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摘自赵妙果老师讲解道德经之学用者感悟

 道德经学用 2019-10-16

《道德经》中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德经》中老子还启示我们:“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人与万物是一个正体,不可分开。所以,悟道心得说:要放下自我,要有博爱之心。人的所有的矛盾和不幸,大多都是自我心太强、自私心很重,把自己从宇宙的整体之中分离了出来,接受不到天地对人类的厚爱和加持。

这回学习听到了小朋友们的心声,是那样的真实,真诚,让人感动。真诚是最能感动人心,真接近道,我们因为太多的生活经历,太多的需求,逐渐的把自己原本的真遮盖住了。学用《道德经》就是修我们的心,找回心中的光明。

一、为人父母要放下自我心

我们做父母的总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孩子身上,把自己意愿放在了孩子的身上,希望孩子学很多的知识,但有的并不是孩子自己喜爱的,让孩子心里压力很大,父母还很抱怨,“都是为了你好,让我这么辛苦”。的确,父母太辛苦了,花钱又花费很多的精力和时间,让孩子也很累。

有一位家长对我说:我怎样才能让孩子听话,孩子总是逆反我。这位家长不知道自己对孩子下了很大的功夫,把自己过多的想法强加与孩子,所做的事是违反了自然的规律。我们一起听听孩子们的心声吧。

有位小朋友说;各位爸爸妈妈们,各位叔叔阿姨们,我们有自己喜欢的事情,请能理解我们的心,能够站在我们的角度去理解我们,我们需要空间,自己能够自己去选择,我们也是爱爸爸妈妈的。给予孩子空间,让孩子自己去选择未来。那么再让我们听听《道德经》老子是怎样讲的;“天地养育万物,而不占有,对万物尽心尽力,而不求回报,功成而不自居,因为,不自居,所以它的功德不会失去”。多么深刻德启示。

二、夫妻和谐是孩子成长的必要环境

很多孩子心里不开朗,不愿意同其他孩子交流,封闭自己,大都是从小在父母吵架、离婚等不和睦的环境中,心里留下的阴影。

有一位老师对我说:他对孩子很担心,这孩子整天打游戏机不去工作,他们很担心,他们的担心是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孩子不愿意把自己的苦恼讲给父母,这里的原因就是,在孩子幼小的时候,家庭不和睦,父母的吵架分歧暴躁,给孩子心里留下的阴影。

这样我们可以向孩子认不对!主动向孩子吐露真诚之心,父母柔和了,孩子也会改变的。俗言道:母子连心,父母的心宁静了,父母和谐了,自然会给孩子带去和谐的信息,家庭是一个无形的能量场,从做好我们父母自己开始。

三、孩子需要陪伴

父母的心孩子是能够听的懂。这回有为小朋友的分享非常的纯真,也非常的打动我们做父母的心。孩子们有时真是我们的老师,这位小老师说:“爸爸妈妈要多陪伴我们,不然我们长大了,要想陪伴我们,我们还不想和爸爸妈妈玩呢!”简单又深刻的心声,值得我们父母去思考。我们的孩子需要父母的关爱,需要父母用心传心的爱,需要放下我们自己和孩子一起用心玩!

不能只交给爷爷奶奶照看,爷爷奶奶的爱需要,更需要的是爸爸妈妈的陪伴。孩子说得对,等我们的孩子们长大了,想陪伴时,就没有机会了。听黄超老师讲课时,很受启发;一对夫妻成功的企业家,一讲起企业的事都很兴奋滔滔不绝,但一提起自己的孩子就马上很不安,因为孩子的心于父母的心是不通的,孩子于父母之间有着墙壁,他们享受不到,父母于孩子之间心心相连的天伦之乐。

世上的学问很多,学术很多。最关键的一个是家里的和谐,与父母的连根,与孩子的连根,其次才是与社会的连根,做好事业,为社会做贡献,报恩社会,感恩国家。

学用《道德经》,从做好自己开始,和谐身心是我们的责任,和谐家庭是我们的责任,和谐企业是我们的责任,和谐社会是我们的责任。


作者:押手信子(作者授权代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