇贵妃2位、贵妃5位、妃6位、嫔6位、贵人12位以及常在4位),从1752年(乾隆十五年)十月二十七仪嫔与秀贵人入葬,到1823年(道光三年)四月二十六晋妃葬入,前后共历三朝(乾隆、嘉庆、道光),相隔长达71年。

而在这36位当中,其中有8位是活到了乾隆去世(1799年【嘉庆四年】正月初三)之后的,从位分高低排列分别是:颖贵妃巴林氏、婉贵妃陈氏、惇妃汪氏、芳妃陈氏、晋妃富察氏、恭嫔林氏、鄂贵人西林觉罗氏、寿贵人柏氏

乾隆太上皇时期对存世妃嫔的安排

1795年(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时年85岁的乾隆帝公开宣布皇十五子嘉亲王永琰的皇储身份,并且定于明年正式进行禅位授受大典。1796年(嘉庆四年)正月初一,紫禁城太和殿,乾隆亲自将“皇帝之宝”大印交于永琰手中,禅位礼成,随后举行了嗣皇帝登基大典,永琰正式成为清朝入关后的第五位皇帝。

微信截图_20191016010433.png乾隆“十全老人之宝”

朕仰承昊眷康强逢吉,一日不至倦勤,即一日不敢懈弛。归政后,凡遇军国大事及用人行政诸大端岂能置之不问?仍当躬亲指教,嗣皇帝朝夕敬聆训谕,将来知所秉承,不致错失。

虽然继位为帝,但由于父亲乾隆尚在人世,且以太上皇自居,并自认“仍当躬亲指教,嗣皇帝朝夕敬聆训谕”,故乾隆仍旧养心殿,朝中涉及大事层面的政务他依旧会事无巨细一一过问。在如此“让位不让权”的宗旨下,一直到1799年(嘉庆四年)正月初三之前,朝政仍由乾隆说了算。而在这三年零三天当中,虽已为太上皇,但乾隆仍可以发布诏谕晋封了两位嫔妃,即颖贵妃巴林氏(1798年【乾隆三年】四月十五由颖妃晋为颖贵妃)与芳妃陈氏(1798年【乾隆三年】晋封为妃位)。

微信截图_20191016015033.png《清皇室四谱》中关于颖贵妃巴林氏的记载

嘉庆帝亲政后对先帝妃嫔的分类安排

1、不按常理出牌的晋尊制度

1799年(嘉庆四年)正月初三,乾隆去世,宣示着嘉庆帝终于等来亲政的一天。按例,嗣皇帝对于大行皇帝的在世妃嫔,理应晋尊位号以显尊崇。晋尊位号又分为两等:第一等仅晋尊为“太”字辈妃嫔,第二等不仅晋尊为“太”字辈妃嫔,而且还晋升位分。但实际上,在各朝各代,对于第一等基本所有人都能实现,但第二等达标者却很少。而但凡被晋升了等级的先帝妃嫔,都有一个普遍规律,大多与嗣皇帝有更深一层的密切关系。

纯懿皇贵妃,耿氏。事世宗潜邸,为格格。雍正间,封裕嫔,进裕妃。高宗时,屡加尊为裕皇贵太妃。乾隆四十九年,薨,年九十六。谥曰纯悫皇贵妃。葬妃园寝,位诸妃上。子一,弘昼。

比如雍正后宫当中的裕妃耿氏,在雍正去世后,被乾隆分两次晋封(1737年【乾隆三年】晋封为裕太贵妃、1777年【乾隆四十三年】十月二十八晋封为裕皇贵太妃),1785年(乾隆五十年)耿氏去世三个月后又被乾隆追谥为纯懿皇贵妃,之所以给予如此恩宠,是因为耿氏是乾隆的好兄弟和恭亲王弘昼的生母,待遇自然要比旁人更为优渥。

