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过去的10天,我们一起读完了《风雨哈佛路》,主人公莉丝·默里一路从贫民窟走到哈佛大学的经历深深感动着我。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谈谈书中的那些人和事,也一起来看看读者的精彩读书笔记。
人不能选择出生
英国格拉纳达电视台拍摄播出了全国不同地区和家庭的14位孩子从7岁到56岁的人生经历。 在这部《成长》系列纪录片中,孩子们的生活轨迹似乎从7岁开始就被固定了。 他们的人生像是绘制好的地图一样毫无悬念,我们的主人公莉丝·默里,就属于纪录片中的底层人物。 如果莉丝能够决定自己的出生,我想她一定不会选择这种徘徊在贫困线以下的家庭环境。 同为瘾君子的父母,根本没有完整的家庭,只是在吸毒之余的享乐中,将她和姐姐带到这个世界上来。 没有伞的孩子总要在雨中跑快一点,莉丝和姐姐丽莎很早就变得成熟聪慧。 莉丝总是知道怎样吸引父母的注意力,霸占他们的视线; 丽莎则是自小独立,从不将期望放在父母身上。 多么不负责任的父母,才逼出这样一对让人心疼的姐妹花! 在阅读这本《风雨哈佛路》的时候,我一直在心中默默愤恨。 而我对莉丝父母有多气愤,在莉丝凭借自己的努力,打破封印在她头顶的阶级壁垒后,就有多么感动。 
相同的流浪,不同的成长
鲤鱼跳龙门要忍受破角之痛,丑小鸭变白天鹅要忍受蜕变之痛。 莉丝·默里的成长之路,伴随着无尽的流浪和凄苦,幸而身边一直有亲密的友人陪伴。 莉丝的青春期中最为浓墨重彩的朋友,就是美丽的女孩儿萨曼莎。 她们在学校认识,志趣相投,亲密的像是一家人。 所以当莉丝的继父将萨曼莎赶出门时,莉丝毅然决然地和她一起离开了家。 莉丝的血液里似乎有着流浪的基因。 她的母亲流浪过,他的父亲流浪过,她也走上流浪的路。 可是她与父母最大的不同在于,她看过毒品带来的太多伤害,她坚决抵制毒品。 如果说父母的流浪带来的是混乱和堕落,那么莉丝的流浪就像是一场救赎。 她从孩童成长为少女,逐渐清晰自己想走的路和想要的生活。 在这中间有过徘徊,有过歧途,可终究还是被心中的渴望战胜,她选择了最难却最美丽的路。 
生命的意义
原生家庭带给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 莉丝父母的结合以及分离,让莉丝对爱情充满了戒备,所以当察觉到自己对男友卡洛斯的依赖后,她迫切地逃离禁锢。 她从不想将自己和某人捆绑在一起,因为她最不想分离的母亲,早早地离她而去。 她只能学着一个人面对流浪、面对初恋、面对学业,面对一切。 书中对于莉丝申请哈佛的描写很寡淡,更多的着墨在她之前的各种经历上。 她在后记里说,哈佛之前的生活是她宝贵的经历,给她很多启迪。 也是在那个时候,她明白,只有当你赋予生命意义的时候,生命才真的有意义。 亲爱的小伙伴们,《风雨哈佛路》的共读接近尾声。 如果你喜欢今天的故事,欢迎转发给你的好友或分享到朋友圈。阅读好书,共同成长,相遇十点,读你每天!
十点君在7月份,陪伴朋友们共读了《杜月笙大传》《金锁记》《风雨哈佛路》3本书,许许多多的读者每晚听完主播的播讲总觉得不够,而留言区也都留下了大家第一时间写下的读书感悟。
十点君在每本共读书目下各精选2条来自读者的精彩读书感悟,分享给每一位爱读书的朋友。 
《风雨哈佛路》
@子非鱼:
《风雨哈佛路》告诉我的是读书能改变人生,改变自己。 不管你的背景如何,只有当我们富裕生命意义的时候,生命才有了意义。 今年我也高考了,高中三年我有努力过,时常挑灯夜战,只为考上自己心仪的大学,实现自己的大学梦,但是最后的分数还是没能考上心仪的大学,但是我也不后悔。 因为我努力过,坚强过,坚持下来了,我没有放弃,争分夺秒地想学到更多的知识。 而在那个困难的时候,是《风雨哈佛路》里面主人公的精神一直支撑着我,那种不甘,那种不服输的精神对我影响很大,以后我也将会是一个大学生。 虽然学费对家里负担很重,但是我也会一直保持那种不服输的精神,努力学习,做兼职积累工作经验和努力挣钱。 不辜负家人,不辜负自己,我相信自己的未来一定会更加好的!加油(^ω^)
@gyy: 我觉得这本书没有冠冕堂皇的大道理,却是一部真实的励志传记。 还真实反映了一个人的善良心灵。 尽管莉丝出生在如此糟糕的家庭里,但是她从小就很懂事,在莉丝的心里,家庭是很重要的,所以她不愿意随着妈妈、姐姐搬到布里斯家中。 虽然父母吸毒,还身患艾滋,但是她对父母的爱,父母对她的爱,她对家庭的依恋仍旧隐现在字里行间,莉丝在成长过程中不论遇到任何困难,她始终都觉得自己是完整的,她的童年即使再穷再苦再艰难! 也是跟着爸爸妈妈一起度过的,她没有怨恨父母,没有抱怨家庭。她感觉在妈妈的怀抱里是最安全最温暖的。 莉丝的父亲虽然放荡,但是他爱看书,让莉丝也继承了他的这个嗜好,以至于很多次升学考试都被莉丝轻松拿下了。 或许就是凭借这种爱的执着和力量,使得莉丝能够乐观顽强地生活下去,并对未来充满着希望与追求。

