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箜篌——丝绸之路上耀眼的遗珠

 zdjphoto 2019-10-16

//
箜篌的前世今生
//

姚秦三藏法师

——鸠摩罗什

译的《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里,

“大树紧那罗王率无量紧那罗众,无量乾达婆众,无量天众,无量摩侯罗伽在如来面前,作八万四千伎乐,这位乐神与歌神之王弹奏着琉璃琴,以净妙歌善和众乐时,三千大千世界皆被琴音声及妙歌声震慑,音声隐蔽欲界诸天一切音乐,于是,一切声闻大众,听得如痴如醉,情不自持,一一离座起舞。”

这里说的琉璃琴,

就是世间形态最美的乐器

——箜篌。

中国是世界上音乐文化最早发达的国家之一。

而箜篌是世界上最早的弹拨乐器,

在其兴起的汉代,家家少女皆弹之习之;

在她开放交融的南北朝,

它便承载起音乐桥梁的使命与外邦互通互融;

在她繁荣的唐代,它绽放出的极致艺术美感,

令帝王追崇,只盼独享。

在日本奈良东大寺的寺院中,

至今还保存着两架唐代箜篌残品。

漆槽箜篌

螺鈿槽箜篌

但是,这件古老的乐器,

从十四世纪后期便不再流行,

以致慢慢消失了,

人们只能在以前的壁画和浮雕上

看到一些箜篌的图样。

敦煌壁画中,

有上千的彩绘和一些石雕等

都记载了箜篌的兴盛和史实。

其数量仅次于琵琶,约有200余件。

敦煌壁画有着各式各样的主题和人物;

展示的乐器也是多种多样,

舒展曼妙的箜篌飞天,栩栩如生,

色彩艳丽的箜篌演奏图,

以及箜篌乐伎像蝴蝶般舞动的手指,

轻灵优美,千姿百态......

艺术精品之美使历史的沉淀跃然浮现,

千古天籁之声回荡于耳。

 

而现代箜篌和古代箜篌是有区别的,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下:

//
古代箜篌
//

古代箜篌有着三种形制:

分别是竖箜篌、卧箜篌和凤首箜篌。

其中,竖箜篌,又名“胡箜篌”,

在汉代时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原,

被誉为“丝绸之路上的遗珠”

《通典》云:

“竖箜篌,胡乐也,汉灵帝好之”。

在文化大交融的南北朝时期,

被完全汉化的箜篌

逐渐成为中原民族定型的传统乐器。

称其为‘遗珠’,

是因为这件古乐器在明末清初一度失传,

再没有箜篌实物出现,无人能弹奏,

甚至没留下一首乐谱,

只有在古壁画上能见其容颜。

竖箜篌被宫廷独占,失去民间发展根基,

直接导致其断代了300多年。

小箜篌演奏图 河南博物馆

而称其为“丝绸之路上的遗珠”,

是因为1996年,

在我国新疆的扎滚鲁克古墓群

出土了两件古老的小箜篌,

年代可追溯到2700年以前,

且在此之后多件箜篌实物出土于新疆,

由此我们可看出

古丝绸之路途经之地

正是箜篌兴盛的重要区域。

古竖箜篌

竖箜篌

正仓院藏唐箜篌残件

残件复原图

古竖箜篌复原件

古卧箜篌

卧箜篌壁画

卧箜篌

 

卧箜篌复原件

凤首箜篌

凤首箜篌缅语称Saung-Gauk(桑柯),

为弯曲的竖琴之意。

也称缅甸竖琴或弯琴。

是起源于古代缅甸的一种弹弦乐器,

后流传东南亚一带。

它的琴身恰似一叶小舟,

加之向上弯曲的琴颈,犹如一张多弦的猎弓。

凤首箜篌

 后来,凤首箜篌经波斯传入中亚和印度。

据中国《隋书·音乐志》记载,

箜篌“出自西域,非华夏旧器”。

曹毗《箜篌赋》描绘为

“龙身凤形,连翻窈窕,缨以金彩,络以翠藻”。

可知其是以凤首为饰而得名。

凤首箜篌总稿机(缅甸)

敦煌壁画里的凤首箜篌

据史料记载,

汉武帝深感箜篌之美,

便令宫廷乐师进行仿制,用于宫廷和郊庙雅乐。

特别是盛唐时期,

中国社会经济文化高度繁荣和发展,

人们不但会演奏箜篌,

而且演奏艺术水平相当高。

箜篌还可与诸多中国古老乐器

发出的美妙音韵融为一体,

让宫中皇室成员和达官贵人们无不陶醉。

也就是在这个时期,

中国盛行的箜篌,

又先后传入日本、朝鲜等邻国。

//
现代箜篌
//

古箜篌一直都是单排弦制,

直到20世纪70年代,

中国民族乐器改革家张琨

与乐器制作家韩其华发明出一种双排弦,

便是现代箜篌。

全称叫双排弦雁柱转调箜篌,

是根据竖琴,琵琶,古筝

创造出来的新乐器,

只是借“箜篌”这个名字,

与古箜篌没有多大关系。

其演奏技法

以多种民族弹拨乐器的演奏技巧为主,

并借鉴了竖琴的弹奏手法,

还可左右手同时奏出旋律

与伴奏而不相互妨碍,

和声拥有丰富色彩。

所以,

箜篌既是最古老的民族乐器之一,

又是最年轻的乐器之一。

箜篌的美,没有时间界限,

在任何你所希望的时候,

它都能伴随在你的左右,任你的思绪飘飞。

曲毕,既让你心静,又引你深思。

箜篌的美,

只听一次便会爱上,

是一种数不清猜不透的着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