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天美玉】《诗经》中的玉——《大雅·韩奕》

 睫毛上的风尘 2019-10-16

西周玉韘

原文:

奕奕梁山,维禹甸之,有倬其道。韩侯受命,王亲命之:缵戎祖考,

无废朕命。夙夜匪解,虔共尔位,朕命不易。粲不庭方,以佐戎辟。

四牡奕奕,孔修且张。韩侯入觐,以其介圭,入觐于王。王锡韩侯,

淑旂绥章,簟茀错衡,玄衮赤舄,钩膺镂锡,郭鞃浅幭,鞗革金厄。

韩侯出祖,出宿于屠。显父饯之,清酒百壶。其殽维何?炰鳖鲜鱼。

其蔌维何?维笋及蒲。其赠维何?乘马路车。笾豆有且。侯氏燕胥。

韩侯取妻,汾王之甥,蹶父之子。韩侯迎止,于蹶之里。百两彭彭,

八鸾锵锵,不显其光。诸娣从之,祁祁如云。韩侯顾之,烂其盈门。

蹶父孔武,靡国不到。为韩姞相攸,莫如韩乐。孔乐韩土,川泽訏訏,

鲂鱮甫甫,麀鹿噳噳,有熊有罴,有猫有虎。庆既令居,韩姞燕誉。

溥彼韩城,燕师所完。以先祖受命,因时百蛮。王锡韩侯,其追其貊。

奄受北国,因以其伯。实墉实壑,实亩实藉。献其貔皮,赤豹黄罴。

译文:

巍峨庄丽的梁山,是大禹的开辟之功,一条大路通往京师,韩候入朝接受册封,天子亲自叮嘱他说:“继承令祖事业,毋忘联的旨令,不要有片刻的懈怠,虔诚对待任命,朕的册命不变,纠正背判之国,辅佐联制“
       拉车的马神采奕奕,马身又大又长又高,韩候奉命来京,手捧大圭神态端庄,入朝朝拜了君王,天子的赏赐隆重优厚,彩色缤纷的各种旗贴,镂金绘彩的车帘、车杠,黑的是龙袍,红的是朝靴,马的胸带、头饰闪闪有光,车轼蒙的是虎皮,马缰马轭崭新锃亮,

  韩候于是出发归国,路过屠城时受到款待,显父设宴为他饯行,清酒百壶,盛况空前,都有些什么荤腥呢?烹煮的甲鱼又烧又炖,都有些什么素菜,有的是香蒲主竹笋,主人送走了他什么呢?一辆高车四匹好马,佳肴摆了宴席,宾主们笑语喧哗

 韩候所娶的妻子,是汾王的外甥女,卿士蹶父的女儿,来到蹶父的居里,百辆马车排成长龙,车铃一路丁丁当当,好大的气派,好大的捧场,陪嫁的众姐妹紧随其后,多得就像彩云一样,韩候按礼节回顾了三次,真是喜气盈门,辉辉煌煌

  那蹶父生得勇武威风,没有哪一国他没有到过,留神为韩姞挑选夫婿,发现韩国才是真正的乐土,韩国的地利可说不完,河流、潮泊纵横交错,鲂鱼鱮鱼又大又肥,糜鹿成群数不胜数,熊罴在深林呜喑,虎豺在旷野出没,嫁到这里真是件美事,韩姞生活得舒服服

   韩的城邑韩城占地宽广,是燕国的民众所笼,韩从祖上开始册封为候,控制北方,镇抚蛮夷百族,天子加赐韩候,追、貊二地作为属国,奄有整个北方,成为北部诸国的方伯,于是为二邦造城开沟,治理日亩,制订税则,两地所贡的是白孤皮,还有赤豹、黄熊等物。

“以其介圭,入觐于王” 。介圭是一种大的玉圭,是大臣捧执、朝拜天子的重要礼器,体现了天子的威严和等级制度的严格。

《韩奕》是历代重视的《大雅》名篇之一。《毛诗序》云:“《韩奕》,尹吉甫美宣王也,能锡命诸侯。”但按验文本,可知诗的内容主要是叙述年轻的韩侯入朝受封、觐见、迎亲、归国和归国后的活动,全诗的主人公是韩侯,赞美周宣王“能锡命诸侯”并非诗的主旨。至于说诗的创作年代在周宣王时,则是可信的,与史实相合。是否尹吉甫所作,尚难断定。我们不来判真假,只欣赏诗中内涵。
      西周王朝后期内忧外患,渐趋衰落,经过厉王时代的社会和政治大动乱,宣王力图振兴,调整统治集团内部关系,实行某些开明政策;东伐淮夷、北伐玁狁以御外侮;迁申侯于谢邑镇守南方要冲,派仲山甫督修齐城捍卫东方,封韩侯扩建韩城加强北方防务,一时号称“周召中兴”。本诗所记述的韩侯受封入觐,是宣王时代重要的政治活动。
      这是一篇场面宏大的赞美诗,这是诗人尹吉甫赞美韩候和韩国当时情况的诗。这首诗先写韩候受封、领赏、饯别返国,然后补叙韩候的婚姻状况,从而转入对韩国地理环境、物产情况的生动描述,最后写到韩候肩负的镇抚北方诸邦的重任,赞美之中寄寓着厚望。
      诗的背景是这样的,周历王的残暴迫使百姓要发动政变,于是就发生了国人暴动。国人冲进王宫,厉王仓皇逃走,逃到彘(今山西霍州市)。厉王奔彘以后,朝政由周公、召公共同执掌政权,史称“共和执政”。后来通过周(公)召(公)共和执政(是周公的后代和召公的后代帮助执政)才使周王朝又得以巩固。周历王被逼逃跑,逃到山西汾水一带,后在周公和召公的保护下得以生存,并用替换之计把历王的儿子保护了下来,他就是以后的周宣王。周宣王即位后针对周王室的内忧外患,进行改革,取得成功,史称“宣王中兴。韩国国君韩武子这时得到周宣王的册封,这就是韩武子就在河南一带建立了韩国。刚刚建立的韩国地域不大,而这时的韩都应是我们宜阳县的韩城,而不能是陕西省的韩城市,因为陕西这周王朝的中心区,离都城镐京很近,而为作为周宣王是不能让他韩候在他的眼皮子底下又成立一个国家的。只有是远一点的东到河南一带,韩武子也是刚刚建立韩国,前的韩厥和韩献子虽建韩,但地盘很小,只是当时晋王分给了韩他们一片土地而以,到韩武子时代,晋国势力弱了下来,后赵魏两国分得晋北部的大片土地,而韩武子也趁机从晋国分得了洛、伊两岸土地。而此时韩武在宜阳定为韩的国都。但处于周宣王的周的眼皮下,他当然不会在周王的眼皮下,这样让周宣王可以把他给吞并掉。韩武子是不会这样做的,所以会向东发展,远离周王室,于是就向河南一带,也就是先在河南靠西的洛、伊、汝间的地段,韩武子就在宜阳韩城定都。

