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还是那个老师,只是学生变了”——记警营中的师者万宜平

 吴越尽说 2019-10-16
作者: 张冰冰


      “还有一个小时,现在不谈案子,我们谈谈其他的事情,事关人生、事关理想、事关亲情。”在盛西派出所办案区内,一位身着警服、文质彬彬的“斯文”人,拿下了黑框眼镜,揉了揉充满血丝的双眼,他已经连续工作了6个小时。他对面坐着的,是一名20出头的毛头小伙子,染着黄毛,不停地搓着手。

      这位文质彬彬的“斯文”人,就是盛西派出所赫赫有名的“万老师”——万宜平。他又开始他坚持十几年的习惯——留一个小时给犯罪嫌疑人,就像当年他开导青春期的孩子一样,聊一聊人生、聊一聊理想、聊一聊亲情。

      “法律只是给我当头棒喝,而真正把我从深渊里拉出来的,就是万警官的这双大手。”在吴江看守所提审室内,犯罪嫌疑人周欢掩面而泣。他自幼跟随父母从松陵来到盛泽南麻社区,由于父母忙着生意,很少给周欢陪伴,造就了周欢内敛的性格。渐渐地,周欢迷上了网络,上学也没了心思,后来干脆辍学,整天泡在网吧里。周欢的父母发现后,没有及时和他沟通,给他的只是不停的责骂,这样就更加使周欢叛逆,甚至有时候几天不和家里联系。事情的恶性发展终于出现恶果,恨铁不成钢的周欢父母切断了周欢的经济来源,一直以来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周欢一下慌了神,最重要的是他没钱去网吧上网了,脑袋简单的他马上想到去偷点钱过日子。但是偷钱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到人家家里偷,自己也没这个胆。有一天周欢看到路边有人停车,下车后司机没有锁车门就走了,他马上走过去,拉开车门,把放在车子里的几十元零钱偷了去。尝到甜头以后,周欢开始在南麻集镇上到处晃悠,看到停着的汽车就上前拉一把,能拉开就把车内值钱的东西都偷走,小到两个硬币,大到几百的钞票,甚至几包香烟他都要偷去换钱。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正当周欢疯狂作案时,万宜平早就盯上了他,通过视频侦查,万宜平很快把周欢抓获归案。面对铁证,周欢对自己的犯罪行为供认不讳。但心思缜密的万宜平敏锐地发现了周欢更深层次的问题,“你不是一个坏人。”万宜平在审讯结束后对周欢说,“还有一个小时,现在不谈案子,我们谈谈其他的事情,有关人生、有关理想、有关亲情。”这是万宜平的习惯,每次审讯结束,他都要和嫌疑人聊聊案件以外的话题。经过一个小时的人生观、世界观交流,周欢流下了悔恨的泪水,他心里的冰融化了,他声泪俱下地说:“从来没有一个人能真的理解我、肯接纳我,万警官,您是第一个!你放心,我再也不会做这些蠢事了!”

      万宜平曾经是苏州市第三中学的高级教师,他兴趣广泛,热爱运动、书法,不仅精通教育,更看重育人。他在校教书期间,经常和班级内叛逆的学生聊天,问清楚他们心中的苦恼,启发诱导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学习。他有一颗仁爱之心,教书期间曾经看到一篇介绍西北艰苦教育环境的报道后,毅然决然奔赴陕西支教两年。在陕西的两年内,他接触了更多的孩子,对每一个孩子,他都全身心地灌注爱和激情。他说每个孩子都一样的优秀,西北的也一样,他们同样需要沟通和关爱。

      万宜平不仅有个教师梦,更有一颗正义心。2008年,万宜平毅然弃笔从戎,由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转型为一名铁血的人民警察。从警后,万宜平就从事刑侦工作,从盛泽到横扇,再来到现在的盛西派出所,万宜平都是铁打不变的办案主力,敏锐的嗅觉,清晰的思路,让辖区内的犯罪嫌疑人一听到“万老师”这三个字就闻风丧胆。从警十余年,万宜平先后处理各类违法犯罪分子300余名,虽然转型成为一名刑侦民警,但是万宜平仍然没有把教鞭放下,每处理一个人,他总是保持教育一小时的习惯,这个教育,与案件无关,有关人生、有关理想、有关亲情,万宜平把自己的角色暂时回到“万老师”,他要谈的,是人生观、世界观,是发现嫌疑人犯错的根源,是温暖嫌疑人最内心深处的冰川。他曾经说过:“有些人会走错路,因为路太长,天太黑了,他看不清。但每个人心里都有光亮,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份光引出来,有了光,就算路他走错了,他也会走正回来。”

      盛西派出所的“万老师”,这位已经被所里老师傅、小伙子认可的“斯文”人,大家都已经知道他的办案习惯,无论工作多辛苦,这个留给嫌疑人的一小时,万宜平从来没有拉下过。有人问万宜平,你觉得当老师好还是做警察好,万宜平笑着说:“有区别吗?我还是那个老师,只是学生变了。”

      2019-10-1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