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格宗又有香格里拉最后的秘境之称,位于县城西北部,是一块与世隔绝的绝尘净域,不仅有动人的传说,有险峻深幽的峡谷、气势磅礴的雪山、错落成趣的原始森林、绿草如茵的牧场,更有民风淳朴的巴拉村和勇敢热情、能歌善舞的巴拉人,到处洋溢着浓郁的康巴藏民族风情。这里是“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红山片区的核心景区之一,地处川、滇、藏交界处,方圆176公里,峡谷尽头的巴拉格宗雪山是香格里拉的最高峰,海拔5545米,是康巴地区三座神山之一。
这是乐寻户外徒步探觅巴拉格宗的宣传文字,我一下就被文字和图片深深地吸引了,这是我非常热爱的一方净土,一直喜欢的圣洁风景,值得去探寻,因为这样的行走是有魂的。事实证明,我的决定是对的。六天行程,其中三天高海拔徒步37公里,连续翻越海拔4000米以上的两座雪山垭口,抵达海拔5545米的巴拉格宗神山脚下,再一路降海拔到达大峡谷谷底。战胜高山反应,跋山涉水,见过圣洁美景,听过神奇的故事,受过惊吓,但更多的是震撼。这是远离喧嚣、净化灵魂的一次心的行走,很值!
美篇(一)欢快轻松的游览行程;美篇(二)放毒徒步沿途的圣洁风光。
此次我们巴拉格宗的行程:去程(乘车)——香格里拉大峡谷景区、巴拉古村、佛塔山、佛塔牧场营地。返程(人马驿道徒步)——佛塔牧场营地、佛塔山、归松旺牧场、乃当牧场(巴拉格宗雪山)、水庄。海拔从佛塔山垭口的4300米降至水庄的2000米。
7月25日,经过近八个小时的行车,我们一行18人的团队抵达香格里拉市区。
扎雅土司庄园,帅气的藏族小伙和美丽的藏族姑娘为每位客人献上洁白的哈达。
我和我的同学。感谢俩位同窗,是你们的坚定执着促成了这次难忘的结伴修行。
演员与观众的互动令人忘了年龄、身份和拘束,全场欢声雷动,呐喊声几乎要把屋顶掀翻。够刺激,过瘾!在这种氛围中用餐,食物享受已升至为精神享受。
小幸运,同学不会喝酥油茶,一整壶,全归我。还有醇香青稞酒,因次日要升海拔,只能忍住尝了那么一点点。
26日上午,我们乘车从市区出发游览巴拉格宗的“香格里拉大峡谷”景区。
千年菩提据说已有三千年以上的树龄,被誉为世界三大神树之一。巨大的树冠盘在山腰间,壮观。
树根处衍生出一个枝,与边上山崖缝隙相连,宛如人手,树干又酷似老者人脸,神奇!
香格里拉大峡谷是大自然的惊世巨作,“峡中有峡,峡上有峡,纵横交错,峡峡相连”是其最大特色。这张图是从百度上下载的。
沿木栈道徒步观赏峡谷风景,因时间关系,我们只游览了一个峡谷。
徒步40分钟后,转过弯道,眼前的景象把心都融化啦!
与岗曲河交汇处,渭泾分明。由于富含矿物质,溪水呈浅白色,清澈透明。
出峡谷后,我们乘坐景区环保车抵达康巴千年古村落——巴拉村。
巴拉村,位于巴拉格宗雪山脚下,是一个只有14户人家的古村落。房屋建筑十分独特,是香格里拉独一无二的一种藏式建筑,是高原坡顶式和河谷碉楼式的完美结合体。
村民们一直在这里过着与世隔绝的山居生活,世代守护着自己的家园。
云雾遮挡,我们没见着巴拉格宗雪山主峰。不曾想,两天后我会走近心灵深处的神山。
从这个角度看过去,大峡谷和巴拉村的相对位置一目了然。
下午乘车前往海拔4100米的佛塔牧场,也是我们的第一个宿营地。图片是徒步第三天从乃当牧场附近腑拍到的巴拉村,图右边的那8个拐就是出村去佛塔牧场的土路,看着晕啊,悬崖边的拐。
安营后,天气阴沉,气温只有12度左右。海拔已达4100米,身体动作幅度过大就感觉不舒服。
开门见山,出木屋见到的山——我叫它“姆指山”。因我们做饭用的全部调料品忘了带上山,这样的海拔高度手机和对讲机早已没信号了,后面是三天的徒步行程,没油盐是绝对不行的。我们的景区导游,一个精干的康巴小伙就爬上这座山快达顶的地方用对讲机联系山下的老乡,请他们备齐这些物品,并用帮我们驮行李的马匹送到第二天的宿营地。导游穿的是一件大红色夹绵大衣,远远看去,一个小红点在山腰移动,好感动,可惜拍照时他已拐入山坳,看不到了。
因天气原因,从这个角度没拍到佛塔山,但眼前的草甸与鲜花让我们欣喜不已。
“我要飞得更高”,其实次日还真是更高啦——海拔高!
和红同学同骑,被她的赶马刷拍了两下。我把木架子当马,她大概把我当马了吧!
上山打柴,烧火做饭。糟糕啊,我爬这点小坡即气喘吁吁,毕竟年纪不饶人,上到半坡就下撤了,在下面拣拣小队友们扔下来的木柴都会感到累,高山反应了。
炒土豆丝,喷香。话说我们的油盐及其它调料被遗忘在山下,但我们发现五间木屋中都有先前到此扎营的驴友们留下的各种食材,除了油盐,还有调料、咸菜等等,相当齐全,甚至领队还找到了一砣普洱茶,还有可乐,只是没发现有酒。
丰盛的第一顿野餐,主食是早上从山下买的藏家麦饼,好吃(之后三天的主食全是这饼,最后闹得大伙见饼就怵头)。这间铺了地毯,备有桌掎的木屋显然是伙房兼客厅,我们下午抵达时,火塘里的火还没熄,估计上拨驴友中饭后才离开的。
半夜,降暴雨,瓢泼级别,直到天亮前才转为小雨。天亮后,冒着小雨我们爬到木屋后面的小山坡拍照。
27日清晨,雨后的牧场万物滋润,空气更加清新。这时,那条白色的小沙沟变成了一条小溪,溪水是从山上流淌下来的雨水,不下雨时沙沟是干的。
背靠佛塔山,我们集结壮行。今天徒步向导换下了景区导游,就是我旁边那位康巴汉子。右一是陪了我们24个小时的景区导游,一个开朗时尚的藏族小伙。
出发!严重发现大平路的,我走路咋老是低头捡银子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