   周宣王当时通过历王政变,也就是周召共和之变,周宣王刚刚在两王的辅佐下平定了天下,当时的周国形势刚刚平定,周宣王为周王朝的稳固而拉笼韩武子,于是让并把汾王的外甥女许配于他,蹶父的女儿,也就是宣王的表姐(妹),让他在韩国发展。周王安抚韩候,让其发展从而巩固周王朝地位的稳固,诗中描写了韩候迎娶回来一路上的风景。
       根据诗意来看是反映了当时的中原和山西一带的风景,重点是中原地段。当时的韩国土地富庶,河流湖泊密布,盛产水产品和珍贵毛皮。这些叙述从蹶父选婿引起,以韩姞满意作结,虽然叙述重点转移,却与上章紧紧钩连,不显突兀,收过渡自然之妙。韩侯归国,成为北方诸侯方伯,建韩城,施行政,统治百国,作王朝屏障,并贡献朝廷,与首章册命遥相呼应。如句:韩侯出祖,出宿于屠,显父饯之,清酒百壶。其殽维何,炰鳖鲜鱼,其蔌维何,维笋及蒲。其赠维何,乘马路车,笾豆有且,侯氏燕胥。明显说出了韩国的富庶,也更能显示这些是更象是描述洛伊水一带。发现韩国才是真正的乐土,河流湖泊宽又好。物产丰富,土地肥沃各种鱼类又肥又大,如鲂鱼和鱮鱼都又肥又大,母鹿公鹿聚山腰。林中还有熊和罴,山猫老虎也不少。等等这些都是对韩国地理物产的描写。庆贺已得好住处,韩姞安居乐陶陶。鲂鱮在当时均是洛水、伊水和汝水等产物。各种的动物鸟兽均很丰富。水产丰富,有珍贵动物毛皮。鲂鱮甫甫,麀鹿噳噳。有熊有罴,有猫有虎,庆既令居,韩姞燕誉。鲂鱼和鲤鱼均是洛水(鲤鱼是洛水产)、伊水(鲂鱼是伊水陆浑水库产,近几百十年或上千年已经绝种了,而就在今年六月份在陆浑水库又发现了绝迹的鲂鱼,发现后陆浑水库的渔管人员把这几十只珍贵的鲂鱼珍藏进行妥善养殖)、各丛林中的动物密聚。山鹿成群地在山腰中跑动。林中的动物如熊、虎、豹等动物密聚。这儿是个好地方呀!说明韩国地段确实是好地方。可见中原地带是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地方。所以,蹶父把女儿嫁到韩地,也就放心了。韩候回国后就在韩城定都了。韩城就是宜阳的韩城。战国后的宜阳。是包括韩城和宜阳各地。那时叫宜阳郡。是古宜阳。古宜阳范围不小,韩城是韩国的都城。而战国也就是东周后期,周报王的时代。秦国攻下宜阳后,韩国的实力就一天天地弱了下来。韩王害怕被秦所吞灭,就向河南东和北发展。他灭掉了滑国在阳翟建过都,后来把郑国灭掉后就在新郑建都,在新郑建都时间比较长。所以,我们只看到新郑是韩国的都城。而不知道韩最初的建都的原址。

韩迁新郑等地都是有原因的。由事态的发展而决定的。而到战国也就是东周后期,或周报王的时代,秦攻宜阳打了多次才彻底拿下宜阳。秦国攻下宜阳后,韩国的实力就一天天地弱了下来,至止灭亡。而消灭韩国是秦吞并六国的第一步。


本期编辑:王潇

对本公众号发布的文章有任何意见或者建议,也可以私信小编个人微信:994913076 .每天美玉期待着您的关心指导。


古玉研究联合工作室成立于2012年6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珠宝学院,在山吟馆古玉研究中心联合创立,其宗旨是推动和促进中国古代玉器科学研究,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构建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以考古出土的古代玉器为研究对象,与考古单位及科研院所合作从事中国古代玉器科学研究、保护、传承、发展工作,开展中国古代玉器科学检测分析的专项研究,创建中国古代玉器科学研究实验室,从事中国古代玉器数据库建设。服务学术,服务社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