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严肃的话题——是否应该体罚孩子​|智慧可来屋

 九州君子好人 2019-10-16

一个严肃的话题——是否应该体罚孩子​|智慧可来屋

孩子,到底能不能体罚?

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宝,父母、老人无不视孩子为掌上明珠。

宠着长大的宝贝,如果犯错了是否应该打,这成了一个矛盾的话题。 俗话说“棒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但是打在儿身痛在母心,这种矛盾相信很多家长都深有体验。

打是否管用?

体罚孩子到底该不该?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话题。

从行为学角度看,打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当孩子出现一种行为,而你用打来回应孩子的这种行为,那么当下次孩子再想有这种行为时会联想到之前你打他的情景,于是他会选择放弃。这就是所谓的“打一次就长记性了”。

但是我们并不鼓励用“打孩子”这种手段,因为在有效果的同时,也有很多弊端。比如孩子身体的伤害、心灵的受创,尤其是在家长进入情绪失控状态中不能自省时,可能会有很严重的后果。所以不到万不得已,不要用“打”这个招数。

我们来看两个有趣的场景。

场景一:

在过去的私塾中,有教书先生打手板的规矩。当学生不遵守规则,先生会根据事先的约定进行“执法”,根据行为的恶劣程度,有不同的打手板次数。在这种场景下,学生知道为什么被打,知道被体罚的程度,打完也会服气。先生的执法也有依据、有限度。 这种体罚就起到了效果——让孩子吸取教训,改过向善,重新来过。整个过程是在理性中进行的。

场景二:

2002年韩国电影《我的野蛮女友》火遍大江南北。 其中的男主角经常被妈妈打——妈妈正在做饭,看见他翻墙回来,就用擀面杖打; 正在扫地,就用笤帚打; 正在洗衣,就用洗衣板打……。

这戏剧化的场景揭示了一种情况——情绪化打孩子。 很多父母体在批评或体罚孩子时带有明显的情绪,很难自拔。 被情绪的洪流裹挟,会做出很多不可预测的事,说话会很过分,下手会无轻重。

就像开车时的路怒症,宣泄情绪很重要,行为结果不重要。 这时父母的执法会变为打骂,会超出限度,也会让孩子很委屈。 孩子会陷入到恐惧中,无法思考自己错在哪里,而且会觉得你欺负人,心里不服气。尤其是家长自己,出完气,内心也会悔恨。 这种体罚就没有起到让孩子改过的目的,只是成为了家长情绪的出气筒。

一个严肃的话题——是否应该体罚孩子​|智慧可来屋

看到这里,您应该明白“打孩子”和“打孩子”之间的区别了吧。 可能您会说,有时候气一上来自己都控制不住自己,本来是场景一的理性,不知不觉就变成场景二的情绪宣泄了。

在这里我要说,这是是很多人的问题,不光是在孩子教育中,在工作沟通中,在夫妻交流中,甚至是在开车时,我们都会触发情绪,进入暴走状态。

这是因为我们 缺少对情绪的控制练习 ,当情绪来到时,我们很容易就被裹挟了。在巨大的情绪瀑布面前,我们要先在心里先停一下,让自己大脑中那一丝的理性保持住,做三次深呼吸——吸气时知道自己在吸气,呼气时知道自己在呼气——用呼吸锚定自我,然后再去处理事情。这其实就是简单的正念练习(mindfulness)。

一个严肃的话题——是否应该体罚孩子​|智慧可来屋

我们情绪是基因层面的,是几百万年进化出来的,而我们的理性思维才短短的几千年而已。 为了让我们保持理性,我们可以进行正念练习。 反复的训练后,每个人都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在情绪发作时知道它的到来,是否选择进入这个情绪完全靠自己控制,让你小小的“自我”在情绪的大海中不会沉沦,让自己真正的活在当下。所以,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要学会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可来屋是一个提供全方位家庭心理辅导与咨询的空间,我们的正念课程已经开了十多期,有完整的体系和流程,很多大朋友都受益于这个课程。 如果您想成为自己情绪的主人,可以来体验我们的正念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