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熬夜学习一直被视为勤奋的象征,但真的是这样吗? 据调查研究:60%以上的高中生选择熬夜都是处于一个“假勤奋”的自嗨之中,表面上在奋笔疾书,实际上大脑投入率不足平时的10%!
高中生小C就是典型的例子!从晚自习8点到凌晨1点,整整5个小时的时间,效果却微乎其微! 通过对她的观察,发现了熬夜苦学苦学却一直没有得到相应回报的原因。 1、学习抓不住重点,把宝贵的时间都花在一些意义不大的地方。 比如做作业,就机械地照抄课堂上做的笔记,脑子基本放空,只剩下眼部动作,找到对应点;手部动作,抄写下来。根本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总结,等待第二天,这些做过的题目根本没有任何印象! 2、和难题较劲,给自己下命令必须要做出来。 有时候她会花大量时间跟一道题较劲,看似给出了寻根究底的态度,却失去了寻求帮助、巧妙化解等走捷径的智慧。最终落得个时间浪费掉、方法没找到、自信被打击、睡眠也失去的下场。 3、偏科严重,任性学习喜欢科目,弱科避而远之。 对于喜欢的科目,很多知识点已经掌握了,但仍然不断的做题,沉浸在刷题的快感当中;对于不喜欢的科目,留到最后再拉出来互相折磨。 这种低效学习法是熬夜的根源,也是熬夜成绩得不到提升的原因! 熬夜的精神固然可嘉,但方法不可取,因为熬夜付出的代价,远比你想象的可怕。 1、陷入恶性循环 一位老师观察了班里作息不规律、喜欢熬夜的孩子的日常后,发现了这样一条连锁反应链: 不按时睡觉—→不按时起床—→没有时间整理内务而被扣分、没有时间吃早饭—→买零食,有损身体健康,污染教室环境—→影响成绩的提高。 2、难逃一场流感 现在高中生身体素质令人担忧,一场流感,班里中招三分之一。 有些同学请假去看病还不忘在感觉稍微好一点的时候把课补上;而大部分同学选择吃点药硬抗,就怕稍一放松就被赶超。提高成绩最大的保障是有一个好身体,这个阶段需要做好的第一件事,就是不得病,而不得病的首要,不是吃药预防,而是略微充足的睡眠。 3、成为可悲的“穷忙”一族 在学习中,常常会看见这样的学生:看起来在认真学习,每天也都会学到很晚,但就是复习没有重点,找不到方向,有时只是为了一个心理安慰,就以牺牲自己睡眠为代价!为自己营造出一个自我感觉良好的幻觉。 高三生该如何避免熬夜现象1、转变熬夜就是刻苦的观念 真正的学习拼的不是时间投入,而是效率。熬夜不等于刻苦,它只是看起来刻苦,却有可能彻底毁掉自我学习进程! 2、提高做题效率 一般高中生作业主要包括三类:一是每天的常规作业,包括练字、摘抄美文等;一类是每天跟着学习进程安排的作业;一类是自主学习的作业。 常规作业,一般难度不大,要求的是学生持之以恒的坚持,这部分作业见缝插针都可以提前做了。比如上课前的零星时间,吃饭后休息的时间。 第二类作业才是真正的作业,是对当天所学知识的复习巩固,非常重要,需要在精力最佳的时间段完成,比如开始写作业的时间。 第三类是作业之外的自主学习时间,这是很重要的部分。把前两类时间节省出来,正好可以用来完成这部分作业。 3、学会快速恢复精力的方法 在座位上选个自己喜欢的姿势,抛开杂念,专注数自己的呼吸,感觉一下空气充溢到身体里,一点一点在身体里扩散弥漫的感觉; 还可以想象一下自己正身处大森林或者海边,闲适美好。用10分钟时间,打造一个完美的小憩。10分钟后,保证你一身轻松,焕然一新。 请记住:不以获取知识、提高成绩为目的的熬夜都是一种浪费,不要把最美好的年纪,最珍贵的时间,交付给无意义的荒废时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