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千年友之一 老子

 尹耀彬 2019-10-16

2007.5.18去洛阳,重点是看看河图洛书和老子故宅。访问千年神交的朋友。问了许多人都说不知道,问了数辆計程车,终于在我找到一本介绍洛阳旅遊景点的书指给司机看才说去去看。在故宅附近问了数人,大都不知,只有一个老者指了一块碑,孔子入周问礼乐至此碑,就是记载两千多年前孔子从今山东曲阜来洛阳问礼乐这一历史事件的。比起山东曲阜孔府的荣华富贵,对老子的境遇令人心寒。碑面上阴文刻着"孔子入周礼乐至此"九个大字。残破不堪。周边的房屋还在拆盖。就孔子入周问礼乐一事,论輩份老子还算是孔子的老師。如此际遇难道不是对中国文化的颠倒吗?(详见2008-7-20天涯博客根在河洛)

比较老子和孔子,我更喜欢老子。老子的哲学和智慧,常被认为是颠扑不破的哲理,充滿了辨证法。鲁迅先生说:中华文化抵根是道家。老子,道家的创始人。所著《道德经》,亦称《老子五千文》,简称《老子》,是道家学说的主要代表作。他也是一位深谙历史的学者,司马迁说他是周守藏室之史,就是周王朝政府档案馆的馆长。那时的政府档案馆中所保存的文献,能不一篇读罢头飞白?难怪他生而发白。人类集体的经历和创痛不外乎也就是他最个性的感性体验,老子正是这类超常人中的一个,面对着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的历史血河,他怎能不由美少年变为鸡皮老子”,并在他额头上深深浅浅密布的皱纹中,埋下与阴谋、与冷酷甚至与残忍难分难解的智慧?班固说,道家出于史官,是有感而发吧。

《史记》载:孔子适周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若把老子的这段话译为现代汉语,那就是:“你所说的礼,倡导它的人连骨头都已经腐烂了,只有他的言论还在。况且君子时运来了就驾着车出去做官,生不逢时,就像蓬草一样随风飘转。我听说,善于经商的人把货物隐藏起来,好像什么东西也没有。君子具有高尚的的品德,他的容貌谦虚得像愚钝的人。抛弃您的骄气和过多的欲望,抛弃您做作的情态神色和过大的志向,这些对于您自身都是没有好处的。我能告诉您的,就这些了。”老子的话非常直率,也非常中肯,同时也充满着一种希望,就是要孔子去掉骄气和奢望,审时度势,守拙归真,大智若愚,方能成就大业。
    《史记》还记载,临别时老子向孔子赠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意思是:观察问题很透彻、言辞犀利善辩的人,如果遭遇到危及自身生命的事,主要原因就在于他好议论人,揭人的短处!作为子女和人臣,言语和行动都不能只考虑到自己!这是老子对孔子善意的提醒,当然,也指出孔子看问题太深刻,讲话太尖锐,这样会伤害一些有地位的人,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危险。这是何等的语重心长啊!《史记》还记述,当年孔子问礼于老子之后,对弟子们说:“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见老子,其犹龙也!”孔子把老子比喻为龙,而且有一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感觉,可见孔子对老子是何等的尊重。这次入周问礼之行,使孔子大开眼界,大长见识,对其后儒家思想的形成有着极其重要的启迪作用。

老子看透了周王室的堕落,恰好此时周王室的一场内乱使他得以由仕途中解脱。,老子五十六岁那年,辞去守藏室史官之职,告老还家。一天,大耳下垂、须发皆白,但精神爽朗,神态安详的老子骑上青牛,牛角上还挂着酒葫芦,离开周都洛阳,出函谷关向西,一直往西,之后再也无人知晓其下落。青牛象征着一位来自东方文明地区的文化使者,带着他的崇尚阴柔之德的智慧,隐向尚未开化的西方。

满头风霜,一脸慈悲,走出守藏室时,他已洞穿人生的厚壁。在阳光下他眯眼看人间,人间混乱而无道,正如一塌糊涂的历史。他心如止水。一切把戏他都已了如指掌,各色人物他也都似曾相识,周朝的大厦将倾,山河将崩,九州幅裂,小小的守藏室亦将面临一场浩劫,金玉满堂,莫之能守。那些厚重的典籍守不住也藏不住了。他抬头看看西天的晚云,去意满怀,是的,该走了。老子的行踪可以用得着这样一个词:神出鬼没。令我们悚然。不过,就算他是飞鸿,偶然经过我们的时空,也还是留下了雪泥鸿爪,还是给我们留下了怜悯和慈悲。

老子是一位令人望而生敬的人,因为我们不知道他智囊般硕大的头颅内究竟包含着多少人生的智慧;他神奇般地出现在我们民族的孩童时代,又神奇般地消逝他方。有人说他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在云端里半隐半显。只是,他现在还在那里么?在夕阳的余辉中,他晃动着远去的身影,弃我们如弃敝履。他对我们竟没有一毫的留恋之意,让我们世世代代为此难堪自惭。老子出关而去是一件意义严重的事件,它表明,我们已经不配受哲学的引导;而我们自己由于迷醉与迷失于物质世界,也可耻地抛弃了哲学。

不过,我们还算幸运。据司马迁的记载以及后来神仙家的推衍,当老子骑着青牛要出关而去时,被关令尹喜挡住了。这位尹喜对老子说,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意思是“先生要隐居了,能否劳神一下,请尽力写一部书吧。”行至函谷关时,于是老子写成了一部书,这就是千古绝唱《道德经》。

                                           2009.4.86.30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