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医谷松:中医经典中de'眩晕4法'

 道佛儒医旧葫芦 2019-10-17

谷松教授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中医药重点学科“伤寒学”学科带头人,长期致力于中医经典课程建设。

此次,让我们跟随谷院长,共同来学习张仲景关于水饮停聚眩晕症的治疗思路。

眩晕病名首载于《黄帝内经》,病机十九条:“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眩晕以为主。

实证有木郁发之的论述。

虚证有上气不足,髓海不足的论述。

水饮停聚的四种辨证

1.心下有支饮《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症并治:“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

症状表现

症状表现为苦于冒眩。

古人讲冒,是指用物体覆盖在头上,蒙住眼睛的一种状态。

眩为视物不清。

而长时间的这种情况很难受,所以是苦冒眩。

方剂配伍

张仲景选用泽泻汤治疗。

泽泻汤方用泽泻五两,白术二两。

白术为生白术,其健脾利湿的功效更好,可单独用,也可入方剂。

张仲景在泽泻汤中药物剂量使用较大。

当时的一两大约为现在的15.625克,即15克。

泽泻五两,即75克,白术二两,即30克。

上二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

大剂量是否会造成肝肾损害

从前没有西医西药,只有中医中药,而且要速战速决,只能大剂量使用。

况且在辩证准确的情况下,短期大量用药,病情痊愈之后立即停药。

这样还未来得及造成肝肾损伤,病症就痊愈了。

现代中医在临床上诊治的病症多为老慢病,病势不急且并无生命危险。

且因其代谢功能较慢,年纪大体质虚,可用小剂量缓缓图之。

2.饮停膈间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症并治:“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

症状表现

卒呕吐,即无预兆突然出现呕吐。

心下部位胃脘部感受堵塞满闷不舒,并见眩晕心悸。

方剂配伍

用小半夏汤加茯苓。

小半夏汤用半夏一斤、生姜半斤,作用为降逆止呕。

可应用到后世诸多治疗呕吐的方剂中。

其中半夏降胃气、生姜温胃散水,又加茯苓三两,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

其中三味药用七升水,只取一升半,说明此方需要久煎。

3.妊娠水气导致水饮内停

《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篇:“妊娠有水气,身重,小便不利,洒淅恶寒,起即头眩,葵子茯苓散主之”。

症状表现

怀孕之后,体内有水饮,身重,小便不利,并有恶寒的表现,起身即眩晕。

方剂配伍

葵子茯苓散中用葵籽一斤,茯苓三两,为散剂。

饮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利者复。

葵子茯苓散服用后利小便。

方寸匕是古代的一个计量单位,草木类是三克左右,金石类是四克左右。

4.膀胱气化不利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慢性病治篇:“假令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癫痫,此水也,五苓散主之”。

症状表现

五苓散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的著名方剂。

其中癫指头顶不舒服且眩晕,由于眩晕走路踉跄要摔倒,就像癫痫发作一样。

方药配伍

五苓散共五味药,泽泻,猪苓,茯苓,白术,桂枝。

五味药的比例为泽泻五份,猪苓茯苓白术三份,桂枝二份。

原方比例是5:3:3:3:2。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