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讨论四个管理问题:如何开始、如何赶超、如何转型、如何管理衰退

 李涣 2019-10-16

今天继续我的学习笔记,作为一个新闻主播,我觉得我们还是需要多去学习的,多学习,才能看到这个世界更多的精彩,不至于一辈子在主播台上上下求索。

本周的学习,就是围绕着做一件事情开始的。我只说说我的学习心得吧,不见得对,也不见得全面,但总归是对自己学习的一个交代。

一、如何开始

先说说如何开始做一件事情。

大多数人都栽在这里了。说自己有很多想法,说这个事情应该这样,那个事情怎么可以那样?但落地去做的人,并不是很多。愿意做事的人就是少数,而在一开始就把事情做的很漂亮的人又是少数中的少数,同时又可以在很长一段时间保持高增长,实现高附加值的,又是少数中的少数的少数。所以在这里,先向所有认真做事的人致敬。

那么如何开始做一件事情呢?我觉得一方面是看大势。现在或者未来,有什么大的趋势,这个趋势不能放弃。第二个是看问题,有人说学校教育之所以毁人,是因为学校教育是在给答案,而社会历练是找问题。能不能找到真正的问题,是成功的第一步。如果你的问题正好又是大势所趋,那更要恭喜你了。第三个就是盘资源,盘周围的人脉,盘自己的知识框架,盘能力互补的可用之才,盘你的天使客户在哪里。做事起步,核心是不要黄,只要不黄,只要有口气,就坚持。坚持去完善,去迭代,去让价值链上的所有人都实现更高的价值。

二、如何赶超

起步能起好,说明你看准了问题,得到了市场的初步认可。但并不意味着你很好的解决了问题,也并不意味着别人做不过你。甚至有可能是别人本身就比你已经做得好了。这个行业已经有大佬在前面看着你了。那你怎么办?

这里其实我想说说美团的例子。

美团是家很有意思的企业。他不是一个搞团购的,不是第一个搞外卖的,不是第一个搞酒店的,不是第一个搞打车的,结果这市场份额都是后来者居上,或者是占有很大一个盘子。

美团是如何做到的?这其实也是业界经常在讨论的话题。

美团自己的一个副总裁曾经提到过这个话题。他说他们就是要去那种,赛道已经有了,市场已经被教育好了,各种价格体系已经成熟了的领域,去寻找还没有被发现的机会。

这话怎么理解呢?

举个例子:携程一直是酒店业的大佬,各个方面都是很难让竞争对手进来的。但美团发现,携程的用户一般都是商业人士,他们使用携程更多的是出差需要。这种高频出差的人群是携程服务的主要人群。这个人群有个特点是,他们往往是从二三线城市往一二线城市走,反过来出差的则频率并不高。但是,这里有一个市场空白,是携程没有包裹进来的。是那些不怎么住酒店的,那些经常要去前台询问有没有房间的人群。美团发现,在医院和大学周围,经常会聚拢这样的人群。他们有自己的价格选择,有自己消费习惯。他们的流动更加随意,最关键的是,他们可能本身就是青睐团购的那批用户。于是,美团找到了突破口,找到了赶超的途径,利用自己城市深耕的资源,迅速的占领了这个市场,结果份额上看,超过了携程。

多说一个例子。(明天七点要去录进博会的片子,还在这儿写东西,你说可贵不可贵)

麦当劳家喻户晓,但真正在美国流行也是利用了弯道超车。当时的很多汉堡店都是肉多汁多,很多小孩子去吃的时候,弄的一身都是,家长也是非常痛苦。麦当劳当时看到了这个机会,于是推出了儿童套餐,并且很注意每个汉堡上的油脂。所以来麦当劳吃汉堡,不仅不会脏了衣服,味道还不错,迅速占领了市场。当然,等麦当劳红极一时的时候,又有人专门做了汁多的汉堡,同样占领了新的市场。

这样的比比皆是的例子告诉我们,巨头虽然可怕,但赛道永远都在,只是看你是否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

3、如何转型

前几天听书,听到一个词特别好,叫“深井病”。就是说一个大型企业,当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变成一口深井。领导、中层、员工,都在井的一个层,彼此不往来,彼此都是坐井观天,成了一群深井病。看到这个形容很有感触,有朋友跟我说,企业人数一旦超过五百,就不是什么业务扩展的问题了,人,就会成为最大的问题。

转型的核心要义,就是转变人的思想。昨天读到的学习材料举了老罗斯福的例子。老罗斯福是如何让当时经济蓬勃发展的美国,同时又因为快速发展而带来了各种问题的美国,成功转型,实现了良性发展。这里面说实话还是有政治手腕的。说白了,先团结,再击破。这个中国人应该不会陌生。但我觉得真正难的,是如何学会放弃。如何把原来让你成功的业务,让你成功的思路,全部放弃,重新思考。

亚马逊的贝佐斯曾经说,企业只能处于两种状态。一种是DAY 1,这是创业启动的状态,充满迷茫和压力,但也充满创造力和颠覆思想。一种是DAY 2,是事业的功成名就的状态,拥有较大的团队,目标就是保持地位维护稳定。

把诶作死认为,企业智能处于两个状态中的一个。在多数人的直觉里,会选择DAY2,经过努力,让企业走出生死线。但贝佐斯认为,当你选择DAY 2的时候,你就进入了维持的心态,就会发展停滞,就会被人颠覆。所以,企业必须永远保持在DAY 1的状态。

只要有DAY 1的状态,转型,都是一直在进行的。

我原来不理解我党常说的,改革,一直在路上,这句话。现在,似乎有点明白了。

4、如何衰退

这个话题,和我自己的状态,或者做过的一些事情来比。我觉得是有很多可以分享的。首先,衰退是什么?

衰退是必然。就好像我们每个人都会老一样,我们要去努力的,不是避免衰退,而是如何管理衰退,应对衰退。

今天的学习资料举的例子是英国在二战之后,是如何从各个殖民地当中撤出来的,他是用了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在做这样的事情。这样的自如进退,又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我看过学习资料之后,马上想到了中国的电视台。上个世纪的时候,中国的报纸都在大肆扩张,因为多一个报刊,多一个版面,就意味着多一份广告收入,所以大量的报刊报社成立了,中国的报业广告也确实每年都在增长。而进入到互联网时代以后,尤其是这几年,这些报刊则着实成了负担。但是怎么办呢?关停吗?关停的话,领导面子过不去。怎么在我手里关停呢?不关停呢,巨大的开支该如何是好?

当时的英国也是如此。二战之后,英国财力不比当年。要维持各个殖民地的运转,实在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持续下去的话,迟早会让英国不堪重负。所以英国果断的离开,不仅维持了尊严,赢得了尊重,而且也保全了实力。

结合到个人也是如此。我们说,低谷期往往是一个人成长的最好时期。我也很同意这句话。人在巅峰时,往往是一个被使用频率最高的工具。所以,如果人生没有低谷,你也就没有充电和扩充实力的机会了。从这个意义上说,管理衰退,就是管理自己的实力。

做人如此,做企业如此。进退之间,其实需要的是量力而行。

好了,我的学习心得说完了,大家晚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