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俗语:三年不上门,当亲也不亲,啥意思?说出了人情世故

 峨眉佛光 2019-10-16


在童年的记忆里,最开心的事莫过于走亲访友了,每年倍逢佳节,讨个压岁钱什么的对小孩子来说简直不要太幸福。人在社会当中永远都不会是独立的个体,除了最亲的父母兄弟之外,便是为数众多的亲戚了。

虽然平常见不着面,但当一方有难时,能对你伸出援手的,也就是这些人了,老祖宗们就曾经留下过这样一句俗语,“三年不上门,当亲也不亲”提醒我们怎样对待亲戚,其中的道理,你知道吗?

俗语:三年不上门,当亲也不亲,啥意思?说出了人情世故

还记得爱情公寓当中,张伟曾经说过一句话,“亲戚嘛,走着走着就亲了”,张伟是一个孤儿,它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获得清晰,与之相反,就算咱们拥有很多亲戚,如果常年不来往的话,那跟陌路人也就没什么区别了。

因此,这句俗语算是一句警示语,警告我们要经常与亲戚往来,不管曾经我们以怎样的身份相处,只要长时间断绝联系,就算有朝一日重新见面,那种无法抹去的陌生感将会成为交往的最大阻碍。

俗语:三年不上门,当亲也不亲,啥意思?说出了人情世故

在如今这个市场经济的社会里,很多人觉得,亲戚没有再来往的必要了,最主要的原因是就算你身陷困难,因为钱的问题,就算是亲朋好友可能也会对你置之不理,这种有色眼镜看待问题的方式,是现代很多人的普遍看法。

当然形成这种看法并非一日之功,说起来可能很悲哀,但是这就是社会现实。如果你勤奋努力,富甲一方,你的身边自然会聚集着一群可以交心的朋友。

俗语:三年不上门,当亲也不亲,啥意思?说出了人情世故

而与之相反,有些人不能踏实工作,也没有上进心,整日依靠他人的救济度日,这样的人就算平日里关系再好,提到钱的问题想必也会退避三舍,而这些人还会觉得不借钱的人太过势利,不值得交往,殊不知看似不仁不义的背后,确实是自己的主要问题。

举个例子,城里的亲戚和农村里的亲戚有明显的区别。城市里的人,因为生活的压力,就算逼近年关,有些人仍然加班加点,这个时候别说走亲戚了,能够顾及自己的家庭就很不错了,这个社会为什么会诞生那么多空巢老人?

当然不是因为主观意愿,而是因为客观原因。随着城市的扩建,越来越多的土地被占用,如果还死守着那一亩三分地的话,可能连平常的生活费用都无法为继,再加上物价水平的日益提高,孩子和老人都要吃饭,青壮一代实在压力太大了。

俗语:三年不上门,当亲也不亲,啥意思?说出了人情世故

记得有一个企业老总说,有资格度假旅游回家看老人的人,首先你得是一个成功人士,如果你仅仅是员工的话,还是不要痴心妄想了。

这句话说得很现实,但也很有道理,你想要在这个社会一步一步往上爬,你就要付出比他人更多的努力,尤其是在别人休息的时候,你仍然需要工作来证明自己,而在年关,很多人抱着这样的心态留在了岗位上。

再反观农村亲戚,当田地里的庄稼收拾完毕之后,基本上就没事干了,当快过年的时候,一家人聚在一起准备年货,休息的时间很长,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完全有足够的能力去其他城市或者去其他村落看望亲朋好友。

所以说,为什么在农村会形成许多宗族势力?当然是因为平时来往比较频繁,平常盖个新房,或者结个婚,那都是举村轰动的大事,村里的所有人都会来道贺,就算没有血缘关系也是八大姑七大姨的叫着,而其他村落的亲戚也能够放下手头的活计前来祝贺,长此以往,自然亲情不改。

最后,俗语介绍到这里就结束了,虽然看起来非常简单,但是其中所蕴藏的道理实践起来确实很难,想必各位也是心有体会,因此,或许亲戚不会帮到你什么,但维持一份亲情,将来总是有用地,总不至于到了咱们的下一代,已经无亲可走,那才是最大的悲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