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曾经说过“中年以后的男人,时常会觉得孤独,因为他一睁开眼睛,周围都是要依靠他的人,没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但我想说,“27岁以后的女人,时常会觉得无奈,因为她一睁开眼睛,周围都是指责她的人,没有一个包容她的人。” 在中国,女性的困境比男性来得更早。 多大才叫“大龄女性”? 电影《送我上青云》里说27岁以上的女性就算大龄女性了。 确实,在中国,普遍来说,27岁以上的女性通常面临着巨大的婚恋和职场的重重压力。 可以说,大龄女性每天一睁眼,周围全是恶意。 大龄女性最怕被家人催婚。 吴昕在《我家那闺女》中透露自己虽然并没有把生活重心放在恋爱上,但父母非常想自己快点结婚生子,尽管她更想集中精力发展事业。 这是很多大龄单身女性的真实写照。 父母要的跟我们要的不一样,因此被催婚是大龄单身女性的宿命。 我有一个女性朋友工作了以后一直跟父母住在一起。 住在家里虽然轻松,但是也同时意味着父母催婚更加方便了。 上个月她说“我妈已经饥不择食了,只要是个男的就让我见。” 我的表姐,回家过年的时候被所有长辈围成一个圈,苦口婆心的催婚。 坐在一旁的我哪里见过这种场面,吓得瑟瑟发抖。 与我而言虽然这种场面不常见,可对很多大龄单身女性来说这是家常便饭。 为什么我们的家长们如此热衷于甚至于近乎丧心病狂地催我们结婚? 因为他们深信年龄越大越难找到好的另一半。 特别是对于大龄女性来说,当你年纪越大,你在婚恋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就越低。 大龄单身女性=剩女,这几乎是全社会的认知,可想而知大龄单身女性在婚恋市场上的地位。 更加悲哀的是,大龄单身女性被男性挑剔的同时,还会被自己的同胞嫌弃。 女性长辈看不起她们,年轻女孩儿也嫌弃她们。 当她们在默默奋斗努力生活的间隙,抬起头来环顾四周,竟然没有欣赏认可自己的人。 大龄女性最怕面试的时候对方问“你多大了?” 我是在读完研究生以后才踏入职场,所以严格来说,当我毕业那年,我就不幸沦为“大龄女性”了。 所以我在面试的时候几乎都不可避免地被问到“你多大了?”“有男朋友吗?”“男朋友在哪里?”等等问题。 那是我第一次直面职场对于女性的“不一样”。 当面试官看着我询问我的感情状况时,我甚至无所适从,我从未想过除了自己的家人朋友以外,我还需要跟一个第一次见面的人聊起我的感情状况。 就算勉强经过面试进入公司工作,职场对于大龄女性的重重考验才刚刚开始。 如果在职场表现突出,你就是“女强人”,“怪不得没人要。” 如果表现不突出,你就是“年纪这么大了怎么还一点用都没有,谁肯要你。” 哪怕光鲜亮丽似娱乐圈女明星,人到中年,也面临着“年老色衰”,没导演找没戏拍的现实。 去年由周迅主演的宫廷剧“如懿传”一经播出,周迅“脸崩”的话题迅速占领各大网络平台。 周迅已经是华语娱乐圈演技一流的女明星,即使如此,各大网络媒体依然“刻薄”地指责周迅的容颜老去。 之前海清等女明星在青年电影节上发表的演讲,阐述了中生代女演员职业发展的被动和无奈,呼吁年轻导演给中年女演员更多的机会。 无独有偶,日前章子怡也在一次采访中坦承“那些赚大钱的剧本从来不找我。” 即使面对颜值高身材好有实力的大龄女明星,社会尚且如此苛刻,普通的大龄职场女性更为艰难。 大家通常认为27岁以后女性的职场价值也降低了,并非是因为我们“不好用了”,而是因为大家默认这个年纪的女性会把越来越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家庭和个人生活中。 这种一成不见的看法也导致我们很难把岁月赋予我们的智慧和善良运用到工作中,为大家竖立一个成熟的职业女性的形象。 实际上,当女性日渐成熟,通常不再像年轻时那么关注异性对自身的认可,我们更渴望社会对我们独立价值的承认。 对于“大龄”职业女性的一成不变的看法无疑是阻碍了我们获得这种认可。 那么,大龄女性的出路在哪里? 价值决定地位。 大龄女性之所以一直被看不起,归根结底还是由大龄女性的价值决定。 而大龄女性的价值取决于社会和个人两个方面。 