《金锁记》 @冰雕玫瑰: 整个故事听下来七巧是一个让人由怜到恨的女人。 她被一个封建旧家庭和一个残废的男人无辜的夺去了一生最宝贵的青春。 没有选择的嫁入名门虽然脱离了贫穷,却不知也跳入了苦海。 整天守着那个无生命的肉体让青春和欲望一起枯萎,扭曲。 她曾经也渴望真正的爱,可是命运改变了她的一切,让她对这个世界由失望变成绝望,把人情世故看的很冷淡。 她缺乏爱情缺少性,在情欲不满足的情况下渐渐的变得多疑,刻薄,专横,冷酷,成为了一个变态的女人,恶毒的母亲,让儿女也深受其害,有意无意地摧残了儿子女儿的幸福。 终归她是特殊环境下所产生出来的一个悲剧人物,让我们怜悯也恐惧。 如果我是长安,在长大觉悟后会努力挣脱母亲的控制,但是不会偏激,会放下一切埋怨试着理解母亲,毕竟是她给了我生命,当时的她没得选择,好多事是不得已而为之。 别人可以嫌弃她恨她,我不可以,否则自己和母亲又有什么区别。
@安苏: 不论生活多痛,你也要报之以歌。 我们经常听到这句话,我们也经常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所以我们也知道能做到这样很难很难。 但是,请你们相信这是正确的做法,因为唯有这样,你才有在人生的下半场博回幸福的机会,至少,你会得到片晌欢愉或者平静。 否则,只有像七巧一样,自己一生苦难,还搭了别人进去,受尽唾弃。 我们自己不要成为七巧这样的人,也不要让自己的行为让别人成为这样的人。 少一点自我,多一点奉献。 做一个温暖的人,关爱每一个家人、朋友、泛泛之交、路人,甚至是敌人。 哪怕只是一句温暖的话语,哪怕只是一个鼓励的眼神,哪怕只是一种善意的笑容。 让我们成为一个心中有爱,乐于付出的人,让我们周围的每一个人都在爱的氛围里成长,成长成一个善良有温度的人。 你周围这样的人多了,你的人生就会远离苦难,充满幸福。


《杜月笙大传》 @红娟: 最近很多公众号都在说原生家庭怎样怎样影响孩子的成长。 而杜月笙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他的出人头地,受到了原生家庭的反影响。 有人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生家庭的见识决定孩子的格局,要说杜月笙则是被原生家庭和童年成长环境反向动力促使他确立远大目标。 以至于最后荣归故里,实现自己的理想,摸爬滚打那么多年,人生几度风雨,这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 不能把自己平凡的生活归结为外因,自己才是命运的主导!
@克克: 做人先做事,淡泊名利,讲义气,大智若愚,宠辱不惊! 杜月笙的一生被后人所称赞,但他对子女寄予子女的厚望,则是脚踏实地安安稳稳地享受平静、平凡和平安。 一切生活的最终美好都归于最原始的平凡! 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到林则徐的金钱观,他说: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经历过惊涛骇浪,才知道平静无澜的可贵。 真实且安乐的生活,不就在平静、平凡、平安的细水长流与柴米油盐中么? 金钱是把双刃剑,它能够给人带来物质享乐,也会摧残心志。 金钱可以成事,也可以败事。 留给子女最好的家产,不是金钱,而是纯良敦厚的家风、正确积极的人生观,以及健康明朗懂得知足常乐的生活方式。
-【今日话题】- 7月转眼已经过去,我们又一起读完了三本书,现在来做个投票吧~另外,你有什么想对十点君说的话,可以在留言区告诉我哦~

“我想送你一座图书馆” 
免费开放,感谢你我的相遇
音频领读,让阅读不孤单 10天陪你听本书,一年你比别人多读36本 
-领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