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衡》第十三卷│超奇篇第三十九(5)

 紫微o太微o天市 2019-10-16

《论衡》第十三卷│超奇篇第三十九(5)

【原文之五】

有根株于下,有荣叶于上;有实核于内,有皮壳于外。文墨辞说,士之荣叶、皮壳也。实诚在胸臆,文墨著竹帛,外内表里,自相副称,意奋而笔纵,故文见而实露也。人之有文也,犹禽之有毛也。毛有五色,皆生于体。苟有文无实,是则五色之禽,毛妄生也。选士以射,心平体正,执弓矢审固,然后射中。论说之出,犹弓矢之发也。论之应理,犹矢之中的。夫射以矢中效巧,论以文墨验奇。奇巧俱发于心,其实一也。

《论衡》第十三卷│超奇篇第三十九(5)

《论衡》第十三卷│超奇篇第三十九(5)

【拙解】

下有根与茎,上有花和叶;内有果肉与果核,外有果皮和果壳。以笔墨书写文章言辞,是读书人的花与叶、皮与壳。真实诚意存于胸中,文章留墨著写于竹简书帛,内外表里,自是符合相称,情感激昂从而落笔流畅,所以其文所见为真实表露。人能写文章,犹如禽有羽毛。毛有五颜六色,皆附着于身体。倘若文中无实,则如五颜六色之禽,妄生其毛。选拔武士射箭,只有心气平和姿体端正,持弓搭箭牢固,然后才能射中。道论学说生出,犹如持弓射箭一样。道论合理,犹如箭之射中。射箭是以箭矢射中来检验其技巧如何,道论则是以文章检验其是否超群。文章超群与射箭技巧皆发自于心,实际上是一样的。

【小议】

房屋有基且牢,不易损毁;树有根且实,枝繁叶茂。果核为果实之心,生命的养分由心而发;皮壳既可护果肉亦呈果之品相。光鲜之果惹人垂涎,其肉或酸涩。文亦如此。堆砌华丽辞藻之文,却未必有实料可期。有些作品能给人以启迪,其中必有深意可读,常会令人手不释卷;而有些作品,虽厚封彩页,却是华而不实。故而同是笔耕者,有人不缀而成为文学家,著文有思想;有人始终只是写书人,写出来的都是流水杂文。所以,鲁国史官之《春秋》只是记史账簿,孔子撰修《春秋》则是经书。历代史官无数,唯司马子长完成恢弘巨篇《史记》。若要文章有意境,需著书者有深思。


王充(公元27年-97年),字仲任,东汉时期思想家,唯物主义者。

《论衡》共三十卷,八十五篇,其中《招致》篇仅存篇目,实存八十四篇,是东汉思想家王充重要的唯物主义著作,展示了一定的唯物主义思想,但也包含了一些重“命”思想。《论衡》的出现,在中华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中的地位是不可忽视的。由于作者身处的时代使其世界观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并不影响其著作的历史重要性。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研究和对待历史经典和思想文化的科学态度。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诸子百家各有千秋。品读国学经典,从中汲取有益养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