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气吞万里如虎!13首指点江山的帝王诗,谁最霸气?

 六不和尚 2022-06-08 发布于河南
 

六不和尚 

关注王和尚,帝王经典

关注

和尚有话说


      儒者曰:“天生烝民,而树之君”。夫君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视九州万方为一家,集生杀予夺之权于一身。故其于民也,或存拔救之志,或肆无极之欲,皆由其心也。然世有开创之主,披坚执锐,纵横攻伐,以天地为心而树其志,以山川为棋而张其欲,以血肉之躯,干戈之斗而立其功。故其志睥睨万物可谓豁矣,其气吞吐日月可谓壮矣,百折不悔其心,顿踣难逆其意,勃勃然,赫赫然,挺立于天地之间。今和尚以“英雄”目之,盖聪明秀出谓之英,胆魄过人谓之雄,不亦宜乎?

      然,君亦人也,泰山之高,无非土石;江海之阔,不弃涓滴。故,善治者必达情,达情者必由心。故人君于戎马倥偬之际,饱饫肥鲜之时,亦以诗写心,歌咏言志。故其作,或抒伟志以自奋,或逞才情以自适,或纪黎庶之苦以自砺,或寄雄风英概以自赏,或昂扬奋发,或沉郁悲凉,或抱仁人之心,或张儒家之道,繁金错彩,不一而足。细究之下,亦颇可观。

      今王和尚搜罗古之人君诗作数十篇,附以短评,以飨诸贤。望诸友细察其诗,暗究其人,明其心而慕其志,效其奋而安己之魂,庶无愧也。

      兹为二篇,此为上卷豪壮部。

      是为序。

13首帝王诗词,比比谁更霸气?


我是王和尚,一个痴迷诗词的人。如有未曾收录的诗作,敬请留言补充。


咏雪竹(明·朱元璋)

雪压竹枝低,虽低不著泥。

明朝红日出,依旧与云齐。

王和尚评诗:

      朱元璋是明朝开国皇帝,一生戎马倥偬、杀伐决断,开创明朝三百年基业,被康熙皇帝赞赏为“英武伟烈之主”,称其政“治隆唐宋”。朱元璋亦能诗,有《御制文集》传世,其诗多有粗犷壮怀,豪迈大气之作。

      《咏雪竹》是王和尚很喜欢的一首诗,这首诗短小精悍,却内涵丰富。“雪压”指竹所处之严酷现实,“不著泥”指竹子虽被雪重压,但是仍保留高洁情操,不染污泥。等到日出化雪,竹子依然挺立苍翠,上可干云。

      这首诗以竹写怀,写出朱元璋的自信与豪情,充满霸悍之气,大有帝王气度。


不惹庵示僧(明·朱元璋)

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

山僧不识英雄汉,只恁哓哓问姓名。

王和尚评诗:

      1364年,朱元璋与陈友谅两军对垒,鏖战不休。虽然陈友谅败局已定,朱元璋也不敢放松警惕。这一日他乘闲去金陵般若寺游玩,寺僧见朱元璋其貌不扬,但是一身戎装,满脸精悍之色,既不敢怠慢又满心狐疑,就唠唠叨叨问朱元璋是何许人也。朱元璋虚与委蛇不相告,最后实在耐不住寺僧的唠叨与猜测,就在墙壁题下此诗,扬长而去。

      这首诗粗犷豪迈,以“杀尽”、“百万”、“剑犹腥”等词写出自己鏖战江南即将全胜的喜悦之情,粗豪之中带有自信昂扬之气。但是寺僧以貌取人,世故可笑,不识世间真英雄,难怪朱元璋会写诗嘲笑他了。


送毛伯温 (明·朱厚熜)

大将南征胆气豪,腰横秋水雁翎刀。

 风吹鼍鼓山河动,电闪旌旗日月高。

天上麒麟原有种,穴中蝼蚁岂能逃。

太平待诏归来日,朕与先生解战袍 。

王和尚评诗:

      这首诗的作者有争议,而其内容也有多个版本,今取最通行的一版。

      大将南征,帝王作诗送行古已有之,但这首律写得既明白晓畅,又充满豪情,值得品读。诗中先夸将军之胆气,再写其装束,以“雁翎刀”衬托出将军之英武豪迈。二联写大军出征,军鼓铿锵,旌旗招展,雄壮威武。这一联写得声色俱见,气势恢宏。

      第三联以议论着笔,上句写将军勇武高贵,下句写所叛贼望风而降,上下对比更增必胜信心。最后以祝愿胜利做结,以为“将军解战袍”暗示出皇帝对南征将军必胜的期待和对将军的信赖与关怀。

      这首诗语言简白,命意高昂,很能激发军队的士气与豪情。也正因此,这首诗常被作为评书表演的定场诗。


日诗(宋·赵匡胤)

欲出未出光辣达,千山万山如火发。

须臾走向天上来,逐却残星赶却月。

王和尚评诗:

      赵匡胤是宋朝开国皇帝,其人英武豪迈很有用力。《水浒传》中有两句词写赵匡胤,王和尚很喜欢,道是:“一条杆棒等身齐,打下四百座军州都姓赵”,何其雄壮,何其英武。赵匡胤留存诗作很少,此诗是其最具盛名的一首。

      这首诗首二句写一轮红日喷薄欲出,赫赫炎炎,势盛光艳。“光赫赫”,“如火发”,形如口语,把太阳初升时的壮丽景象描绘得活龙活现。后二句,诗人以红日初升自况,以群星、残月比喻当时的各个割据势力,并以红日逐退星月,普照大地,象征自己铲平割据、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

      全诗一气呵成,诗意质朴粗犷,境界开阔壮观,气势磅礴,寓意深刻,形象生动,是较为成功的述志之作。


南征至维扬望江左(金·完颜亮)

万里车书尽会同,江南岂有别疆封。

屯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

王和尚评诗:

      完颜亮是金朝皇帝,1149年弑主自立为帝,其人残暴狂傲,但深沉有大略,毕生以吞并南宋为愿,于1161年亲率大军南征,此诗即作于此时。

      此诗起句直抒胸臆,表达出要统一天下,车书一家的愿望,南宋偏安一隅延续国运,作者对此大为不满,立誓要将南宋疆土并入版图。“尽会同”,“岂有”等词表现出他的自信。因此他提兵南征,要在西湖屯百万雄兵,自己则要站在吴山最高处睥睨天下。这首诗写尽雄心与自信,虽蛮横但也独具气魄。

      但是,完颜亮大军在采石矶被书生打败,他还执意要进攻扬州,被哗变的士兵杀死。其“屯兵西湖”、“立马吴山”也终成幻梦。


不第后赋菊(唐·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王和尚评诗:

      此诗运用比喻的手法,赋予菊花以英雄风貌与高洁品格,把菊花作为广大被压迫人民的象征,以百花喻指反动腐朽的封建统治集团,形象地显示了农民革命领袖果决坚定的精神风貌。全诗辞采壮伟,设喻新颖,想象奇特,意境瑰丽,气魄雄伟。


题菊花(唐·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王和尚评诗:

      此诗采用比兴手法,托物言志,抒发了作者力图主宰社会的豪迈思想。作者展开浪漫主义的想象:一旦自己成为青帝(春神)就要让菊花与桃花在大好春光中开放。这种对“天道”的否定和对理想的憧憬,反映出诗人的远见卓识和掌握、改变自身命运的胆略。


自题像(唐·黄巢)

记得当年草上飞,铁衣著尽著僧衣。

天津桥上无人识,独倚栏干看落晖。

王和尚评诗:

      黄巢屡试不第,于875年率众起义,884年在重兵围困之下兵败。关于其结局,有说是兵败身死,也有说法是遁入空门,出家为僧。此诗即传说是黄巢做僧人时所写。

      当年黄巢金戈铁马,来去如风,故说“草上飞”;后来兵败出家,脱下战衣换上了僧衣,“铁衣”、“僧衣”的转变,中间包含一段波澜壮阔的回忆,也带有作者无限的悲慨。如今作者悄立桥头,往事风流云散,自己白发萧然,别人也再也认不出他是那个“冲天香阵透长安”的将军了。只有他看着落日,陷入了回忆与感慨。“无人识”、“独”等词写出英雄迟暮的苍凉与悲壮。

      全诗格调悲凉沉郁,寄托无限感慨,以景结更突显作者无奈悲凉的心境。


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唐·李隆基)

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

地犹邹氏邑,宅即鲁王宫。

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

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

王和尚评诗:

      这首诗是唐玄宗在公元725年祭时所作。全诗命意严正,构思精巧,语言朴实,风格沉郁。诗中嗟叹了孔子复杂坎坷、栖遑不遇的一生,对孔子生前的际遇深表同情,对他寄予了深深的悼念。

      诗中连用数典,概括了孔子心怀壮志而始终不得志的一生,表现了对孔子的尊崇,体现了对儒家思想的认同。


赐萧瑀(隋末唐初·李世民)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王和尚评诗:

      李世民是唐初著名战略家、军事家、政治家,开启大唐盛世,称“贞观之治”。其人好文艺亦能诗,其诗述志抒怀,雄浑刚健,有开唐诗气象之功。萧瑀是唐初宰相,其人刚直不阿,光明磊落,直言敢谏。此诗就是李世民盛赞萧瑀仁德的作品。

      这首诗充满哲理,已经演化为俗语。前两句讲识人,颂扬萧瑀在动乱和危难时刻经受住了考验,表现出一个臣子的忠诚和立场;后两句写用人,以反衬正,欲扬先抑,着意突出萧瑀作为一个智者所具备的仁义之心。


观沧海(魏晋·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王和尚评诗:

      曹操是魏晋诗风的代表人物,其诗辞气慷慨,极具风骨,多抒发政治抱负,反映当时人民苦难。《观沧海》一诗是王和尚很喜欢的一首诗。

      作者独具浪漫主义情怀,勾勒出大海吞吐日月,气象万千的瑰丽景象,以诗咏志,表达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全诗语言质朴,想象丰富,气势磅礴,苍凉悲壮。


龟虽寿(魏晋·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王和尚评诗:

      这是一首四言乐府诗,作者以暮年千里马自居,但胸中仍有驰骋万里的志向与豪情,表达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全诗兼具哲理与诗情,语言刚健有力,融思考于激情,实现了抒情与咏志的完美结合。


短歌行(魏晋·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燕,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王和尚评诗:

      公元208年,曹操平定北方,率军南征,欲与孙权决战。这一夜,皎月当空,江面风平浪静。曹操置酒欢宴诸将,酒至兴处,他横槊赋诗,吟唱了这首《短歌行》。

      这首诗开头发出了时光短促、人生几何的慨叹。细读则有大业未成,人才难得的紧迫感、焦灼感。所以下文以 “越陌度阡”表示对人才屈尊任用,以“契阔谈宴”,表示对人才的热诚相待。同时对那些尚在“绕树三匝”、徘徊不定的贤士,发出“山不厌高,海不厌深”的呼唤,坦露自己求贤若渴的心迹。

      这首诗气魄宏伟,感情充沛。从诗中可以看出曹操英雄本色:他有爱才礼贤的的胸襟;有统一天下的宏愿;也有勇于开拓的进取精神。



 头条推荐


史上最霸气落榜诗词!20首诗词,5种选择照亮高考未来

和尚诗壁(66)明月常欺腰渐瘦,疏星难懂影成单

状元是怎样炼成的?揭秘王阳明父亲的传奇人生

得罪人?无所谓!傲骨铮铮的李白,仗剑走向诗和远方

同为诗痴,曳尾江湖

正心诚意,下济三涂



商业合作:

六不和尚

个人微信 : tianxie142

手机号码:13700844591



直播间每日解读经典,点击原文进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