微信截图_20191016011242.png纯懿皇贵妃耿氏剧照

2、在世受到位分晋尊的特例

婉贵太妃,陈氏。事高宗潜邸。乾隆间,自贵人累进婉妃。嘉庆间,尊为婉贵太妃。寿康宫位居首。

同理,在嘉庆亲政后,对于父亲尚在世的妃嫔,也未做到全部晋升位分,八人中仅有一人受到了嘉庆的晋尊等级,那就是乾隆朝的婉妃陈氏。由于出身卑微(其父陈延璋无官品)而且不受乾隆宠爱,所以自1748年(乾隆十三年)封为婉嫔之后,一直到1794年(乾隆五十九年),84岁的乾隆才想到了为陈氏晋升位号为婉妃,并且升其为寿康宫主位。

乾隆去世后,嘉庆于1801年(嘉庆六年)正月初八晋升陈氏为婉贵太妃,一方面是因为陈氏素来温和待人,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她是当时唯一的一位在世的乾隆藩邸旧人。仅仅比乾隆小五岁,在1807年(嘉庆十二年)去世,享年高达92岁,是乾隆后宫最为长寿者,所以嘉庆的晋升位分也可能是出于对这位高寿太妃的尊崇之意。

微信截图_20191016010126.png婉贵妃陈氏剧照

3、去世后受到追封的特殊恩宠

相较于之前的皇帝,嘉庆还破例对父亲已去世多年的妃嫔进行位分晋升,也有一位获此殊荣,便是乾隆朝庆贵妃陆氏。1768年(乾隆三十三年)十月初六陆氏被册封为庆贵妃,六年后(1774【乾隆三十九年】七月十五)去世。嘉庆亲政后的第二天,即1799年(嘉庆四年)正月初四,便追封其为庆恭皇贵妃。

朕自冲龄蒙庆贵妃养母抚育,与生母无异,理宜特隆典礼,加晋崇封,兹追封为庆恭皇贵妃。

对于已去世25年的陆氏,嘉庆如此上心的根本原因在于,在自己满月之后,由于生母魏佳氏(当时尚为令贵妃)子女众多精力有限,所以由乾隆做主将永琰送往庆妃处代为抚养,由于庆妃一生无子,所以将全部的爱都倾注给了永琰,这也是为何嘉庆在追封皇贵妃谕旨中说“蒙庆贵妃养母抚养,与生母无异”的原因,本着“特隆典礼,加晋崇封”的原则,对胜似生母的养母给予了莫大的殊荣。

微信截图_20191016010241.png庆恭皇贵妃陆氏朝服像

4、连历三朝的晋妃

除却以上两种被嘉庆帝晋升位分的方式,乾隆后宫当中还有一人,既没在乾隆朝得到晋封一直为贵人,在嘉庆朝也只是得到了晋为太贵人的普遍待遇,直到1820年(嘉庆二十五年)八月二十三,此时嘉庆帝已经去世了28天,这位妃嫔才被继位的道光从太贵人位分晋尊为皇祖太妃,她便是历经三朝的晋妃富察氏。说来也是巧合,她的父亲德克精额是大学士马齐的曾孙女,而马齐又是孝贤皇后与傅恒的伯父,所以算下来晋妃还得称孝贤皇后为姑祖母。

史海君说:

综合看来,在乾隆后宫的41位后妃当中,虽然有8位活到了乾隆去世之后,但这并不意味这8人都可以得到嗣皇帝嘉庆很好的待遇。除了可以被给予太妃的称号以及退居寿康宫颐养天年这些普遍待遇之外,仅有婉贵妃一人得到被晋升位分这样实质性待遇的权利。当然,嘉庆为了感念养母当年养育之恩,也在自己亲政后,破例将去世多年的养母陆氏追尊为皇贵妃。

所以,根据嘉庆帝对先帝妃嫔们的待遇来看,要想得到更好的殊荣,第一要做到德高望重(如婉贵妃陈氏),第二需与嘉庆本人有更为密切的关系(如庆恭皇贵妃陆氏)。

参考资料:

《清皇室四谱》

《钦定大清会典事例》

《高宗纯皇帝实录》、《仁宗睿皇帝实录》

赵尔巽《清史稿.高宗本纪》、《清史稿.仁宗本纪》、《清史稿.卷二百一十四.列传一》

版权注明:本文系作者“史海甄客百晓生”原创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违者必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