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济条件之“穷”得已赞,时光陪伴之“穷”应其嘘,何其行之也?

 九州君子好人 2019-10-17

文/奶球妈咪(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王姓夫妇做为被求助人走到了台中央。“好,请说出你们的家庭困惑,让评审大师们为您提供最专业的指导”。

王爸爸眉头紧锁的说道:“儿子现在脾气太暴躁,稍有不顺就咆哮我们。为了生活,我们早早来到市区打工。以前家里穷,不得不“穷养”儿,都说“穷养”出来的娃有出息,可是现在...”

王爸爸顿了顿继续说道:“可是现在我们不想的娃能多么优秀了,只要娃能正常与人交流,以后健康的生活,我们就心满意足了...”

“穷养”是什么?“穷”又指哪一方面?难道说“穷养”仅仅是在经济上穷吗?别让“穷养”成为你为人父为人母不合格的借口。我们可以给孩子“穷”的经济条件,但是别让孩子与父母的相处时间也变“穷”

社会铺天盖地的呼吁大家要“穷养”子女,但是却没有告诉人们什么是“穷养”,所以使很多家长误入歧途,使孩子的发展更偏激化。所以说想“穷养”孩子,首先明白需要“穷”在哪里

经济条件之“穷”得已赞,时光陪伴之“穷”应其嘘,何其行之也?

1)“穷养”是让孩子过点苦日子

如今很多孩子从出生的呱呱落地开始就过上了富足生活。而为了孩子的未来,家长需要刻意找点艰苦的生活让孩子去体验。优裕的物质生活和给孩子大量的金钱,是葬送孩子的第一杀手。有人戏称,孩子拥有大量的钱财,除了购回享乐、好逸恶劳、攀比之心外,还买回了囚车和监牢。

2)“穷养”是让孩子独立生活

“万事包办”是育儿大忌。当代大学生不会做饭、不会洗衣、不会叠被的现实状况令人唏嘘。这样的大学生日后走向社会,可以扛起各种挑战吗?父母认为对孩子的爱,其实是在毫无底线的害孩子,作为一个有社会属性的人,独立生活必不可少

3)“穷养”是让孩子承担责任

责任感在当下已必不可缺少。特别是男孩子,责任是男人的骨架,以其撑起整个人的灵魂。因敢于担当,不推卸责任,才彰显男人魅力。所以,孩子犯错不应敷衍了事,必须让孩子认识到做错事的后果和所需承担的责任。从而获得他人的信任,赢得自尊与自信。

▶小编认为:

“穷养”是让孩子更好的适应社会,而不是爱的缺失。暴力相向、不理不睬那不叫“穷养”,而是对孩子的不负责。“经济”可以穷,而精神必须“富”。倘若精神也将其“穷养”,其结果必会适得其反,偏离了真正的“穷养”之道。

经济条件之“穷”得已赞,时光陪伴之“穷”应其嘘,何其行之也?

“穷养”应当呼吁,而陪伴不可缺失。开头说道王姓夫妇为了生活远离孩子去异地打拼,从而丢失了孩子成长之路的陪伴,最终孩子形成如此极端的性格,他们夫妻正是罪魁祸首。

威·布朗:“人们听到的最美的声音来自母亲,来自家乡,来自天堂。

那么孩子是因“贫”而怒,还是因“孤”而怒?

1、贫,诱发攀比心,出现自卑情绪——间接原因

有这么一个故事,同学们去布朗家做客时,布朗向妈妈讨要钱时,妈妈认为布朗在攀比家庭,所以他被妈妈大声呵斥,只给了他五角钱,所以布朗只能请他家喝水。从此,布朗再也没有参加过这个活动,就因为这件事给他内心造成了很严重的自卑感。而布朗的妈妈却全然不知,自认为“穷养”的很正确,孰不知已给孩子造成了严重的心理阴影

孩子生活在学校的大集体中,不经意间难免会出现与同学间的比较,而这叫攀比心吗?孩子的心是单纯的,我们不应该以成人之道放在孩子身上思考问题。对于孩子们简单的比较,只要不触犯底线,不影响原则,我认为家长应该予以满足。否则,孩子认为自己跟其他同学不一样,就会变得孤僻、寡言,甚至自卑。从而人际关系差,被同学疏远,引发一系列心理问题。

2、孤,诱发自卑感,出现自卑情绪——直接原因

留守儿童往往指的是父母因工作原因与孩子异地生活,孩子由上一辈人教养。这类儿童从各个媒体的报道不难发现,普遍的性格都是沉默寡言,眼神空洞。虽然身处贫困之地,但是对他们影响更为广泛的是父母常年不陪伴孩子。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亲与母亲的相辅相成。当而这共同缺失时,孩子的成长怎能不出现问题呢?

