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行合一”是一个成长循环

 大成教育图书馆 2019-10-16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主要针对朱学而发,与朱熹的思想对立

程朱理学包括陆九渊都主张“知先行后”,将知行分为两截,认为必先了解知然后才能实贱行。

但王阳明又把它向前推进了一步,即知、行是一个整体。王阳明认为知行如阴阳,是一体之两面,一分开就不是了,闻见之知、意见之知都不是真知,因为它没有落实到你的心意里,功夫是实践出来的,不是练出来的,其中的关键是体验,体会,体悟与反身实践。

人生有三大惑:一是欲望,二是情绪,三是习性。你现在所有的一切,都是你的习惯造就的,你成功是由你好的习性造就的,你失败是由你坏的习性造就的。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为什么伟大?因为他解决了人生的三大困惑之一,即习性的问题。王阳明说,真正的知道就是能做到,你做不到,就不是真正知道。类似于陆游的那句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因此,解决习性问题,没有比知行合一更有效了。“心即理”,能帮我们找到自己,“知行合一”能帮我们塑造自己,改变自己,这就是阳明心学为什么伟大,为什么有意义,为什么一定要学的理由。知行合一是最强大的生活之道,是生活中改变习性最关键的一种智慧。

其实,知行合一并不只是我们理解的所谓从知道到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它是有步骤的:

从知道到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这只是知行合一的第一步——从“知”到“行”。从知到行,就叫“事上练”,是生活中改变习性最关键的一种智慧。我们不得不承认人的习性是很难克服的,今天的我们更是在被习性、习惯捆绑着,比如手机病。

第二步——从“行”到“合”。其实我们做任何事都要经历这个步骤,就是融会贯通,要沉浸进去。只有沉浸,你才能和你的对象融而为一,这叫合,知行合一的合。

第三步——从“合”到“一”。“一”就是王阳明讲的“致良知”,它不是终极,不是最后,而是有了一个价值性的归宿和再出发。到了这步的“知”就比前面“知行合一”的那个出发的“知”上了一个层次,然后这个“知”又可以再导致“知行合一”,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自我价值塑造,获得了一种思想的成就。这种循环,可以不停地升华上去,这个智慧也是在不停地成长。

掌握了心学的这一要旨之后,生活中的磨难、坎坷都不再是问题,你会在一个又一个的成长循环中找到生命的意义所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