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物皆媒,我们不缺传播渠道......

 乐康居 2019-10-16

一个早高峰的上班路上,一脚点地,双手扶着共享单车把手,看着数字跳动的红灯,突然有人往车篮子放进来一包纸巾,我不是唯一的Lucky  Dog ,其他人也得到了同样的“馈赠”,拿起一看,“重振男性雄风”几个大字,还有一些没来得及看的小号字,绿灯来了!到了目的地,放回车篮的纸巾不见了。

这是一次对我告知失败的广告,无疑了!

广告之无处不在,早已司空见惯,见怪不怪。媒介的开发与利用空间,肯定还能装下不少聪明的脑袋。谁也不想总是碰到,炎热的夏日街头,总有人要送你一把毫无美感,满是广告的扇子:一边迫不及待地给,一边转头填满附近的垃圾桶。

快递箱变身公益广告媒介


2017年,在你收到的快递箱子里,有过一撕胶带就流出血的吗?有家公司发明设计了这款互动胶带产品,并做了一套创意,成功卖给了苏宁易购,得到首次运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个聪明的脑袋,把大象、鲨鱼、犀牛、穿山甲等动物印在了胶带上,这些动物惨遭猎杀,数量急剧下降,因为它们的某些部位会成为一些人购买的珍贵商品。拿在手上的商品和盗猎现场太远了,这个胶带创意拉近了二者的距离。这些胶带包着红色颜料的微胶囊,当消费者划开胶带,微量红色颜料便从犀牛角、象牙等处渗透出来。乍一看,真是一个晕血人士不宜的设计!

但这并没有阻止它斩获诸多广告大奖,引来媒体的纷纷报道,评委认为它是“极具人文关怀的公益性和对媒介的创新利用”,在摘得戛纳国际创意节的两个奖项时,更是将获奖理由归因到“设计、别出心裁的载体选择”。

图片来源于网络

惊讶于流血胶带后,消费者还可以扫描胶带上的二维码,进入H5救这些动物,做出“不购买,不做动物杀手”的承诺,形成了“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的逻辑闭环。这种线下线上双管齐下的媒介创新运用与玩法,也算是姹紫嫣红广告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将快递箱胶带变成一个可互动的沟通平台脱胎于“将快递包装箱变成媒介载体和沟通渠道”的传播敏感度,这个媒介每年能触达的人次与市面上的诸多媒体相较,有过之无不及。因为今年快递年度总数量有望突破600亿件,上世纪80年代是153万件,去年是507亿件,一路飙升,30年年均增速高达41.5%,2019年9月17日,国家邮政局局长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提到这些数据。

看中快递箱子的不止一家


今年99公益期间,有1000个公益主题的快递盒子,随着商品陆续送达广东省内各个地区,消费者收到货物后,可扫描盒子侧边的二维码,进行捐款,为乡村孩子增添一本书,这是满天星(一家乡村儿童阅读推广的教育类公益机构)与京东物流的一次联合操作。受数量规模所限,在筹款转化上并无突出成绩,但在满天星创始人梁海光看来,这是一种重要的品牌传播,对双方都有好处。

图片来源于满天星公众号推文

探索场景化公益新尝试,在快递盒子玩花样,两年前还有一次规模更大的。2017年的99公益日,小红书联手WABC无障碍艺途推出定制版“公益红盒子”。选取WABC公益项目中自闭症儿童的画作,嵌入红盒子的封面上,画作下方印有二维码。用户扫描二维码就可看到小红书为自闭症群体所做的支持与帮助,还可选择成为该项目志愿者。在合适的时候,用自家的盒子,宣传自己的项目,看起来也没毛病。

图片来源于网络

默默递个快递盒不过瘾?幸运的消费者还能收到印有自闭症画作的限量版公益T恤;小红书也在自家社区和微博上邀请近百位KOL用户穿上公益T恤,发起#为沉默的天才鼓掌#的公益话题。为自闭症群体发声,也等于为自己的品牌呐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