孤独,使自己长期处于封闭的环境。内心的想法无人可交流,不久之后,就会形成将千言万语藏于内心的习惯,逐渐变为情感压抑。这种习惯形成之后,如果周围有不同于自己想法的见解存在,时间长了孩子就会被同化,不管谁的观点对错,都会一味地认为他人正确,自己错误,从而产生自卑情绪

经济条件之“穷”得已赞,时光陪伴之“穷”应其嘘,何其行之也?

▶小编认为:

成功的人定是自信的人。而当一个人有了自卑感时,无论脑海中产出多少想法,体内蕴藏多少天赋都无法被挖掘。而“孤”就是引发自卑感的关键因素,要想自己孩子自信开朗,切勿让孩子在童年缺失双亲的陪伴。

爱之深,恨之切,因爱生恨不是孩子的错

开头所说的父母很诧异为何孩子脾气如此暴躁,且仅仅是针对他们。这可以用“由爱生恨”来解释。有句话叫“爱的越深,恨得越深”

孩子在小时候定是万分想念自己父母,每天都抱着父母归来之时期待;如黎明般的花朵样的希望,可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终究是等不到父母的陪伴,便由期待变为了恨。

所以孩子脾气变得暴躁起来,其实这暴躁都是对父母的怨言,再加上长久缺失父爱母爱,导致想说的话总是咽回肚子,于是,便于父母产生了心结。

★如何解开心结呢?

其实只要孩子没走向社会,那么还是最单纯的,只是太容易冲动。因爱生恨,若要解恨,解铃还须系铃人,故仍要以爱之名,感化孩子的怨恨

可能有人说:“孩子都不愿见我了。”无妨,这时就需要我们放低姿态,莫以父母之言辞与之沟通,应以友人身份与其相处,让孩子从新接受父母,变得平易近人。

经济条件之“穷”得已赞,时光陪伴之“穷”应其嘘,何其行之也?

“穷”不是远离他乡,放弃陪伴的借口。再穷不可“穷”陪伴,“贫”家亦能出达人

我走上了一条比记忆还要长的路。陪伴着我的,是朝圣者般的孤独。我脸上带着微笑,心中却充满悲苦。 —— 切·格瓦拉

那么如今做家长的要如何做,才能使孩子不嫌家贫,刺激孩子努力,从而改变命运呢?

1)灌输孩子正确的金钱观——穷也要努力

首先让孩子明白“人的幸福不是金钱衡量的”。我们可以在肉体上贫瘠,但是精神上必须富有。有人说不看过程,只看结果。而我认为过程如果一塌糊涂,结果定会令人唏嘘。

所以在精神富有的路上时刻努力着。金钱会用之殆尽,而精神之财取之不竭。如今许多商业大亨都在疯狂进行知识投资,因为他们知道“所有人都会出卖你,而知识不会”。

那么我们的孩子正处于最优的学习时期,就应让精神学习占为主导。无论你是多么穷,只要不放弃,时刻努力着就足够了

2)让孩子体会到爱的存在——穷也要有爱

三口之家,天伦之乐。若少了一位甚至两位,那这欢乐也将不复存在。想让孩子明白何为爱,父母两人首先必须和谐美满。让孩子看到父亲对母亲的担当之爱,母亲对父亲的照顾之爱。

不久之后,孩子就能学会如何爱父母爱同学爱自己。“穷”可以,但不会影响彼此的爱,相反,孩子为了让爱自己与自己爱的人越来越好,也会发愤图强,改变命运。以爱之名,唯爱长存。

3)勤劳亦可致富——穷也要勤奋

用双手成就自己的梦想。“穷”在50年前是一个正常状态,为何50年后贫富差距如此之大呢?为何很多人只抱怨命运不公,却不看富贵之人背后所流的汗水呢?

成功都是靠双手完成蜕变,最终破茧而出。当孩子面对自己的“穷”发出埋怨时,父母应该告其之:“想过富裕就去拼搏去努力吧,比你优秀的人都在努力,你又有什么理由惰态下去呢?”

“穷”不可怕,可怕的是“穷”到一个人的手与脚,只要勤奋走过每一天,那么最终命运定将不把你辜负。

▶小编认为:

无论怎样做,陪伴孩子左右是必不可少的,孩子的成长不能有父母任何一方的缺失,不给孩子的未来留有遗憾。

经济条件之“穷”得已赞,时光陪伴之“穷”应其嘘,何其行之也?

TIP: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既然生了孩子就是让他去体验这繁华佳世。多一些陪伴于孩子,在面对面的沟通中,最能创造出积极动态的语言环境,倾听孩子的思想,抚慰童真的心灵,让他们着实感受到家庭的关怀与舒心。从而为其人生道路埋下最为扎实的一笔篇章。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