首先,从社会层面来看,大龄女性被人看不起的核心原因在于身体价值的降低,尤其是生育价值。 “相夫教子”当然没问题,“养儿育女”更是伟大,但是女性的价值绝不仅仅如此。 我国著名科学家颜宁女士,年近四十,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影响中国”2017年度科技人物荣誉获得者。 可就是这样一位杰出的女性,网络媒体上围绕她为何一直不结婚的传闻层出不穷。 这样一位优秀的科学家,大众的关注点竟然是她为何一直单身不结婚,而不是她的科学研究对社会有多大贡献。 更有人称“颜老师这么大的年纪还单身,肯定是有原因的,学术水平很高,但过于清高了,没人敢追了。” 事实上,颜宁本人早就已经和父母约定好“此生投身科学事业”。 当部分女性已经已经挣脱社会对女性固有价值的判断时,社会还以老眼光去看待评价她们,让人感到无奈的同时还有那么一丝荒谬。 如果社会各界可以敞开心胸来观察接纳女性思想行为的多样化,你会发现很多女性早就不满足于当一个好老婆和好妈妈,更多女性的女性正在挖空心思寻找自己的用武之地。 我们需要社会各界更宽容理解的目光。 其次,女性地位的提高需要每一位女性的不努力。 当然,我并不是鼓励每一位女性以成为“女强人”为生活目标。 董明珠曾经说过,“如果一个女性不具备足够的能力,收获更多的可能是同情,而不会有过高的要求。” 大龄女性地位的提高还需要我们自身的努力。 拥有自己的目标,并且坚持为之奋斗的大龄女性更容易赢得大众的喜爱。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加油你是最棒的!》里倪虹洁凭借塑造风情万种有情有义的男主角经纪人一角中年翻红。 网友们纷纷评价她在这部剧里是比男女主角更值得看的存在。 更有网友说“她终于等到了一个适合自己的角色。” 这话不对,倪虹洁在此之前已经塑造了无数个鲜为人知的小人物,饰演只比自己小5岁的女演员的母亲,饰演喜剧舞台上的丑角,扮演市侩泼辣的女妇人等等。 她热爱演戏,不管出演什么样的角色,她从来没有放弃过这条路。 这个角色不是她等到的,是她的坚持为她赢得的。 我们对于这样的女性,从来不吝啬自己对她们的喜爱。 大龄女性,如果不想被人揶揄攻讦,除了从自身出发,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赢得别人的尊重,别无他路。 换言之,能够做到这点的人,不管是15岁、25岁、还是35岁,都拥有自己独特的魅力。 最后再说一点,我见过不少大龄女在网络上发帖诉说自己的困惑,很多内容都看得我很难过。 一部分高学历高素质高品位的女性,虽然成长为独立自主的优质女性,却因为年纪大了被质疑“有问题”。 但她们其中有很多像我一样刚读完学业就成为“大龄女性”,还有一部分则并没有将恋爱婚姻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 她们其中的很多人,坚持在不给社会添麻烦的同时,努力为社会作出一点点贡献。 做慈善,献爱心,鼓励着身为同胞的我们好好生活。 可是当我们努力学习她们的生活态度时,却发现生活对她们充满了恶意。 于是我们也退缩了,有些人选择妥协,有些人选择扛旗呐喊。 “大龄女性”话题是一个谈起来可能让人充满戾气的话题。 很多男性可能会愤愤不平地说起自己被“大龄女性”鄙视的故事,很多“大龄女性”则会聊到自己在婚恋和职场中被歧视的话题。 当然,大龄女性中一定有部分不好的人存在。 但事实是,哪个群体中都有不好的人,为什么大龄女如此地“招人恨”? 因为大龄女性问题涉及到性别歧视、职场歧视、男女平权、社会老龄化问题。 这其中的每一个问题都非常容易挑起人敏感的神经。 处在这些问题中心点的大龄女性,就成了矛盾的核心。 但正像我在前文说到的,大龄女性问题是全社会共同面临的问题,我们所有人都在迷惑中怀疑,在挑战中前进。 但是起码现在越来越多的艺术作品开始把目光转向中年女性,越来越多的杰出女性的出现都开始动摇我们对大龄女性的传统认知,鼓励后来的女同胞探索不同的人生路线,这真是,太好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