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阳虚血必凝,阴虚血必滞,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

 心心相印一一一 2019-10-16

《素问·至真要大论》谓:“谨守病机,各问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虚者责之,盛者责之,必先五胜,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又谓:“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由此可以看出,中医学治病原则既要谨守病机,根据脏腑虚实寒热而调之,以平为期,又当根据气血盛衰调治气血,其中“疏其血气,令其条达”尤为重要。

《金匮要略》谓:“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强调“五脏元真通畅”是人体健康状态的基本条件,而气血布达循行全身,内入脏腑经络,外达肌腠皮毛,温煦滋养机体,健全生理功能,是保证“五脏元真通畅”的基础。历代医家对此有不少精辟论述:如金·朱丹溪指出:“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明·张浩《仁术便览》谓:“治病之法,不可失于通塞。”清·李冠仙《知医必辨》谓:“凡人脏腑之气,无不贵通。”清·王燕昌《王氏医存》谓:“气血周流则不病,气滞血瘀致病。”

气血以条达为顺,郁滞为病

凡气血郁结属实证者,治宜疏其血气,清·王清任《医林改错》中列黄芪赤风汤,指出:“因病虚弱,服之皆效,无病服之,不生疾病……气通血活,何患疾病不除。”即使属于气血阴阳不足病证,治疗原则依然需要补中兼通,正如清·周学海《读医随笔》所谓:“大抵阳虚之治,药取其气,气重在辛;阴虚之治,药取其味,味重在酸,而总须重佐之以活血,何者?阳虚血必凝,非此无以拔其机,阴虚血必滞,非此无以通其道也。”如补中益气汤中之陈皮,四物汤中之川芎,均突出“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和平”的原则。

不求之有形之血,而求之无形之气

气病血必病,血病气必伤,气血两者,和则俱和,病则同病。 《医学真传》即谓:“气为主,血为辅,气为重,血为轻。”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气虚则血亏,故血瘀者,行其气而血自调,血虚者,补其气而血自生,所谓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故清·吴鞠通《温病条辨》谓:“善治血者,不求之有形之血,而求之无形之气……血虚者,补其气而血自生;血滞者,调其气而血自通;血外溢者,降其气而血自下;血内溢者,固其气而血自止。”

治血先治气

治血先治气,调气为上,调血次之,这对临床颇有指导意义。清·张璐在《张氏医通》中谓:“气有神而无形,补之则易充;血有形而无神,补养难以速效。况气阳而血阴,阴从阳,血从气,理也。故补气不补血,使气盛而充,血亦随之而盛矣。”

对于血虚证,不宜单用补血法,必须配以补气法,甚则以补气为主,补血为辅,补气以生血,气旺则血足,方如当归补血汤、圣愈汤、归脾汤之类。治火、治气、治血是出血诸证的三个基本治疗原则,然而治气尤为重要。

对于出血证,不宜单用止血法,必须配以补气法,甚者单用补气以摄血,对阳虚血自走的出血证,补气则能摄血,方如独参汤之类。

对于因气虚推动无力或气滞不能行血,导致血行瘀滞,不宜单用活血化瘀法,而应在此基础上配以补气或理气之法,俾气旺或气行,则血瘀自化,如补阳还五汤重用黄芪补气,血府逐瘀汤中用柴胡、枳壳理气行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