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村庄的巨变/中国文化报

 棋中王 2019-10-17

  一个村庄的巨变


  马建忠

    我的家乡在冀南大平原上一个回族聚居的村子。上世纪七十年代,我的少年时光就是在这个名叫陈村的村子里度过的。那时村子里家家户户的房子是土坯垒的,大门是木栅栏或用废铁丝捆扎而成,有不少人家根本没有院门。每年春夏之交青黄不接的时候,老百姓吃的是国家给的有限的“返销粮”。那时我和母亲拿着购粮证去公社粮站买粮食,回来的路上,虽然肩上背着不多的玉米,但心里还是美滋滋的。父亲当年在县公安局工作,每月三十来元的工资让全家七八口人总是为吃粮发愁,父亲不得不骑上那辆破旧的自行车到处找亲朋好友借粮食吃。

    转眼间离开家乡已三十七八年了,身在千里之外的北京,我常回家看看,还是那个回族聚居的村子,却是一年一个模样、一年一个变化。先是乡亲们吃饭不用愁了,白面是家家户户的主食,曾经让我羡慕的玉米面已没有人吃了。人们的衣着开始追求鲜亮时尚,城里人穿什么,村里人也穿什么。居住环境更发生了很大变化,家家推倒了土坯房,建起了红砖到顶的瓦房,后来街边又立起了一幢幢二三层的小楼。那一度破旧的历经明、清几代的清真寺,如今被修葺一新,矗立在村子中央。交通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柏油路早已通到了家门口,小汽车、大客车、运货车在街上往来穿梭,四通八达的道路让村子与全省,甚至全国各地紧紧地连接在一起。人人都有手机,更让人称奇的是,街头巷尾时常会看到来自中东的商人用生硬的汉语与村民们攀谈,他们是村民马海增投资几千万元办的康远清真肉食品公司常驻的外商。马海增还作为“第九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走进中南海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前不久我又回了一趟家乡,车子开进回族乡的牌坊,笔直宽阔的柏油路刚刚拓宽、修建完毕,上面是新铺的沥青,道路标识清新鲜亮。道路两旁,高大的钻天杨好似触摸着蓝天白云。刚走到村口,只见一群人在忙碌着修整道路两旁树下收集雨水的池子。周末,乡领导组织干部参加义务劳动,乡党委丹书记说,这两年乡里正在创建特色村镇,休息日干部们经常加班带领村民美化乡村环境。

    站在村头,向四周放眼望去,阳春三月,大地上春光明媚,无垠的绿色向远处铺展,一小片一小片金黄色的油菜花点缀其间,更增添了画面的情趣和美丽。绿油油的麦田在微风中荡起一重重麦浪,拍打着大地。喷灌设施浇灌着麦田,喷出的水雾在阳光下折射出五颜六色的光芒。丹书记告诉我们,现在都是节水灌溉,大水漫灌式浇地的方法早就不用了,这样能节约用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乡亲们的观念也在改变,生态文明已经深入到了乡亲的思想深处,体现在乡亲们的日常生活中,这些可喜的变化让人切身感受到祖国的强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