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路遥写《平凡的世界》前最后一步是啥?读者:才开始想开头咋写

 西安古西楼 2019-10-16

欢迎大家来到西安古西楼对路遥先生和作品的读书交流文。

现在的互联网环境下,给写作者们提供了非常多的创作渠道,但是我们仍要借鉴好的作者的写作经验。无论是写新媒体的短文章,还是像作家那样写长篇小说,都要经历从选题到创作的艰难过程,毫无经验的我们,又该如何规划这些写作步骤呢?或许我们可以从荣获茅盾文学奖的作家路遥的创作经历中,汲取一些经验和养分。相信不仅对于想写小说的人有帮助,对写一些短文章的创作者们都有一定帮助。

27

我们都知道长篇小说不是谁都能写的,那你能猜到路遥在写长篇小说前,进行的最后一步是什么吗?

其实,路遥在自己的随笔《早晨从中午开始》里就给了答案。答案让我震惊了一把,竟然是:才开始想开头咋写!但其实对很多创作者来说,这却往往是我们写作的第一步!他为啥要这样安排呢?为什么最后一步才开始想开头?最后他又是如何写下自己的开头呢?回答这一问题,或许也需要从路遥亲自写的随笔《早晨从中午开始》里寻找答案了。

书2

一、路遥认为长篇小说的开头最难写,也最重要

路遥动笔《平凡的世界》长篇小说之前,已经准备了三年了,但真正的小说还没写一个字,却已把路遥折腾得半死不活。路遥在《早晨从中午开始》中说:想想即将要开始的正式写作,叫人不寒而粟。

开头有多重要?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写作亦如此。这是交响乐的第一组音符,它将决定整个旋律的展开。长卷作品所谓的“开头”,照路遥的理解,主要是解决人物“出场”的问题。

开头,也承载了这部小说带给读者的第一印象。读者从一开始就应该进入“剧情”,人物的“亮相”和人物关系的交织应该是自然的,似乎不是专意安排的,要让读者感受不到有个作者在操纵这一切,读者在艺术欣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接受了故事和人物的设定,路遥认为这才是一个好的开头。

28

的确,作者一开始就应该躲在人物的背后,躲在舞台的幕后,让人物一无遮拦地直接走向读者,和他们融为一体。与人物共呼吸,感知故事中的人的喜怒哀乐,这种使读者融入小说里的现象,或许是每一位写作人的愿景。

但是,在一部将有近百个人物的长卷中,所有的人物是应该尽可能早地出现呢?还是要将某些人物的出场压在后面?怎样在尽可能少的篇幅中使尽可能多的人物出场呢?这对于路遥来说,又是一大难题!

所以,路遥认为长篇小说的开头最难写了,也最重要,在《早晨从中午开始》中也说到:于是,现在,动笔之前的最后一个问题是,从什么地方开头呢?

26

二、路遥对开头的好坏有自己的理解

路遥的导师,当代作家柳青(写过《创业史》)似乎说过:人物应该慢慢出场。但对于小说写作如此钻研的路遥,对于小说开头的好坏,也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不然他也不会把想开头怎么写放在准备的最后登场。

他觉得最差劲的是那种介绍式的出场方法。人物被作者被动地介绍给读者。这种介绍是简历性的,抽象的,作者像一堵墙横在读者与人物之间,变为纯粹的报幕员;而且介绍一个人物的时候,其他人物都被搁置起来。人物和人物之间的关系也得由作者交代。等读者看完这些冗长的人物简历表,也就厌烦了。比如《创业史》里和孙水嘴(孙志明)同样重要的人物杨油嘴(杨加喜)第二部才第一次露面,显然没有足够的“长度”来完成这个人物。但是如此重要的角色,在第一部蝓蟆滩风起云涌的社会生活中,此人干什么去了?这个人物的出现过于唐突。

创业史1

所以,路遥自己认为:所有高明的“出场”都应该在情节的运动之中。在长卷作品中,所有的人物应该尽可能早地出场,以便有足够的长度完成他们。尤其是一些次要人物,如果早一点出现,你随时都可以东鳞西爪地表现他们,尽管在每个局部他们仅仅都能只闪现一下,到全书结束,他们就可能成为丰富而完整的形象。除过一些主要的角色,大部分人物都是靠点点滴滴的描写来完成的。让他们早点出现,就可能多一些丰满。

所谓差劲,所谓高明,其实每个作家对于怎么开头比较好都有自己的一套标准在。也许路遥的这些思维对于初入写作阵营的你来说,是打开写作的一扇门。

21

路遥打开写开头的那个灵感竟然是:老鼠屎

我为此整整苦恼了一个冬天,在全书的构思完成之后,从哪里切入是十分困难的。某一天半夜,我突然在床上想到了一个办法,激动得浑身直打哆嗦。我拉亮灯,只在床头边的纸上写了三个字:老鼠药。后来,我就是利用王满银贩老鼠药的事件解决了这一难题。解决得并不是很好,但总算解决了。我把这个事件向前后分别延伸了一点,大约用了七万字的篇幅,使全部主要的人物和全书近百个人物中的七十多个人物都出现在读者面前。更重要的是,我基本避免了简历式地介绍人物,达到了让人物在运动中出现的目的,并且实初步交叉起人物与人物的冲突关系。

路遥的这种写法,其实是一种巨大的优势,它能使作者尽快自由而大规模地展开或交织矛盾,进入表现阶段,不必了为介绍某一个新出现的人物而随时中断整个情节的进程。

30

在找到写开头的灵感后,路遥自己觉得:写作之前的一些重大准备工作基本有了眉目。

不是说一切都完备了,写作永远没有完备的时候。路遥现在所有的工作,只是给未来的作品搞起一个框架,准备了一些建筑材料而已。路遥也说:一旦进入写作,一旦人物真正活动起来,这个框架就可能有大变动,大突破,一些材料可能完全失去作用,而久缺的部分将不知要有多少。绝大部分问题要等进入写作才能暴露出来。需要一边写作,一边调整、变动、补充。

写作本就不是轻松的事,更别说要写一部长篇小说了,因为不知不觉三年过去了,《平凡的世界》还未动一字,准备工作已经耗费了路遥几乎所有精力了,真正的写作竟然还没开始。这样倾注所有心力去完成一部作品的劲,真让现在的创作者们感到震惊。

22病的路遥

图:病榻上的路遥

现在自媒体渠道写作非常多,我们完成一篇文章所花费的时间,可能随着经验增长,会越来越短。请问你还会静下心、沉住劲,像路遥当年放弃《人生》小说所带来的所有荣誉一样,回归到一间书房,不与文人墨客打交道,安安心心地去写一部作品吗?

我们这些创作者或许都应该停下来问问自己。

变的是玩法,不变的是文字本身的力量,加油!每一位创作者!

在西安古西楼,一起聊文学,聊写作,聊作者,聊关于文化的一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